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科举试诗对清代诗学的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 蒋寅 参加讨论

    二、功令试诗与试帖诗的编纂、出版
    科举恢复试诗所暗示的君主崇尚诗学的意向及艺术观念,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诗坛都是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其中所蕴含的诗学问题很快便出现在乡试的策问中。钱载所撰《乾隆二十四年广西乡试策问三首》其二问道:
    兹蒙钦定,科制第二场试以唐律,则夫诗学源流,正士林所宜熟讲。《三百篇》风、雅、颂、兴、比、赋之义若何?方夫子正乐时,而雅、颂始各得其所,盖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则六义当先别识之矣。且周公大圣人也,周公大制作之列于篇者,可得而陈其概与?五言既兴,遂推汉魏,汉之古诗、乐府,犹有一倡三叹之遗。古体、今体,至唐始备。顾自晋以后,组织之文词居多,而自然之元音益少。诸生试取汉、魏、两晋、南北朝、三唐、两宋、辽金元、明逮我本朝诸诗家,沿流讨源,第代举其大者论列之,已足以观师法。傥其融贯《三百》之大义,切于治道者以为言,斯固朝廷期待士子实学,如授之以政,使于四方者也,则尤有厚望焉。(23)
    我们看到,二场所考的八韵、六韵排律,在谕旨和策问中都称为“唐律”,可见崇诗和尊唐两种意志已通过试诗而融为一体。不仅如此,乾隆帝《御选唐宋诗醇》唐宋并举的诗学趣味也同时得到了阐发和推广,给诗坛的印象明显比康熙帝来得更开放、更具包容性;而且,将熟讲诗学源流作为前者的辅助手段来提倡,要求诸生能“取汉、魏、两晋、南北朝、三唐、两宋、辽金元、明逮我本朝诸诗家,沿流讨源”,这对于乾隆朝诗学走向折衷、融合的趋势无疑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曾提出,清代诗学异于前代的一大特征,也是其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拥有一种能以超越门户之见的胸襟对待诗学遗产的包容性。(24)自明末以来,唐宋之争就一直主导着诗坛的话语主流,分唐界宋,出主入奴,让学诗者无所适从。直到乾隆时期,唐宋之争始告平息,走上折衷调和的道路。朝廷功令的影响,正是促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外因之一。
    当然,试帖毕竟是用于科举应试和馆阁考课的特殊诗体,具有不同于日常写作的特殊规范,这同样也反映在功令的倡导和实践中。钱载典广西乡试时,撰有《广西乡试告示》训诫应试士子,第六则写道:“诗体以和平庄雅为擅场,其用俚俗不典及一切萧飒字句者,断难合格;且词义必须层次贴切,不宜混浮。平仄务须谐协,毋致失黏。对仗即不甚精工,而字义之虚实、单双,在所必辨。韵虽别刊一纸随题分给,而检点仍须细心,毋致出韵。”(25)这段文字对试帖诗的各个技术层面包括诗体、语言、声律、对仗、押韵都提出了严格且不同于一般诗歌的要求。试帖废置数百年而重现科场,对大多数举子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东西,再加上这些严苛的限制,场屋出现李元复《常谈丛录》所述的种种笑谈是可以预料的。也正因为如此,一大批迎合应试需求的试帖诗教材纷纷上梓,在功令初下的几年间迅速占据出版市场。
