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藏族文学对唐蕃和亲的表现初探(6)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 刘洁 参加讨论

    六、光耀千古的会盟碑文
    碑铭文是人类较早使用的一种古老的记录方式,是指那些刻在石头或钟鼎上的文字,人们最初多以碑文记功、立传或发表文告。在吐蕃时期的古藏文文献中,留存下来不少盟誓碑文和铸钟铭文,大多是记述和约盟誓或祝颂祈祷一类的文字,其中有歌颂德政功勋的,有记录臣属忠贞功绩的,有盟誓信佛崇法的,有颁赏王族特权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记述汉藏友谊的碑文。
    自汉藏和亲之后,唐蕃之间往来频繁,协商会盟不断。吐蕃彝泰八年(822年),唐蕃间的第八次会盟在拉萨东哲园举行,会盟由吐蕃最高僧官钵阐布贝吉云丹主持,会盟内容以条文的形式写出。吐蕃彝泰九年(823年),唐蕃双方为永久纪念,将盟文刻石立碑,树于大昭寺门前的公主柳下。这块盟碑呈扁柱形,高一丈一尺,宽二尺五寸,盟文以藏汉两种文字刻成,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至今这块石碑仍然屹立于大昭寺前,虽历经千年的雪雨风霜,其文字却大多尚可辨认。而其中关于唐蕃和亲的文字格外引人注目,其藏文部分汉译如下:“东方有国曰唐,东极大海,日之所出,与南方泥婆罗等诸国异,教善德深,足与大蕃相匹敌。唐之李姓得国,当其立国二十三年,王统方一传,神圣赞普弃宗弄赞与唐主太宗文武孝德皇帝通聘和亲,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此后神圣赞普弃隶蹜赞与唐主(中宗)圣文显武皇帝重结姻好,景龙之岁,复迎娶金城公主,永崇甥舅之好矣。中间边将开衅,弃好寻仇,兵争不已。然当此忧危之际,吾人于欢好之念终未断绝,以彼此近邻而又素相亲厚也,重寻舅甥之盟,何日忘之?父王赞普弃猎松赞陛下,睿智天成,教兴政举,受王慈恩者,岂有内外之隔,遍及八方矣!四方万国皆来盟来享,况唐国谊属近亲,地接比邻,甥舅商议和协,欲社稷如一,与唐主神文武皇帝结立大和盟约,旧恨消泯,更续新好!此后赞普甥一代,唐主舅又传三叶,嫌怨未生,欢好不绝,信使往还,频见书翰之通传,珍宝之馈遗,然未遑结立大和盟约也。夫甥舅和协,扫彼旧怨,泯其嫌隙,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之是崇,岂不盛欤!”这段碑文叙述唐蕃之间的和亲历史,同时也不回避联姻之后边将开衅的兵戈之争,最重要的是它表达了汉藏两族共崇旧好、永息争端的愿望。文字质朴无华,语言通俗流畅,气势浑厚雄壮,读来朗朗上口,其严谨的结构,高度的表达技巧,既显示出藏族人民的坦荡襟怀,又展现出藏族文化的高度发展。这块历经千载尚存的石碑,不正是汉藏两族自古以来团结友好的有力见证吗?
    综上所述,唐蕃和亲早已成为历史,但它开启了汉藏和平共处的良好开端。从古至今,来自藏族民间的传唱和文学记述,有许多已散落在历史的风尘之中,那些有幸保留至今的古老歌谣、史籍碑文和遥远的故事传说,似乎都在昭示着汉藏两族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借千年不断的歌声,唱响今天汉藏和谐友好的新篇章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