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台湾当代诗的命名效力与诠释样态——以“超现实”在台湾诗歌中的流变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汉学术》(武汉)2014年 郑慧如 参加讨论

    四、结语
    就台湾当代诗中对超现实的命名定义与创作实践发展,可知表象上以思潮作为诗史的截空断代,数十年之间的前后思潮往往互相掩映,不易实时定义。如1950及1960年代是超现实诗、1980年代以降是后现代诗,当思潮已远,诗潮猎迹而自创,演为进行中的诗风,就作品来实际论述,仍然是最可靠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洛夫在1950年代的《石室之死亡》,其“超现实”包裹着“事件的即兴演出”的“后现代诗”因子;1980年代之后方兴未艾的“后现代”时代,洛夫的《漂木》,不但显现“政治议题与文本交欢”的“后现代特质”,也涌动着“浮动在现实之上”的“超现实”影子。(18)
    从对台湾当代诗最大的利益着眼,各种诗潮或时兴的诗运动就像春天未曾稍歇的芳菲,它们各展姿容与香气,真正的效用在于共同落实春天的美好。然而在全球化呼声如此绵密的此刻,个体化的离同趋异也日益讲究,所谓“越全球,越分化”,诗史中的命名现象因而更值得我们一探虚实。
     
    注释:
    ①参见解志熙:《“好诗的历史主义”——关于新诗编选的标准及其他》,《诗探索理论卷》,2011年,第2辑,第41-46页;刘洁岷:《新世纪诗歌:那些“繁荣”假面下的失效命名》,湛江师范学院:《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6届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12月),第183-188页;张厚刚:《新世纪诗歌的命名及其焦虑》,湛江师范学院:《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6届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12月);周志强:《“第三代”诗:命名与阐释》,《江汉论坛》,2012年,第6辑,第95-99页;刘锋杰:《“文艺心理学”的命名之难——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考察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第13-20页;席建彬:《在文学史“命名”的背后》,《文艺争鸣》,2007年12月,第16-20页;张福贵:《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文艺争鸣》,2011年7月,第65-70页;陈爱中:《论中国新诗命名的异质性——基于翻译的视角》,《文艺评论》,2011年第11期第10-15页。
    ②廖炳惠的系列后现代论述就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角度着手,重视彼此交错而不直接依赖的面向,把后现代的格局放到更宽广的领域中,并依陆蓉之的看法,看待后现代为“历史解构重组而失序的时代”。相关论述可参见廖炳惠:《另类现代情》,台北:允晨出版社,2001年。
    ③刘纪雯在《后现代主义》一书中,首先评介了哈山、苏珊朗格、李欧塔、詹明信的后现代观念,最后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发展中的抵中心、反本质化的多元论述,不可能以某个单一的定义限定。以附在论述后的例子,证明了一个理论引介兼文学诠释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提问方式。在两首诗例之后,刘纪雯的导读借着问题与批注牵引读者的思考,提示方向而未给标准答案;尤值得注意的是:所指引的方向偏向主题而非美学或哲学的方向。然而后现代的精神是以主题论定吗?此书给了读者逆向的思索空间。参见刘纪雯:《后现代主义》,台北:文建会出版,2010年。
    ④有关台湾“后现代诗人”在专著中的个别讨论,可参考萧萧:《后现代新诗美学》,台北:尔雅出版社,2012年。书中专章讨论罗青、陈黎、夏宇、陈克华等人。
    ⑤王国维说过:“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遂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之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⑥本文有关超现实主义的理解,参考自霍普金斯:《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江苏:译林出版社,2013年;柳鸣九:《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台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陈正芳:《魔幻现实主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10年。
    ⑦魔幻现实(Realismo M’agico),台湾常见的翻译是魔幻写实,中国大陆的翻译则以魔幻现实居多。本文根据陈正芳:《魔幻现实主义》,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10年,第204页的意见。该书以为原文不只是描写现实的技巧,而以现实与魔幻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主,翻为魔幻现实较贴切。
