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后文对“工农兵走向文艺”有专门论述,在这里我们就只探讨“真人真事”如何实现了“文艺工作者走向工农兵”的问题。首先,要界定一个词语——“工农兵”。这个在边区被赋予丰富涵义的词语,虽然和“大众”、“平民”有类似之处,但有更加确定的政治内涵。与其特殊的涵义相适应,当它们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也不能简单地、一般地表现,必然有更丰富的审美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讲话》之后作家创作的“真人真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作家学习表现工农兵的“摹写”运动。 “临摹”是中国书画进行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称:“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运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11)其中道出了“临摹”的重要意义,在于“节度其手”,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和效果,临摹者必须对临摹对象“朝夕谛观,思其运笔之理”。《讲话》之后作家进行的“真人真事”写作之所以称为“摹写”,是因为他们写作的对象——英雄模范——已经在社会上确立了自己的“形象”,作家所能做的——不是“重写”这个形象——而是让这种形象永久地进入艺术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如同“初学书者”,必然要“朝夕谛观,思其运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我们可以通过艾青创作的《吴满有》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吴满有》的诗歌当中,艾青从9个方面对这位边区最大的生产英雄进行了描写:(1)写你在文化界的欢迎会上;(2)写你的苦日子;(3)写你翻身;(4)写你勤耕种;(5)写你发起来;(6)写你爱边区;(7)写你当了劳动英雄;(8)写你叫大家多生产;(9)写你的欢喜。然而,9个方面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没有超出当时新闻报道对吴满有塑造的范围。在艾青开始酝酿《吴满有》长诗时,吴满有已经是边区家喻户晓的人物。《解放日报》是率先发现这位生产英雄并把他推至政治高峰的媒体(12)。《解放日报》对吴满有的报道在内容上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整体性是对其的基本定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生产英雄、公民典范和感恩典范。“生产英雄”针对他农业生产的技能以及现实生活的改善;“公民典范”重在报道他响应边区的号召,主动超额缴纳公粮;“感恩典范”则强调他对于党、对于革命——特别对于毛主席(这对整风非常重要)的感恩之心。阶段性是指在吴满有成为典范后,利用吴满有的声望,根据现实需要对他进行新的塑造,譬如将他塑造为拥军典范。无论是整体塑造还是阶段塑造的内容,都能在长诗《吴满有》中找到影子,而诗歌对吴满有的塑造也未超出这个范围,并没有进行新的创造。 在形式上,媒体对吴满有的报道常常用到对比叙事的方法,这种叙事方式在诗歌中也延续了下来。譬如,在报道《忘不了革命好处的人》中,有一长段其身世的介绍:“把十一岁的女儿,换得了二十四元的代价,卖给一个姓张的做童养媳了,但还是顾不上吃,又把三岁的女儿,向一个姓曹的人家,换得了五升粗粮。”“为了缴不出‘维持费’,吴满有被带到荒山里‘狠狠的揍了一顿’。”这种生活在革命后发生改善,吴满有感叹道:“妈的,穷人也有翻身的一天。”(13)这些“苦日子”和“翻身”的情景,在艾青的诗歌中也能看到。包括报道使用的语言方式,在诗歌中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文风上发生了改变,在对吴满有的报道上,大量使用了民间口语,在讲述各种道理时也务求通俗易懂,这一点在诗歌《吴满有》的标题中,我们都能明显看到对这种文风的接受。 在长诗《吴满有》发表的时候,艾青还特别增加了描述写作过程的“附记”,再现了自己创作完成后向吴满有读诗征求意见的情景。在这个“附记”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明确感受到这是个“摹写”的过程:艾青逐字逐句向吴满有征求修改意见,其本质便是知识分子对现实生活中工农兵的“摹写”。在摹写过程中,知识分子并没有塑造的主动权,他们必须向工农兵学习;而如果联系到《解放日报》对吴满有的先行塑造,在艾青现实摹写的过程中,必然包含对被党塑造过的“工农兵”形象的摹写。说到底,它是知识分子对党的政策的“摹写”。正如姜夔所言,摹写的作用在于“节度其手”,在经过一个个“真人真事”的摹写之后,延安作家最终才能成为合格的“文艺工作者”。 周扬所说“文艺工作者走向工农兵”,其实就是一个“摹写”的过程。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明白让作家对英雄模范“二度创作”的意义所在,也才能体会它与30年代同样强调“真人真事”的报告文学的本质差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