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元代平话文本的生成(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2期 徐大军 参加讨论

    参照直说作品的据史书编写情况,平话文本所表现出的依据史书、杂取众材以作通俗浅易化编写的思路和方式(依据史书的剪辑、翻译或民间趣味的虚构发挥),与《直说通略》的“按鉴直说”之法非常一致;那么,对于平话文本中存在的按史书编写的成分来说,即可称之为“按史书平话”,再具体到那些所据史书为《资治通鉴》的个案,就是“按鉴平话”,它指向于对历史作通俗浅易性演述的宗旨和原则。
    元代平话文本所表现出的据史书编写的文本属性、编写方式,与其题名格式所表达的内涵是相适配的。元代的平话文本皆分卷而述,各卷有首题、尾题。兹列诸本各卷之首题如下:
    《五代史平话》分叙梁、唐、晋、汉、周五代历史,如“梁史平话”卷上首题为“新编五代梁史平话卷上”,其他各卷之首题的格式皆如此。
    《三国志平话》共分三卷,各卷的首题皆为“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
    《武王伐纣书》共分三卷,各卷的首题皆为“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七国春秋后集》共分三卷,各卷的首题皆为“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春秋后集”。
    《秦并六国平话》共分三卷,卷中、卷下的首题皆为“新刊全相平话秦并六国”,卷上的首题为“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
    《前汉书续集》共分三卷,各卷的首题皆为“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在这些题名中,历史题材内容、据史编写思路、图文配合格式这些特征皆有所体现。比如“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其中“三国志”是作为题材内容的标示,“全相”强调的是以图配文的特征,意指以“全相”方式对《三国志》进行通俗性的辅助展现。那么,“平话”在这些题名中出现,亦应与文本的某一特征或属性有关。考察上文所列平话文本的标题,普遍表现为“平话史书”的格式,如“平话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如果“平话”作为伎艺名或文体名而在标题中列于题材之前,这不符合当时的题名原则,如变文、话本、诗话、词话、诸宫调、小说,它们若在题名中出现决不会列于题材之前,作“变文孟姜女”、“诸宫调西厢记”之类的题名。考虑到题名与文本内容相适配的基本原则,并参照直说作品的题名格式与文本表述特征的对应关系(47),以及平话文本所表现出的依据史书作通俗浅易性阐述的文本属性和编写方式,这个“平话史书”的格式,当如题名中“全相”的标榜意图一样,是对平话文本的某一特征或属性的指示,具体来说即意指对所取史书作“平话”方式的演述。
    至于“平话”一词涵义为何,元人没有解释说明,可能它在当时正如“直说”一样,非常普通,并无特别含义,是故没有必要作出解释。当然,基于这几部平话文本的珍贵价值,后来学者对元代“平话”的内涵阐释付出了努力,众说纷纭,虽然多囿于文本的白话叙述、讲说格式,囿于明清人立足评话性质的类推,但有一些认识已触及到元代平话的内涵、属性的实质。如浦江清认为:“平话者平说之意,盖不夹吹弹,讲者只用醒木一块,舌辩滔滔,说历代兴亡故事,如今日之说大书然。”(48)吴小如进一步解释称平话之“平”与“白”二词义同,指“纯用口语,不加歌唱的意思”(49);尤其鲁迅把“平话”落实于文本编写,认为市井社会中“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50)。虽然他们最终的立场仍把“平话”定为伎艺称名或讲史底本,但这些解释还是颇具启发意义的。一是平话是平说之意,二是平话文本属于“以俚语著书”。再根据上文所析平话文本所表现出的对历史作通俗浅易性阐述的宗旨和原则,则所谓的“平话”史书,即是通俗浅易地阐述历史,其中的“平话”一词,则与贯云石、郑镇孙等人题名其白话著述的“直说”一样,乃指向于这种文本编写的通俗浅易表述方式,不只体现在俗语白话上,还体现在题材内容和叙述格式上。也就是说,这“平话”并不单指语体特征上的俗语白话,还包括那些说话伎艺的格套、民间传说的材料、讲史趣味的情节、民间趣味的发挥,以及依据史书的白话翻述等内容材料或表述方式,它们皆是其通俗浅易表述方式的组成部分,也是为了达成其通俗浅易性文本编写宗旨而选取的材料内容或表述方式,这些共同体现了“平话”历史的内涵,也共同构成了“平话”一词的含义,即通俗平易地演述,而“平话三国志”,即是通俗浅易地阐述《三国志》这一史书。
    所以,“平话”在元代这几部白话文本的题名中出现,不是指向于讲史伎艺或其他的伎艺性讲说活动,而是指向于文本编写活动,标举的是这类白话文本编写的通俗浅易表述方式,包括语言、题材、叙述格式等因素。为达此目标,编写者吸收了当时可用的材料,借鉴了当时可能的经验,尤其是当时在长篇故事叙述方面的实践经验,而当时这方面的经验,一是口传的讲史伎艺,它提供了历史题材的丰富内容;二是文本的直说作品,它提供了白话文本编写的具体示范。在白话进入文人的书面著述之时,那种来自上层需求、并有知名文人参与的白话作品更能为文人阶层所认同,对于当时下层社会的白话文本编写、刊刻、阅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平话文本在文本形态上表现出内容、趣味、格式、语体上的混杂不一,既有明显的谨按史书作通俗编写的方式,也有民众喜欢、熟悉的民间传说、讲史伎艺的内容或格式,这说明编写者虽然杂取众材、杂采众体而未作有效的融合与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