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背离与回归:“先锋”探索的一体两面——20世纪70年代后《创世纪》的诗论建构及其思想意义(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争鸣》(长春)2014年 白杨 参加讨论

    “世界”文化格局中民族性转向的价值启示
    在很大程度上,取火于西方“超现实主义”的诗学实验,不仅帮助《创世纪》诗人实现了对诗歌“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也在时空观念上打开了诗人的视野,使他们获得了世界性眼光与胸襟。当《创世纪》打出“世界性”“超现实”“独创性”与“纯粹性”口号时,“世界性”并不仅仅是对应于“民族诗型”的一个概念,它更是对文化时空与世界格局的一种体认。
    近代以来,被迫承受欧风美雨文化洗礼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时常会陷入东西方文化对峙的困境中,被喻为“世界”的“西方”既是我们图强求变、开启民智的思想溯源地,也常常是造成民族文化被异化乃至处于边缘化境地的罪魁祸首。原本是“世界”空间之一员的“中国”,却总是让人产生“自外于世界”的感受,因此“走向世界”成为一个具有目标感召力的口号,并且因为恐惧被“强大”的世界所吞噬,反而更固守“民族”特色,使世界与民族的关系成为难解的问题。应当看到,在政治视野中强调民族与世界的边界是一种客观需要,但在文化领域却恰恰需要突破隔阂,将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融合。“在人类文化观之下,没有异己文化,都属于自己的文化,文化的时间性(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空间性(民族与地域),都具有新的意义。”(26)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历史场域中的台湾现代诗人,因为政治因素的制约被动地疏离了中国新文学传统,在“别求新声于异邦”的探索中与“超现实主义”相遇,激发了他们诗艺创新的灵感,60年代的《创世纪》大量刊登译介西方文学思潮的文章,艾略特、里尔克、保罗?梵乐希等人的诗论及创作,为他们示范了如何将个人苦痛提升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他们通过汲取世界文化中的优秀质素而使自己获得了世界性意识。我们注意到,在东西方文化的巡礼中,痖弦由对现实的反思进入具有普泛意义的人类命运的思考,他以内涵复杂的“深渊”意象表达自己的认识,尝试“说出生存期间的一切,世界终极学,爱与死,追求与幻灭,生命的全部悸动、焦虑、空洞和悲哀”(27),其诗作在台湾文坛受到普遍好评,张默评价其诗的特点是“有其戏剧性,也有其思想性,有其乡土性,也有其世界性”(28),事实上,这也是《创世纪》代表诗人普遍具有的写作特征。“作为一个心理过程,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文学想象与一个作家内在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关,也与该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社会风尚有关。”(29)在探索现代新诗审美现代性的过程中,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创世纪》诗人还是以引领诗歌风尚的创作,为中国传统诗歌的演进注入了新的富有活力的质素与风格。
    在世界格局的意义上审视《创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向“传统”的回归,洛夫对“传统”意涵中包括的“民族意识”有所思考,他反对狭隘的民族意识,强调“一个诗人的民族意识应是全面的,时空融会,古今贯穿的整体意识”。(30)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中国诗观”与“漂泊的天涯美学”的思想。“大中国诗观”意在倡导“消除狭隘的地域性、族群性的意识形态阴影”(31),使海峡两岸及海外华人的创作既能保留其精神上的独特性,又能在文化中国的意义上整合为完整的版图;而“漂泊的天涯美学”则着力于将个体性、民族性经验提升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哲理境界,洛夫用“悲剧意识”和“宇宙境界”来描述“漂泊的天涯美学”的内涵,他认为:“广义地说,每个诗人本质上都是一个精神的浪子,心灵的漂泊者。”“我们已有很多优美的抒情诗和代表民间性的叙事诗,但诗人较少在捕捉形而上意象这方面去努力,以至他们的作品缺少哲学内涵和知性深度。这其中,是否沉溺于当下境遇,尚来不及去关照更大范围及世界性的问题?”因此,在创作长诗《漂木》时,他有意识地将其“定性为一种高蹈的、冷门的,富于超现实精神和形而上思维的精神史诗。诗中的‘漂泊者’也好,‘天涯沦落人’也罢,我要写的是他们那种寻找心灵的原乡而不可得的悲剧经验,所以我也称它为‘心灵的奥德赛’。”(32)真正伟大的作家和作品都是无国界的,正如艾略特所言:“任何一位在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作家都应具备这两种特性——突发地表现出来的地方色彩和作品的自在的普遍意义”(33),因为有了世界性的视野,《创世纪》诗人在融会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表现出文化自信与主体自觉,而这恰恰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融入世界格局过程中最渴求的一种意识。
