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媒介力量的依托与释义 新媒体时代提供了多重的便利,城与乡的女性书写不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通体叙述,农民女作家利用多重媒介,开始了大胆、狂野的自述,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载体,挑战传统写作秩序。余秀华1998年写下第一首诗《印痕》,2009年8月3日她在新浪上开通博客,以迅猛之势进行挥洒感悟。在2014年第九期《诗刊》上发表《在打谷场上赶鸡》,2014年10月14日,《诗刊》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她的诗选及短文《摇摇晃晃的人间》,诗文选的点击量当时就突破5万人次,引发了大众媒体和网友的追捧、热议。诗歌富有激情与张力。乡村在这里不再是静谧的,而是狂野、孤独、落寞的。“村庄荒芜了多少地,男人不知道/女人的心怎么凉的/男人更不知道”(《子夜的小村》)。“一座城的灯光只能远望/一个身子走进去,影子太多,形同绝望/不能说出的是/还有一盏灯,于千万灯火里/让我还没望过去/就已经泪湿眼眶”(《一座城,一盏灯》)。余秀华的乡村表达中蕴含着前卫的后现代质素,亦真亦幻,把城乡的间离、生命的遥寄,表述得简约、惊心。 与余秀华表达乡村的荒芜不同,马慧娟却呈现了在荒原上腾起生命、生态勃发的景象,形成了不同的乡村现实。马慧娟2010年以“溪风”为名,在QQ空间抒发对故乡泾源县的怀想,原乡山水、草木、人与动物等,以及罗山脚下剪羊毛、相亲、红寺堡的风等,被写进网络空间,与网友展开互动。散文不仅表达了生态移民后的生存经验,也展现了回族妇女以自己的方式绵延着乡土根脉,在繁杂的劳作中精神追索的场景。2014年,网友帮她把稿子投在《黄河文学》《朔方》发表,之后引起媒介关注。2016年散文集《溪风絮语》出版。《野地》《被风吹过的夏天》等犹如人物画卷,而《乡愁》《黑眼湾》等充满对原乡的追忆。刘富琴2009年把自己的成长记忆发到网上,2011年开始写《山沟沟里的女娃》,叙述农民刘金虎收养弃婴山娃的故事。后将52篇书稿依次发在“一起写网”,点击量达到7万多人次,并被“风起中文网”发现,作者也因此签约。2015年,刘富琴自筹资金出版《山沟沟里的女娃》,小说展现了乡野的温暖与素朴,反映了乡土人性的复杂。 农民女作家凭借网络资源、资本力量,却没被媒介控制、淹没,进入从视觉文本到印刷文本自在的生产模式。网络媒介成为了一个最好的表述平台,使乡村留守女性的孤寂、激情与美好期待得以释放。农民女作家带有野性的原创与素朴,并用想象和意念,加上现实的实录来构筑故事、进行情绪表达,展示了乡村生活的片断与场景,而女性仍是叙事过程的核心结构要素。其书写的真正价值在于,将乡村女性现实与非现实的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表现形式的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