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诗刊》与朦胧诗的兴衰(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当代文坛》(成都)2014年 胡友峰/李修 参加讨论

    
    三 后朦胧诗时代《诗刊》的走向
    尽管如此,《诗刊》并没有彻底把朦胧诗人们拒之门外,“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很快就结束了,喧嚣声随着时间逐渐平静后,到了1985年,朦胧派诗人们的诗作继续在《诗刊》发表。而1983年和1984年,两年中没有一位朦胧诗人的诗作在《诗刊》发表,这或许是《诗刊》坚定立场的表现。下表是1985年至1987年朦胧派诗人们在《诗刊》发表作品的情况。
    从下表可以看出,从1985年开始,曾经被推在风口浪尖的顾城、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的诗作重新回到了《诗刊》。但此时的朦胧诗人风光不再,在《诗刊》上发表的作品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的诗歌创作风格并没有因为受到论争的批判而做出改变。原因在于此时诗坛的中心不再是“朦胧诗”,而是“第三代”诗人的崛起。1986年和1987年,《诗刊》举办的第六届、第七届“青春诗会”——韩东、于坚、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等新一批重量级诗人走向诗坛。此时的朦胧诗不再是大家议论的中心话题,朦胧诗人们或改行或远走,他们的诗歌也在“pass舒婷”、“打倒北岛”声中淡出人们的视界。1984年,民刊《大学生诗报》发表程蔚东的《别了,舒婷北岛》,认为“文学总是在老百姓中活着,我们宁愿做平民诗人,也不要成为贵族作家”(13)。精英化的朦胧诗歌成为大家嘲讽的对象,“反英雄”和“反意象”成为后朦胧诗时代诗歌的两大显著性的标志,“第三代”诗人通过“解构崇高”、“解构历史”、“解构意象”成为中国诗歌新的焦点。“第三代”诗人的崛起与诗歌民刊的风起云涌密切关联,他们普遍对官刊不再信任,“官方”和“民间”成了对立面。一方面诗人们敏锐地观察到朦胧诗被“收编”后的起起伏伏,不再信任官刊,另一方面刊物也对纳入新风格的诗歌越发谨慎了起来。最后甚至有了“好诗不在官刊”一说。这种对立的情况使诗歌不但受到外部环境的挤压,还受到诗歌内部生态环境的影响。《诗刊》用“青春诗会”推出了朦胧诗人,又用“青春诗会”淹没了他们,这也和期刊紧跟时代风潮、紧扣热点动态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在“第三代”诗歌兴起中,《诗刊》并没有参与推动,而民刊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与《诗刊》对民刊的排斥以及国家“半市场化”的操控有关系,这也直接导致了朦胧诗后《诗刊》刊发诗作质量的下降。(14)其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诗坛在几次意识形态的管控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终于分崩离析。一时涌现的各地民刊销声匿迹,纯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停刊8年。《诗刊》销量锐减,进入90年代后印数只有五万份,(15)影响力远逊于创刊之初。诗歌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商业原则的盛行对诗歌的影响巨大。诗歌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趋消失,诗歌衰落的迹象明显。此后的一个个新诗浪潮,都被限制在诗歌自身的场域中推进,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诗人们也曾试图来到北京或是北京高校寻找话语认同,但失去《诗刊》这样主流官方刊物的支持,只凭民刊和诗人们半地下式的努力,他们的发展始终步履维艰,毕竟时代的方向标已经发生了转化。诗歌已经不能再骚动人们的内心,人们不再期盼在诗里得到巨大的精神满足。一方面诗歌彻底躲进了自己的堡垒,以“贵族化”的哲思,用知识分子的精英态度继续捍卫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诗歌为了拉近与中国人实际生存的距离,部分诗人尝试将诗歌语言口语化。这个尝试从“第三代”诗人开始到近来颇受争议的“梨花体”,一直在延续着。现代诗歌形式的探索一直在延续着,但这种形式的探索并没有得到《诗刊》的支持,《诗刊》在整个诗潮的流变中并不能起到引领和主导的作用。《诗刊》作为国刊,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象征,还是在四平八稳地发表着代表“主旋律”的诗歌作品,其影响力在逐渐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设想,如果朦胧诗论争继续深入下去,我国诗歌和诗歌理论会不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假设,或许会在此种契机之下产生本土的现代性的诗歌抑或诗歌理论流派。毕竟我们是一个诗歌王国,是一个充满诗意土壤的国度,现代文学批评或许会先从诗歌中播枝散叶。若真有这样一个诗歌新思潮的兴起,恐怕还是要依托于像《诗刊》这样具有影响力刊物的传播,然而,假设毕竟只是假设,《诗刊》毕竟还是国家意识形态调控下的诗歌刊物,其意识形态的调控功能并不会因为诗歌本身的艺术性而被消解,后朦胧诗时代《诗刊》影响力的消弱就是一个明证,这也许就是诗歌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吧。
     
    注释:
    ①《诗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页。下文中引自《诗刊》的内容在文中皆有标明期数,不再特别注释。
    ②③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7页,第267页。
    ④王燕生:《上帝的粮食》,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版。
    ⑤参见梁艳《〈今天〉(1978—1980)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陈爱仪:《〈我在〈诗刊〉工作的岁月》,《诗刊》2007年第2期下半月刊。
    ⑦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星星》1979年复刊号。
    ⑧沈太慧、陈全荣、杨志杰:《文艺论争集1979—1983》,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页。
    ⑨孙绍振、张伟栋:《孙绍振访谈:我与“朦胧诗”论争》,《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2期。
    ⑩参见《诗刊》张弘的《诗人恩怨催人老》,《北方音乐》2006年第9期。
    (11)参见蒋登科《“重庆诗歌讨论会”及其影响》,《西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12)林建法、徐连源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灵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13)程蔚东:《别了,舒婷北岛》,《大学生诗报》(民刊),1984年第6月号。
    (14)此段参考杨四平著《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15)刘冰枣:《危困的中国诗坛》,《诗探索》1994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