    最初的出版物多半是旧书的翻刻本,这也很自然。康熙五十四年诏令科举二场加试五言六韵唐律,曾催生一批唐人试律选本。贺严、韩胜的著作中都列出若干种,我另外还有知见,包括:叶忱、叶栋辑注《唐诗应试备体》十卷,康熙五十四年最古园刊本;臧岳辑《应试唐诗类释》十九卷,康熙五十四年刊本;吴学濂辑《唐人应试六韵诗》四卷,康熙五十四年刊本;牟钦元辑,牟瀜笺注《唐诗五言排律笺注》七卷,康熙五十四年紫兰书屋刊本;鲁之裕《唐人试帖细论》,康熙五十四年刊本;蒋鹏翮《唐人五言排律》三卷,康熙五十四年刊本;花豫楼主人辑《唐五言六韵诗豫》四卷,康熙五十四年刊本;赵冬阳辑《唐人应试》二卷,康熙五十四年桐邨书屋刊本;黄六鸿《唐诗筌蹄集》四卷,康熙五十四年刊本;恽鹤生、钱人龙辑《全唐试律类笺》十卷,康熙五十四年刊本;[*]毛张健辑《试体唐诗》四卷,康熙五十五年刊本;陶煊《唐五言六韵分类排律选》,康熙五十五年刊本。(26)其中臧岳辑《应试唐诗类释》、花豫楼主人辑《唐五言六韵诗豫》两种是康熙前期的出版物,此时应运重版。此外清初还有一些刊行更早的唐人试帖诗选本,如毛奇龄辑《唐人试帖》四卷(康熙四十年刊本)、王锡侯辑《唐诗试帖课蒙详解》(康熙间刊本)、陈訏笺评《唐省试诗笺注》(康熙间刊本)。由于康熙诏令最终未付诸实行,这些试帖诗选本也就不曾流行。乾隆二十二年功令会试加试诗,两年后又推广到乡试,书坊迅速抓住商机,纷纷翻刻这些书籍。毛奇龄的选本因出自硕学名师之手,首先被重印,畅销于市。乾隆二十六年何国泰序毛奇龄诗赋集,称:“丁丑岁,天子诏乡会场易表判以排律,始其事于岁科童试,而先生向所选唐试帖及七律一时纸贵。”(27)然而翻刻旧书似乎仍不足以应付突如其来的旺盛需求,更主要的是,这些书籍并不都是应试诗法,内容和体例往往不合时宜。比如署明代王世贞编《圆机活法》、清初游艺编《诗法入门》都是坊间翻印畅销的书,但正如朱琰所说:“夫所谓《诗法入门》者,兢兢于平仄之间,以求合律而师法不古,是治维楫而忌游泳也。若《圆机活法》,则拈调而缀字,但取通融而不复求作诗之旨,是持篙拥棹而不知所适何方也。”(28)鉴于这种情形,一些老师宿儒“应坊客之请”,(29)迅即着手编纂各种供举子揣摩诵习的试帖诗选和诗法,以应对巨大的市场需求。
    当时坊间究竟出版了多少试帖诗选和诗法类书籍,现在已很难确知,相信是个很可观的数字。旧籍不断被翻印的同时,新著也层出不穷,包括本朝人所撰所拟的试帖范作,以至在乾隆二三十年代,试帖类书籍的重刊和新梓络绎不绝。迄今我们所能知道的,功令试诗当年起码就刊行了6种,未刊1种:张尹辑《唐人试帖诗钞》四卷,刊本;周京等辑《唐律酌雅》七卷,恭寿堂刊本;毛张健辑《试体唐诗》四卷,原刊于康熙间,后毛氏又于乾隆四十一年重刊;徐曰琏、沈士骏辑《唐人五言长律清丽集》六卷,许翼周刊本;蒋鹏翮辑释《唐诗五言排律》三卷,寒三草堂刊本;梁国治辑《唐人五排选》五卷,梅塘藏板本;盛百二《唐诗式》卷数不详,序见《柚堂文存》卷二。