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工农兵大学生》后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中国教育新闻网 王金昌 参加讨论

    留住一段不能抹去的历史
    
    《工农兵大学生》,王金昌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群——工农兵大学生。后来,许许多多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包括政界各级领导、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商界精英等。
    1993年,国家教委、人事部联合下发文件,规定1970至1976年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即工农兵大学生的学历,国家承认为“大学普通班”,简称“大普”。年轻的人们会问,那时候的大学是什么样的情形?什么样的学制?他们在校时学的是什么?工农兵大学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30多年过去了的今天,工农兵大学生更有些神秘化了。
    由于来自生产和国防建设的基层一线,由于是经过工农兵群众的推荐而上的大学,工农兵大学生在校期间大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其勤奋刻苦程度较之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不差,且学到了一些真知识、真本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工农兵大学生》中的他和她,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时,正赶上这一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弥补了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人才短缺。
    那时,各单位将他们作为骨干,他们也踌躇满志,忙碌地干活,但社会上偏有一些人站在一旁冷嘲热讽,说他们是工农兵大学生,没有真才实学。有些人甚至把工农兵大学生妖魔化了。那时我就憋着一股气,想写点儿东西给工农兵大学生正正名。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慢慢感觉到,最初自己要“出口气”“正正名”,写个体形象的想法是不全面的。我应该写那个时代的那样一个群体。我开始思考新的视角。
    笔头虽然暂时放下了,要做的事情反而更多。这些年来我邀请、采访了数十位毕业于不同学校、不同届次的工农兵大学生,还搜集了十数本工农兵大学生的日记、听课笔记等,翻阅了大量当时的报纸杂志,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素材。尤其是工农兵大学生的日记,阅读之间,使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当年的大学,置身于三十多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在走访中,曾经的工农兵大学生们,对我写小说《工农兵大学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大部分人很支持,甚至有人主动帮我出主意设计人物形象;但也有人黯然地说:“不要再揭已经结痂的伤疤了”。鼓励也好、回避也罢,往事的牵念、青春的记忆,这些交织着甜蜜与痛苦的复杂感情,给我写这部小说增添了动力。
    我一边写作,一边思索:当年我们能上大学,是因为当时存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政策环境;那是一段不能抹去的历史,我们本来也用不着回避。今天,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从1970年开始到1976年7年中,我国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大学生起码对教育体制改革是一种探索。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假设那7年高等院校仍然像1966年之后、1970年之前一样不招生,国家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创作的宗旨更加清晰了,就是要尽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为了将“还原历史本原”的初衷贯彻到底,我在小说的结构上,采取了“分而合之”的写法,像戏剧剧本一样,主要人物先亮相出场,再在情节发展中交汇。这样既可以客观地写出不同经历、性格各异的工农兵大学生,又可以使一个个典型个体,汇集成一代人的群体。
    很多同行看到我的小说稿,都说:“你写的是纪实作品吧!”我以前发表的中、长篇小说,权威评价也说像纪实作品。我把这种评价当作是对我的褒奖。这部作品是虚构的,然而读者把虚构的作品认为是纪实之作,那么作品起码做到了“文学真实”。在我看来总比“玄、空、假”要好些。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这部作品的重视;特别感谢陈彦瑾编辑不厌其烦、多次主动登门与我交流修改意见,使这部作品能在庆祝建国65年之际,能如期与读者见面。(王金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