    ⑧台湾学界对《创世纪》的历史定位已有共识,咸认为《创世纪》创社之初,本以“确立新诗的民族路线”为宗旨,其后改为“提倡诗的世界性、超现实性、独创性和纯粹性”,1960年代时,全面以超现实主义担起台湾诗坛最前卫的位置。参见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content.aspx?id=93,2014年3月18日。
    ⑨参见翁文娴:《商禽——包裹奇思的现实性份量》,《当代诗学》,第2期(2006年9月),第116-128页。此文诠释“超现实”源自法文的Sur' ealisme的Sur,认为有“在……之上”之意,故“超现实”即为“在现实之上”。而“超现实”一词的意涵,翁文以为,可能是更深的内质的现实飘了出来,浮动在现实之上。并说,中文若将“超”看做“超离”,再衍为“脱离”,只是抓到形貌而忽略深刻的内涵。翁文娴以为,法文的“在……之上”不一定是离开,其间有许多含混和梦的色彩;进一步说,即使曾经被诠释为“超脱现实”的“超现实诗作”,也应还原为“更现实”的美学本义:创作者要把表层和底层同时现出。不单做到表面的意象,还要把心理和脑中的一并呈现,才算是完整的“超现实”。对于超现实诗风的命名虚实,翁文娴此文提供相当具语源性的思考。
    ⑩商禽语:“我不是超现实主义者,而是超级现实或更现实、最最现实。”见商禽:《商禽诗全集》,台北:印刻出版社,2009年。
    (11)颇有诗人对于自己在1960年代随着风潮实践“超现实”的作品,而后来被众多论者评为“晦涩难解”,并问及当时如此创作的原因时,诗人动辄以“高压政治下不得已的掩护方式”为由。事实上许多创作技巧,如象征、隐喻、暗示、转喻等等,都可以用来当作烟幕弹,“晦涩”原与“超现实手法”或“高压政治”不直接相干。“超现实主义”枉担台湾当代诗创作里的“晦涩”虚名,与“现实书写”枉担诗人必定勇于面对现实一样,都是应该拨云见日的误会。
    (12)参见张汉良:《中国现代诗的“超现实主义风潮”——一个影响研究的仿作》,《中外文学》,第10卷,第1期(1980年6月),第161页;奚密:《边缘、前卫、超现实:对台湾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的反思》,收于《台湾现代诗史论》,台北:文讯杂志社,1996年,第247-264页;刘纪蕙:《前卫的推离与净化:论林亨态与杨炽昌的前卫诗论及其被遮盖的境遇》,收于周英雄、刘纪蕙主编:《书写台湾:文学史、后殖民、后现代》,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其中,张汉良首先为台湾诗坛的超现实主义风潮下了时间的圈限,认为台湾诗坛的超现实主义风潮始于1956年纪弦在《现代诗》第13期的宣言,终于1965年痖弦离台赴越南。
    (13)大荒的《存愁》评论者少,简政珍在《落实人间的意象美学——一个新世代诗学的建立》一文里,标举大荒及其《存愁》:“在诗艺的展现上,几乎每一首都媲美甚至超越痖弦的《深渊》”、“大荒是那个时代成就几乎最高,却是最被忽视的诗人。”
    (14)洛夫自述:“1959年我在战火的硝烟中开始写《石室之死亡》,由于初次采用超现实的表现手法,读者一时极不习惯这种过激的语式变形……创造了惊人的语言……我的诗歌王朝早已在创作《石室之死亡》之时,就已建成,日后的若干重要作品可说都是《石室之死亡》诗的诠释、辩证、转化和延伸。……《石室之死亡》虽富于原创性,达到某种精神高度,但在诗艺上的不成熟也很显然。为了补救早年在创作上的缺憾,也为了艺术生命的延伸与扩展,我终于在诗歌的征途上,又做了一次大的探险,走了一次更惊心动魄的诗的钢索。在日薄崦嵫的晚年(2000年),写下了一部三千行的长诗《漂木》。……在人文精神层面上,在透过意象思维方式以传达生命意义上,《漂木》与《石室之死亡》这两部时隔四十多年的诗集,竟是如此的思路贯通,一脉相承,但二者的语言风格与表达形式大不相同,《漂木》的语言仍能维持《石室之死亡》中的张力与纯度,但已尽可能摆脱《石室之死亡》诗中那种过度紧张艰涩的困境。”见洛夫:《镜中之象的背后——〈洛夫诗歌全集〉自序》,《洛夫诗歌全集Ⅰ》,台北:普音文化公司出版,2009年,第14-26页。
    (15)本文中的《漂木》诗句,取自《洛夫诗歌全集Ⅳ》,台北:普音文化公司出版,2009年,第162-442页。
    (16)洛夫:《共伞》,原收于洛夫诗集:《酿酒的石头》,本文之引用见于《洛夫诗歌全集Ⅱ》,台北:普音文化公司出版,2009年,第324页。
    (17)参见黄诗涵:《交织“魔幻”于“写实”——论〈Khiàng姆-仔beh起行〉》,《台湾文学评论》,第11卷,第4期(2011年10月),第65-72页;陈俊荣:《杜国清的新即物主义论》,《当代诗学》,第3期(2007年12月),第48-67页;毛蓓雯:《以实证幻,以幻衬实——从〈百年孤寂〉看魔幻写实》,《中外文学》,第31卷,第5期(2002年10月),第19-34页。
    (18)参见孟樊:《台湾后现代诗的理论与实际》,台北:扬智出版社,2004年;廖咸浩:《悲喜未若世纪末——九○年代的台湾后现代诗》,收于林水福编:《两岸后现代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辅仁大学外语学院,1998年,第33-56页。
     
    参考文献:
    [1]苏绍连.无意象诗论——意象如何?如何无意象?[J].新地文学,2011(17):22-45.
    [2]陈爱中.论中国新诗命名的异质性——基于翻译的视角[J].文艺评论,2011(11):10-15.
    [3]张默.每片草叶都是你一条血管[M]//张默.大河的雄辩——洛夫诗作评论集:第二部.台北:创世纪诗社,2008:1-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