乾隆二十三年达到高潮,已知有14种:赵曦明辑《唐人试帖雕云集》,刊本;秦锡淳辑《唐诗试帖笺林》八卷,刊本;吴瑞荣辑《唐诗笺要》八卷,金陵三乐斋刊本,后又于乾隆六十年重刊;马钦远辑《唐应制诗分类注释详解》,刊本;陈訏笺评《唐省试诗笺注》十卷,据康熙本翻刻;王锡侯辑《唐诗试帖详解》十卷,九经堂刊本;沈廷芳辑注,张廷举编次《唐诗韶音笺注》五卷,赐书堂刊本;沈廷芳辑,吴寿祺、吴元诒注《唐诗韶音笺注》五卷,吴氏刊本;牟钦元辑,牟瀜笺注《唐诗五言排律笺注》七卷,据康熙五十四年紫兰书屋刊本重印;[*]蔡钧辑《诗法指南》六卷,匠门书屋刊本;[*]胡本撰,潘作枢笺注《试帖新拟》五卷,刊本;[*]朱琰辑《唐试律笺》二卷,明德堂刊本;阮学浩、阮学濬辑《本朝馆阁诗》二十卷,困学书屋刊本;[*]杜定基辑《国朝试帖鸣盛》,刊本。[*]乾隆二十四年又有4种:李因培评选,凌应增编注《唐诗观澜集》二十四卷,李因培刊本,后于乾隆三十七年重刊;纪昀撰《唐人试律说》一卷,刊本;臧岳辑《应试唐律类释》十九卷,重订清初刊本;[*]顾龙振辑《诗学指南》八卷,敦本堂刊本。[*]乾隆二十五年也有4种:谈苑《唐诗试体分韵》,刊本;纪昀撰《唐人试律说》一卷,重刊本;陶元藻辑《唐诗向荣集》三卷,衡河草堂木活字印本;朱琰辑《学诗津逮》八种,桐乡沈氏香雪书舍刊本。[*]乾隆二十六年仍有5种:陶元藻辑《唐诗向荣集》三卷,衡河草堂刊本;苏宁亭《应试唐诗说详》,刊本;臧岳辑《应试唐诗类释》十九卷,三乐斋藏板本;[*]恽鹤生、钱人龙辑《全唐试律类笺》十卷,恽宗和刊本;王锡侯辑《唐诗试帖课蒙评解》十卷,文德堂刊本。[*]乾隆二十七年仅知有1种:臧岳辑《应试唐律类解》十九卷,积秀堂重订康熙刊本。[*]乾隆二十八年也只有2种:任福佑辑《新锓应试唐诗灵通解》四卷,刊本;[*]许英辑注《本朝五言近体瓣香集》十六卷,心逸堂刊本。[*]但本年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集》也增选试帖诗若干篇,自序特别提到:“五言试帖,前选略见。今为制科所需,检择佳篇,垂示准则,为人春秋闱者导夫先路也。”(30)这表明在坊刻选本之外,诗坛高层人物对此也相当关注。
    另外,乾隆间还有刊刻年月不详的范文献、黄达、王兴谟辑注《唐人试帖纂注》四卷,张希贤、李文藻《全唐五言八韵诗》四卷,方德辉《唐诗矩穫》等,很可能也是这股应试风潮下的出版物。这些书籍并不是一刷即已,只要有销路,一套书版按常识至少可以刷印五千部以上。乾隆二十七年以后新编之书渐稀,正是前几年梓行的书籍已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缘故。迄至乾隆后期,这批书籍经过市场淘汰,能获得重刊机会的书已很有限。比如任福佑辑《新锓应试唐诗灵通解》便是其中之一,自乾隆二十八年梓行后,致和堂分别在乾隆五十二年、嘉庆二年(1797)重刊,嘉庆二十三年又有三让堂重刊本。最流行的则应该是臧岳辑《应试唐诗类释》,它每首诗题下都有题解、附考,诗后又有音注、质实、疏义、参评、阙疑,最为详尽和实用,于是成为被翻刻版次最多的试帖诗选,(31)可见此书在清代中叶一直为坊间所青睐。这批书籍的盛行,意味着士人的诗歌教育自幼就被应试诗法所主宰,意味着试帖诗学将成为他们诗学启蒙的初阶。此种情形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传统诗学的承传和发展路向,一时还难做定谳,但这无疑是研究清代诗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