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汉代的倡伎与诗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州学刊》2014年第201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在有关汉代的文献典籍中,往往出现倡家、倡优、俳优、俳倡、艺伎、技人、女乐等词语,这些不同的称呼都可以归之为“倡伎”。汉代倡伎主要包括宫伎、官伎,家伎、私伎等。汉代俗乐的发展为倡伎的生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权贵与富豪的养伎之风为倡伎职业的兴盛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汉代世袭的倡家和民间专门培养倡伎的人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倡伎作为专门的艺术表演者,对汉代诗歌的创作与流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倡妓/汉代诗歌/汉乐府
    标题注释:2012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先秦两汉音乐制度与诗歌发展关系研究》(2012BWX009)。
    作者简介:金荣权,男,信阳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信阳 464000
     
    先秦两汉时期,倡者有男有女,是对从事歌舞百戏之艺人的统称。伎者,是对专门从事歌舞女子的称呼。所以,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之前,倡伎主要是指从事歌舞表演的艺人,它与后代专指以出买色相和肉体的“娼妓”的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据相关文献记载,以倡和优为职业的艺人很早就出现了。《列女传》卷七载,夏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①。可见,倡优等在夏代就以宫廷的乐歌和“奇伟之戏”的表演者而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优施、楚国的优孟和秦国的优旃都是倡优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在民间也涌现出一批以歌舞为职业的艺人。如《宋书·乐志》中所提到的秦青、薛谈、韩娥、王豹、绵驹等②。这些人都把歌唱视为终身所操持的职业,且将歌唱技艺代代相传,形成流派。
    战国时期,一些民间的女姓歌舞艺人们,将美色与歌舞技艺结合起来,变成赖以谋求荣华富贵的手段和平步青云的阶梯,游于富人之家,进入宫廷之内。《史记·货殖列传》说中山一带的女子“鼓鸣瑟,跕屣,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③。在《谏逐客书》和《楚辞·招魂》等文学作品中,赵女、郑姬、卫之妖玩,便成了当时对出色倡伎的代称。这样,从早期那些以单纯展示歌舞技艺为主要任务的女艺人中,逐渐分化出一种挟技而出卖色相甚至肉体的女艺人。于是,现代意义上的“娼妓”也随之产生。
    一、汉代倡伎的类别
    在有关汉代的文献典籍中,往往出现倡家、倡优、俳优、俳倡、艺伎、技人、妓女、女乐等词语,这些不同的称呼都可以归之为“倡伎”。汉代倡伎主要包括宫廷中的宫伎、各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官伎,富贵之家所蓄的家伎、民间存在的私伎等。
    1.宫伎
    宫廷中蓄养艺伎先秦时期便已存在,可谓由来已久,汉代宫廷中的皇家俳优、女乐皆属于此。这些人不是皇帝的后宫嫔妃,也非帝王的男宠,而主要是以表演歌舞、百戏的方式直接服务于帝王和汉帝国。从汉初以后,历代帝王都要从民间挑选能歌善舞的年青女性充入后宫。这些女性多数是宫廷的服务人员,有些人成了宫中的女乐。“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昭帝……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④于是,上行下效,天下“取女皆大过度,诸侯妻妾或至数百人,豪富吏民畜歌者至数十人,是以内多怨女,外多旷夫”⑤。这些宫女有些在帝王临死之前准予归家或嫁人,如文帝、景帝、哀帝、平帝等都有诏令;然而大多数人却一入宫门便老死宫中,从此难以再出宫廷。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对独立的乐府机构,为了娱乐和表演的需要,大量民间艺伎通过选拔进入皇宫,成为宫伎。《汉书·礼乐志》载,在西汉乐府机构中,有邯郸鼓员、江南鼓员、淮南鼓员、巴俞鼓员、楚严鼓员、楚鼓员、梁皇鼓员、临淮鼓员、兹邡鼓员、东海鼓员、长乐鼓员、缦乐鼓员等从事鼓乐表演者,有从事竽、瑟、钟、磬、琴等乐器演奏者,有常从倡、常从象人、秦倡员、蔡讴员、齐讴员等歌舞表演者。⑥这些从事地方乐舞表演的人员大多数非宫廷所固有,而是征选自民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