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试论周作人早期女性观的发生与迁变(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 乔以钢 马勤勤 参加讨论

    
    学界在相关研究中普遍认为,周作人少年时代所接触的妇女对他女性观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作用——是她们一生悲苦的命运,激发了周氏对女性的同情,进而“哀妇人而为之代言”。这里所说的少年时代,指的是周作人1901年17岁赴南京求学以前;而悲苦女性形象,则以其祖母蒋老太太及杭州花牌楼的诸位妇女为代表。
    这种观点的形成依据,主要取自周氏的回忆。幼年的周作人被继祖母抚养。他曾假托别人的口吻回忆这位长者痛苦的一生:“她的瘦长的虔敬的脸上丝丝刻着苦痛的痕迹,从祖父怒骂的话里又令我想见她前半生的不幸……我心目中女人一生的命运便是我这祖母悲痛而平常的影像。”⑥1897年,周作人13岁,由于祖父的小儿子外出求学,便“补他的缺”到杭州去陪伴祖父。这时他住在花牌楼,接触了包括祖父的妾潘姨太太、女仆宋妈、邻居余太太等在内的几位妇女。关于她们一生命运的悲苦,周作人在1946年《老虎桥杂诗》(“吾怀花牌楼,难忘诸妇女”)⑦和晚年的《知堂回想录》中均有详尽的描述。为此,研究者认为,“妇女问题最终成为周作人的基本人生命题,他在花牌楼的生活经验至少是打下了基础的”⑧。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周作人的这些回忆在多大程度上是对早年生活感受的“再现”?有无可能是其成年之后在特定理念支配下对童年记忆的反思与“重构”?实际上,自1898年正月周作人记日记始,到是年5月他从杭州返回绍兴,日记中并无花牌楼妇女悲惨命运的记载;相反,倒是有不少关于她们相对比较平静甚至有几分安逸的生活的叙事。例如,《老虎桥杂诗》中被叹作“生作活切头,无人知此苦”的“石家妇”,在早年日记有关她生子一事的记载中,并无任何苦状:1898年农历三月初二,“近邻磊邨石寓主泉新妻余氏,生子一人名后芸,时方巳正,送挂面三碗来”;初四,“石宅小儿洗浴”;一个月后,“石氏子剃头,送肉一盌,鳊一盌来”。又如《老虎桥杂诗》中“老年苦孤独,瘦影行踽踽”的“姚氏妪”,日记留下的也只是一些生活琐事,而并无不幸迹象:1898年农历三月上巳日,“下午近邻姚、邵二氏买小鸡六只,每六十五文”。再如,潘姨太太悲惨的命运始于1904年周氏祖父去世,“遂觉得难于家居,渐渐‘不安于室’”,并于1909年辞别而去,开始跟了一个本地的小流氓,后来不知所终⑨。而潘姨太太在花牌楼时期,不仅有女仆宋妈照料,生活还很悠闲。她爱好京戏,有一次为了抄两册两寸多长的石印戏本,因不会写字,所以“用薄纸蒙在上面,照样的描了下来”。此外,潘姨太太在家中也有一定地位,如她俏皮地挖苦周作人偷冷饭是“猫儿偷吃去了”⑩,且日记在1898年农历三月廿一还记了她过生日一事。可见,对潘姨太太的同情不大可能产生于周作人的少年时期,因为此时的她生活还是比较安稳闲适的。
    概言之,周氏晚年回忆时,对这些妇女生活命运的印象很可能无意识间有所“修正”,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重构”意味(11)。也就是说,不排除“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周氏“哀妇人而为之代言”的女性观形成后营造的“心中之像”,而未必确切地构成了他早年同情妇女意识之生成的重要元素。
    那么,周作人的早年生活中,哪些方面对他女性观的形成发生了作用呢?从史料观之,当是其读书从旁门而入的“非正宗的别择法”,以及有别于正统的家庭教育。
    周作人自述在13岁那年的年底,读完了《论》、《孟》、《诗》、《易》及《书经》的一部分;但“总不会写,也看不懂书”(12)。自从出了书房门,十三经中只有《诗经》、《论语》、《孟子》、《礼记》、《尔雅》“曾经翻阅过一两遍”,其余“全部还给了先生了”(13)。周作人小时候看的最多的是小说,他曾这样说道:
    我的祖父是光绪初年的翰林……他当然仍教子弟做时文,惟第一步的方法是教人自由读书,特别是奖励读小说,以为最能使人“通”,等通了之后,再弄别的东西便无所不可了。他所保举的小说,是《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这几种,这也就是我最初所读的书。(14)
    故而周作人说自己“国文读通差不多全靠了看小说”,“对于耽读小说的事正是非感谢不可的”(15)。他13岁到杭州,在祖父旁边学做八股文试帖诗,“平日除规定看《纲鉴易知录》,抄诗韵以外,可以随意看闲书”,在“旧派文言小说的两派都已入门,便自然而然地跑到《唐代丛书》里边去了”,这便是他所谓“杂学”的入门课本(16)。此外,他也读了各类杂书如关于乱世的《思痛录》、关于花木小论文的《花镜》、关于岁时风土物产的笔记,还有祖父订阅的《申报》等。可以说,祖父“自由读书”的主张和实践,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为周作人打开了一个缺口。
    此外,周作人的祖父“介孚公”虽为一介翰林,但并非固守传统之人。他在狱中曾多次大骂“呆皇帝昏太后”;虽然对“主张维新诸人也不会有什么好评”,但也“不一定反对变法”。变法期间,周作人在日记中刚记下“奉上谕,科举改策论”,第二日见祖父,“便改定作文的期日,定为逢三作文,逢六作论,逢九作策”,可见“他也不是死硬的要八股文了”(17)。这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家庭环境,以及读书从旁门而入的“野路子”,使得包括礼教在内的正统文化对于周作人来说不再是思想的正端。就像他自己所说,他对“礼教的精义尤其茫然”,“以前所读之经”是“毫无益处”的(18)。这对他日后以一种开明的心态谈论女性的问题当会起到潜在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