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晚唐诗学视野中的右丞诗——司空图对王维的解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刘宁 参加讨论

    “精致”外露是中晚唐诗歌越来越显著的特点。这在韦应物的诗歌中已经开始有所体现。例如《楼中阅清管》“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36)。诗意描写笛声的清厉哀怨,就很有人工锻炼刻画的痕迹,诗人没有从高楼闻笛、笛声绕城的自然观察顺序来写,而是将对“迥”与“怨”两个刻画主观感受的词先行推出,强化了感情色彩,也为诗意的表达带来顿挫。又如《始闻夏蝉》“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37),刻画闻蝉而自伤身世的感慨,同样将“响悲”、“节谢”这些主观感触放在句首,而将触发此感受的“衰齿”、“离群”之叹置于其后,不依循正常表达之因果关系,但突出了蝉声所引发的强烈的感触。当然,从整体上看,这种刻意锻炼的诗句,在韦应物的作品中,还不占多数,取法陶诗的韦诗,还是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抒情状物特点,但韦应物之后的中晚唐诗人,则在人工锻炼、筋骨外露的道路,日渐其远。司空图的诗作,就呈现出相当鲜明的锻炼痕迹,这从他向李生所举的非常自得的诗作,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得于早春,则有“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销”;又:“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又:“雨微吟足思,花落梦无憀”;得于山中,则有:“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又:“川明虹照雨,树密鸟冲人”;得于江南,则有:“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又:“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得于塞上,则有:“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得于丧乱,则有:“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又:“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高”;得于道宫,则有:“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幽”;得于夏景,则有“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得于佛寺,则有:“松日明金像,苔龛响木鱼”;又:“解吟僧亦俗,爱舞鹤终卑”;得于郊园,则有:“远陂春早渗,犹有水禽飞”;得于乐府,则有:“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虽庶几不滨於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诃也。七言云:“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鹿大出寒林”;又:“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又:“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又:“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又:“殷勤元(日)[旦]日,(欹午)[歌舞]又明年”;皆不拘于一概也。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为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38)
    这些诗句,多有明显的锻炼痕迹,如“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诗中刻画了沙中的嫩草和著雨即化的薄冰,但诗人并不是直接而自然地推出这两个意象,让读者获得完整的视觉印象,由此感知初春的情态,而是通过刻意的安排,将沙中短草、雨中消融的薄冰这两个定语结构转化为主谓结构,并且采用了“侵沙短”、“著雨消”这样的状语结构,突出了细草冒寒而生和春冰著雨即化的态势,强化了初春乍暖还寒的情味。上文提到韦应物《楼中阅清管》中的“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这在韦诗中已是很曲折的句子,韦诗中的“响迥”与“曲怨”与司空图笔下的“草嫩”“冰轻”有相同的句法结构,但“凭高阁”“绕秋城”则显得直白,不及“侵沙短”与“著雨消”那样曲折。王维的五律,即使最用心布置的作品,也是颇为自然的,例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其丰富的回味全在字句之外,而字句本身则流畅自然。
    司空图所举“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句中见出锤炼之迹的两个状语结构“和潮暗”“照岛幽”强化了戍鼓之暗和船灯之幽中所渗透的主观感受,这在贾岛、姚合的五律中,比较常见,但王维的五律几乎没有这样的句式;“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其中“冬生笋”与“夏健人”则以句意的凝练与浓缩来传达匠心安排。“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饥”,通过“经寒惨”“带晚饥”两个状语结构建立诗意上的因果关系,传达塞下的风霜寒苦。
    司空图所自得的诗句,还有一些以构思、比喻的巧妙而取胜,如“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通过两件巧合之事委婉地写出人生中难得的快意感受;“解吟僧亦俗,爱舞鹤还卑”则以僧“俗”鹤“卑”的谐谑来写风雅意趣;“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写地凉而鹤梦亦清,构思巧妙而山林的清寂雅洁见于言外;“得剑乍如添健仆,亡书久似忆良朋”则以新奇的比喻取胜。这些出人意表的构思、比喻,使诗意新奇而惊异,与王维诗歌的浑厚自然也形成了明显的差异。(39)
    无论是刻意安排的句式,还是心机呈露的巧思,都使司空图所自得的诗句,表现出明显的匠心痕迹,绝非“直致所得”,体现了司空图对于人工锻炼的自觉追求。因此,司空图用“精致”来解读王维,与他自身的诗学追求有密切关系,王诗当然是精心构思之作,但诗句之自然,仿佛“直致”而成,与中晚唐以后锻炼之痕迹外露的“精致”之作,颇为不同。而司空图强调王诗“精致”,这在提示人们注意王诗匠心的同时,也多少会遮盖王诗天真自然的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