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孙犁与贾平凹的文学互动(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争鸣》2015年第20151期 张莉 参加讨论

    二、“遇见了叫人喜欢的颜面身影”
    贾平凹写给孙犁的信至今尚未公开发表。但从孙犁的回信可以推测,当时的他很想知道孙犁对自己创作的整体认识。回信中,孙犁答应再谈。这便是孙犁《再谈贾平凹的散文》(11)一文的缘起。1982年4月7日,孙犁完成了第二篇关于贾平凹散文的评论。在这篇评论里,他首先提及自己阅读贾平凹散文时的愉悦心情,“自从读了《一棵小桃树》以后,不知什么原因,遇见贾平凹写的散文,我就愿意翻开看看”,他说这种看是自愿的、自然的。“就像走在幽静的道路上,遇见了叫人喜欢的颜面身影,花草树木,山峰流水,云间飞雀一样,自动地停下脚步,凝聚心神,看看听听。”
    与前次只谈《一棵小桃树》不同,这次孙犁谈的是贾平凹的四篇散文。一篇写大雪中出行的,登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另一篇是《泉》,写伐倒的一棵老槐树又长出新枝的;第三篇是《静虚村记》,登在《文学报》上;第四篇则是发在《散文》上的《入川小记》。
    对孙犁而言,读贾平凹的散文已成为一种享受。“为了寻求一种安宁身心的机会,不期然而然的,我遇到了贾平凹的散文。”他说,“身处人海之中,心想山林之美,我读着贾平凹的散文,就像离开了大都市,又从容漫步在山野乡村的小道上了。在这种小道上,我闭上眼睛走,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吹来的风,是清新的,阳光是和暖的,仰头彩云浮动,俯视芳草成茵。行路人即使忍饥挨渴,摩顶放踵,他的心情也是平静的,没有任何哀叹和怨言吧。”
    老人尤其喜欢《静虚村记》及《入川小记》。“以这两篇散文而论,他的特色在于细而不腻,信笔直书,转折自如,不火不温。他的艺术感觉很细致,描绘的风土人情也很细致。出于自然,没有造作,注意含蓄,引人入胜。”对于这样的散文,孙犁深为推崇:“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这自然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
    孙犁提到贾平凹作品受到泰戈尔散文影响,但是,他强调:“总的看来,他的散文是中国传统的,是有他自己的特色和创造的。”这是孙犁讨论贾平凹散文时第三次提到中国传统——第一篇评论中他提到读贾平凹散文意识到,“此调不弹久矣,过去很多名家,是这样弹奏过的。”一年前,他也建议贾平凹写“中国式的散文”。
    孙犁将贾平凹散文放在中国传统散文写作的脉络里去理解和认识,也由此,他指出了贾平凹散文写作的创造性:“用细笔触,用轻淡的色彩,连续不断地去描绘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习见,而易于忽略的心理和景象。在他的笔下,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声响却是动听的、不同凡响的。他的文字,于流畅绚丽之中,略略带有一种山野朴讷的音调,还有轻微的潜在的幽默感。以这样的文字,吸引读者,较之那种以高调门吸引读者,难度更大。但他做到了。”
    孙犁感慨地说:“过去,我确实读过不少那种散文:或以才华自傲;或以境遇自尊;或以正确自居。在我的读书印象里,残存着不少杂质。贾平凹的散文,代我扫除了这些杂质,使我耳目一新。”
    看得出,这位作家对《静虚村记》情有独钟,“如果给它推算一下命运,也可能得不到多少选票,不能引起轰动。(好在作者著作宏富,我推算错了,也不妨事。)因为这不是一篇大富大贵的文字,而是一篇小康之家的文字。读着它,处处给人一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光亮和煦,内心幸福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足以表现我们的伟大时代的祥瑞之作。”
    也是在这篇评论中,孙犁提到北京同志好心写信告诉他:“贾平凹近来的散文,哲理多了,生活少了。”他则复信说:“有这种现象。你是否写篇文字,和他讨论一下,促使他考虑呢?”同时,他也为贾做了个解释:“年轻人喜欢上了什么,他总要热衷执着一个时期的。过后,他也许就会改变一下航道。”当然,孙犁也提到了贾平凹散文的一些小遗憾,比如写大雪的那篇,还有写古槐的那篇,哲理多了一些。可是,像近来写的《静虚村记》和《入川小记》,“其中就没有什么‘哲理’,累累挂满枝头的,都是现实生活。”
    如果说《评一篇散文》里,孙犁只是向读者推荐一位对中国传统散文写作有自觉传承的新作家,那么,在《再谈贾平凹的散文》里,读者从字里行间会感受到孙犁对这位年轻后生的褒扬、鼓励和喜爱。这篇评论写于1982年4月7日的夜晚,彼时天津大风降温,评论完成后,孙犁罕有地写下自己写作的情形:“披棉袄,灯下记。”作家没有写他的心境,但从屋外大风降温屋内披棉袄而作的情形可以想象,写评论时的孙犁内心温暖——没有比看到一颗新星升起更愉悦的事情了。这篇评论,即使三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依然有如春风拂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