    有研究者曾痛切地指出:“典律的缺席,形式范式机制的缺失,造成百年中国新诗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诗人个人才具的影响力和号召性,而非诗歌传统的导引。”(34)考察《创世纪》的诗路历程,至少我们可以说其在60年坚韧求新的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先锋意识,为建构现代诗的典律机制孜孜以求、筚路蓝缕,它的成功与偏误,在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今天,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价值。
     
    注释:
    ①本社:《一颗不死的麦子》,《创世纪》第30期,1972年9月出版,第5页。
    ②白少帆、王玉斌、张恒春、武治纯主编:《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吕正惠、赵遐秋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
    ③白杨:《台湾现代诗风潮中的“痖弦”——论痖弦“新诗史料”整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芒种》2013年第6期,第50页。
    ④解昆桦:《隐匿的群星:八○年代后创世纪发展史与1950年世代诗人的新典律性》,《创世纪》第140-141期,2004年10月出版,第68页。
    ⑤解昆桦:《隐匿的群星:八○年代后创世纪发展史与1950年世代诗人的新典律性》,《创世纪》第140-141期,2004年版,第68页。
    ⑥⑦王晋民主编:《台湾当代文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第536页。
    ⑧萧萧:《创世纪风云——为文学史做证?为现代诗传灯》,《创世纪》第65期,1984年10月出版,第44-54页。
    ⑨萧萧:《〈创世纪〉风格与理论之演变——“新民族诗型”与“大中国诗观”之检讨》,《创世纪》第100期,1994年9月出版。
    ⑩(11)杨宗翰:《台湾新诗史:书写的构图》,《创世纪》第140-141期,2004年10月出版,第111页,第114页。
    (12)洛夫:《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与风格演变》,《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5年第1期,第15页。
    (13)(14)(22)(24)(25)洛夫:《创世纪的传统》,《创世纪》第140-141期,2004年版,第25页,第28页,第28-29页,第28页,第25、27、28页。
    (15)本社:《建立新民族诗型之刍议》,《创世纪》第5期,1956年版,第3页。该文实际为洛夫执笔。
    (16)(17)张默、痖弦主编:《六十年代诗选?绪言》,高雄大业书店,1961年版,第4页,第6页。
    (18)(19)李英豪:《剖论中国现代诗的几个问题》,《创世纪》第19期,1963年出版,第24页,第24页。
    (20)洛夫:《一颗不死的麦子》,《创世纪》第30期,1972年9月出版,第4页。
    (21)洛夫:《请为中国诗坛保留一份纯净》,《创世纪》第37期,1974年7月出版,第7-8页。
    (23)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26)张福贵:《“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27)痖弦:《诗人手札》,《创世纪》第14期,1960年版,第14页。
    (28)萧萧:《编者导言》,萧萧主编《诗儒的创造——痖弦诗作评论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9)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7-38页。
    (30)洛夫:《请为中国诗坛保留一份纯净》,《创世纪》第37期,1974年7月出版,第8页。
    (31)(32)(34)沈奇、洛夫:《从“大中国诗观”到“天涯美学”——与洛夫对话录》,《沈奇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第262页,第268页。
    (33)艾略特:《批评批评家》,《美国文学和美国语官》,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5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