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被“真人真事”改写的历史——论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周维东 参加讨论

    三、“真人真事”创作:被提升的“经验”
    在“‘穷人乐’方向”中,群众自主创作被置于重要的地位。《晋察冀日报》关于《沿着“穷人乐”的方向发展群众文艺运动》的社论,关于《穷人乐》特点和优点的三点概括,最核心的要素还是让群众成为创作的主角——工农兵走进文艺。《穷人乐》的成功,在于它实现了“工农兵走向文艺”的可能性。在其成功的经验中,有一些是技术的环节,譬如“创作与演出”的结合,这种做法使不具备创作技能的“工农兵”能更直接地参与到创作当中;有一些则属于勇气的问题,譬如确定“穷人乐”主题,周富德力排众议,主张排演这个主题——这显然是勇气问题——让工农兵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在关于戏剧的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上,高街村农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勇气”的问题。所以说,“穷人乐”的示范作用,在于它用实际行动克服了工农兵创作中的“技术”和“勇气”问题,从而使“工农兵走向文艺”成为可能。
    不可否认,《穷人乐》开启的群众文艺运动有其示范的意义和价值,工农兵也的确有参与创作的必要和意义,但当这种创作方式被当作政权的一种“方向”推广时,其背后的深意更值得深入挖掘。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鼓励群众创作的勇气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群众没有创作的勇气呢?
    群众没有创作的勇气,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掌握文学技能,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受制于“知识特权”。由于不具备文学技能,群众没有办法参与到文学创作中,也不敢对创作的过程指手画脚;而受制于“知识特权”,他们不仅无法参与创作,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譬如“什么主题最能表达他们的心声”,这本该他们自己做主的问题,他们却不能也不敢表达。所以说,鼓励群众创作——让工农兵走进文艺,对于打破“知识特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穷人乐”方向的经验推广中,字里行间,鼓励群众创作并不在于仅仅打破“知识特权”,也有群众理所当然成为创作主角的意思。我们能够理解,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旗帜树立后,提升工农兵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得到了政权的支持,但问题在于:即使工农兵在政治上获得了创作的权威性,但在文学技能缺陷真正克服之前,他们并不能在创作中确立自己的权威性——相反,会造成文艺的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真人真事”的深意便凸显了出来。“真人真事”的重要作用在于消解作家“虚构”的权力——实际消解了作家“创造”的权力。失去虚构能力和权力的作家,只能成为现实生活的附庸——只能向工农兵学习。相应地,在“真人真事”的旗帜下,由于个人经验被提升,工农兵即使不具备创作能力,也能成为创作过程中的主导者。正是因为“真人真事”成为解放区文学中的一种创作法则,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作家在创作中,一定要征求当事者的意见。这不是作家们故作姿态,如果他们的作品不能得到“真人”的认可,整个作品就不成功。有“真人真事”的法则作为后盾,“穷人乐”方向在鼓励群众创作上就显得理直气壮。试想,如果群众都敢于创作了,专业作家岂不只有改弦易辙?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真人真事”创作长时间地推广,作家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有一些这样的作品,太被真人真事所局限了。事件不敢集中,情节不敢虚构,人物不敢放笔描写,于是整个的作品,苦于主题分散,结构平直,人物不够突出,高潮好像也高不起来。有的戏也大胆加了一些作者所假想的东西,但又遭到那位“真人”的抗议,说加的不是“真事”,甚至还有的“真人”,索性排斥了作家,自己写剧本了,这使作者十分苦恼。(22)
    当作家的“虚构”权力被消解之后,解放区的文艺是否就进入到完全“纪实”的时代了呢?或者说,作家可不可能在纯粹的“真人真事”中获得一种超越的可能性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考察“真人真事”创作与后期解放区文学走向之间联系的重要维度。在理论上讲,即使作家的“虚构”权力被消解,在众多的“真人真事”中,作家依然可能从现实中脱颖而出。但很可惜,在后期解放区文学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作品。不仅如此,从今天的角度审视后期延安文学,其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真实性”,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不仅作家在“真人真事”当中失去了升华的力量,而且整个文学的“真实性”也成为怀疑的对象呢?我们不能不对“真人真事”做更深刻的认知。
    问题的症结在于:“真人真事”瓦解了作家虚构的权力,但并没有瓦解“真人”虚构的权力。“真人”既可以在“真人真事”创作中自我美化,还拥有了在创作中虚构历史的权力。很多作家在进行“真人真事”创作中,都记录了“当事人”修改的细节。譬如,吴满有不满艾青说他是“老来红”,要求改成“劳动英雄”;李国瑞不满写他受到批评后“悲观失望”,而要求改为“不服气”(23)。这些改动,当事人显然有自我美化的意图,作为底层农民,为了表现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向政治潮流靠拢是必然的选择,而“真人真事”创作显然赋予了他们虚构自己的权力。也正是这个原因,在“真人真事”创作中,即使作家有意与创作潮流拉开距离,实际上也不可能行得通。而在“真人”创作——群众创作当中,又不乏虚构的例证。周而复在《边区的群众文艺运动》中回忆“真人真事”创作时说,由于真人真事运动的开展,群众创作获得了发展的机会。群众创作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内容多半是实有其人,实有其事,有时甚至把真人真事编排到创作里去,从而不写虚无的故事。”“但也有时候,不完全根据真事和真人,而加上和综合一些别的地方的人和事,这样,又丰富了作品内容的典型性。”(24)韩塞在回忆平山县柴庄村剧团在编排《穷人翻身》时披露了这样的史实:“用的是真人真事,村里的受苦人,争着把自己难忘的苦水编上去,他们编了一个假名字的人,把大伙的事凑在他身上,让他从苦到乐生活下来。”(25)这里提到一种特殊的虚构方式,将“真事”拼贴在一起,这种做法看似每一个事件都“真实”,但当众多事件经某种逻辑成为叙事,虚构也就产生了。譬如《穷人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戏剧最终反映了穷人翻身的故事,但如果从纯粹真实的角度来考察,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玩味:第一,如果仅仅从“真人真事”的角度进行编剧,高街村的故事可以形成“翻身”的效果,也可以不如此——这不仅因为生活的多面性,而且还存在叙事角度和方式的问题;第二,当众多反映旧社会苦的事例组合在一起,势必改变当时乡村阶级矛盾的事实,这是否符合现实主义的精神也值得推敲。所以说,“真人真事”并不一定就代表了客观和真实——“真实”只能表现在一定的层面上,并不存在绝对的“真实”。群众创作的作品,之所以没有形成丰富的效果,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能够获得创作权力的群众,本身已经在革命运动中选择了进步的立场,他们必然将笔调顺应到革命需要的路线上。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真人真事”成为一个有力的武器,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后期解放区文学的走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