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布洛赫艺术乌托邦中的“期待启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陈影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期待启明”(Vor-Schein)是布洛赫文艺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布洛赫版本的“乌托邦”作为其过程哲学的表征维度,体现了一种“尚未”精神统领下的美学本体论,它与人文主义同构,与布洛赫的哲学思想融为一体。经过对布洛赫“期待启明”的梳理和界定,这一概念与艺术乌托邦和表现主义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得到充分彰显。
    关 键 词:期待启明/乌托邦/表现主义
    作者简介:陈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北京语言大学讲师。
     
    一、引言
    恩斯特·布洛赫(1885—1977)文艺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研究对象及其表现方式。布洛赫不同时期的理论诉求指向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梦想①”,对“希望”乌托邦式的阐发和对人性启示录式的彰显。对这些之前鲜有人问津的文化遗产,布洛赫借由诗性的言说来揭示其中的乌托邦蕴含,这使他成为20世纪屈指可数的诗人哲学家。诗学与哲学的会通在布洛赫看来是必然的。布洛赫在不同著作中,使用表现主义的写作手法呈现“乌托邦”这一兼具美学与哲学色彩的核心概念,并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寻觅乌托邦的“踪迹”。布洛赫版本的“乌托邦”作为其过程哲学的表征维度,体现了一种“尚未”精神统领下的美学本体论,它与人文主义同构,是革命性与建构性的历史进程“对‘内在性’(Innen)的表述”②。布洛赫的文艺观便是建基于此。
    在布洛赫看来,文学艺术是乌托邦存系的场所,是人类“尚未”意识的产品。弥漫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各类文学艺术充满了“乌托邦剩余”( Uberschuss),即文艺作品的意义业已超越作者个人主观愿望投射的部分。乌托邦剩余向我们展现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作者运思实现的可能性,进而彰显当今生活中所缺席的维度,警醒人们时刻持守一种希望。这种希望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至美“家园”的向往。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布洛赫摆脱了诺瓦利斯哲学思乡的淡淡忧愁,通过实践,寻觅这种乌托邦式的“家园”情怀在文艺作品中预留的踪迹。细考起来,布洛赫没有完整的美学理论,但他的美学思想与其伦理学、政治学和哲学思想融为一体、休戚相关,也正因如此,布洛赫挪用“Vor-Schein”这一哲学术语作为其文艺思想的核心概念。
    二、概念的源起与界定
    “Vor-Schein”这一概念是布洛赫1935年参加巴黎文化保护国际会议时提出的③,它蕴含着深邃的德国古典哲学色彩。从语源角度来看,在德语中,可以表示“外观”或“显现”有两个词:Schein(动词形式为scheinen)和Erscheinung(动词形式为erscheinen)。Schein本身具有“显现”和“光照”两层含义;Erscheinung只有“显现”之义。在康德之前,Schein可以同Erscheinung和Tauschung(幻相)互换使用。但康德对此进行了较明确的区分。他把 Erscheinung解释为可见的现象(phenomenon),即我们依据感官和理解对客体的观察,与之相对的是本体(noumenon),它是超越感官的现实。Schein是一种幻相(illusion),它源于现象和本体的错误判断。康德把这种解读和阐发运用到了自己的美学理论建构中,他认为雕塑和建筑是感官真理的艺术,绘画与之相比,仅仅提供了三维空间的幻相。对此,席勒给出了不同的阐释:Schein不是幻相,更不是欺骗,而是“相仿”(semblance)。Schein是所有艺术作品的特征,也是任何审美关照之物的特征。黑格尔也不同意康德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因为康德做出这一区分的基础——主观唯心主义正是黑格尔所极力反对的。黑格尔认为康德所言的现象应该是Schein,而不是Erseheinung。与Schein对立的是“本质”(Wesen; essence)。本质可以展现他物,但它本身被Schein遮掩。从这个意义上说,Schein就是Sein(Being)。因为Schein和Sein这两个发音相似,语源较远的词都依傍本质且并非全然彰显它。此外,黑格尔版本的Schein保留了“光照”的含义。黑格尔将本质作为内部的光照,这种本质的展现需要借由外部的光照,即表相,换言之,黑格尔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Schein“光照”与“中介”两层含义。同席勒一样,黑格尔认为艺术中含有Schein的因素,他把Schein同幻相区别开,使之与(美)关联。④
    布洛赫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他在Schein前面加上了一个词缀“Vor”(在……之前),使之作为自己论说美的逻辑中介。布洛赫认为美的事物给予人们快感和享受,而艺术之美不同于饮食,前者所带来的快感不会因为消耗而丧失,相反,艺术的美会萦绕于心。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艺术之美仅仅源于其外在形象的显现吗?艺术之美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历史上对美的种种论说大都围绕着这些问题。在现代性逐渐萌发的物化处境中,既有席勒先知般地宣称我们如今经历的美的事物未来会变为真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类的正面阐发,也有西方启蒙理性对艺术贬低而带来的对美的漠视⑤,如尼采眼中的诗人都在撒谎,他们通过艺术“把一层肮脏的面纱笼罩在生活之上”⑥,让生活变得更容易被容忍;培根更是认为艺术的烛光根本无法与真理的日光相比,艺术家终日与显现的形象为伍,他们走向的终点并非是真理,而是其反面。理性系统中美学维度的缺席、启蒙时期信仰与美的格格不入在布洛赫看来都可以归结为“艺术是形象(即美学显现:笔者)的游戏”这一观念。布洛赫认为艺术家实际上永远心存一种对真理的追寻,但是艺术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呈现真理是一个更加重要的议题。究其实,艺术的真理问题是美的形象的可描绘性问题。真理的美学问题答案在于:“艺术形象并非仅仅是形象,它是一种用图像包装的意义,它的内部含有持续的动力,在这种意义中,夸张与叙事代表了现实某种重要的Vor-Schein,它徘徊于积极的当下并彰显其含义;在Vor-Schein中,事物以一种特定的美学内在性方式得以描绘。”⑦
    正因为Vor-Schein的内涵丰富,对它的迻译显得尤为重要。但选择一个合适的术语并非易事。内维尔·普雷斯(Neville Plaice)在翻译三卷本《希望原理》时,使用“preappearance”来表示这一概念;韦恩·哈德逊(Wayne Hudson)在他的专著《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沿用这一译法;安德鲁·乔荣(Andrew Joron)在翻译布洛赫的《文艺论文集》时选取了“showing-forth”一词;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eric Jameson)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中称之为“ontological anticipation”;杰克·齐佩斯(Jack Zipes)在《文学艺术的乌托邦功能》一书中,似乎受到詹姆逊的启发,用“anticipatory illumination”与之对应,并撰文《前言——朝向期待启明的实现》(“Introduction:Toward a Realization of Anticipatory Illumination”)作为该书的前言。在中文里,该术语常被译为“前假象”、“前表象”、“前显现”、“预显”等。由此可见,这些中文译名集中展现了这一概念的美学显现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布洛赫使用该词的另外一个层面,即给予“光照”的涵义,而这层启蒙的意蕴正是布洛赫挪用这个德国古典美学词汇的初衷。故此,本文沿袭詹姆逊和齐佩斯的思路,将该核心概念译为“期待启明”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