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藏族文学对唐蕃和亲的表现初探(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 刘洁 参加讨论

    三、细致描述和亲公主的情感和际遇
    和亲公主是封建时代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细君公主歌》)在我国古代,像这样出自和亲公主之口的歌吟是难以听到的,我们只能从历史记载或文学记述的字里行间,间接地去了解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远嫁异域的弱女子们的心声,感受她们曾经有过的复杂情感和不平凡的经历。
    《西藏王统记》载,当吐蕃求婚使伦布噶从300名华装炫服的女子中选出公主时,尽管蕃使对公主极尽赞美之词,但被选中的公主仍止不住落泪。而“噶为止其涕泣,使发欢喜之心,遂引吭而歌。其歌词曰:‘至奇希有,天人公主,请听我语。吉祥如意,吐蕃藏地,五宝所成。赞普宫中,神作人主。松赞干布,大悲观音,神俊英武,见者钦羡。以教治邦,人民奉法,诸臣仆等,悉歌升平,出佛慧曰,擎功德灯。山具诸木,土地广博,五谷悉备,兹生无隙。金银铜铁,各宝具有,牛马繁殖,安乐如是,至奇希有,公主垂听。’”蕃使的一番安慰和夸耀果然奏效,“歌已,公主暗自思量,诚如此歌所言,则与吾之乡土何异。遂即拭泪,随藏臣而行。藏臣乘公主以马,周行市廛,炫示吾等藏人实较汉族霍尔为优,公主将为吾辈迎去,其他诸使皆可以指塞口,[无言哑坐矣]。”(16)这段描写细致入微,对文成公主由落泪到拭泪再到乘马随蕃使而去的动作描写,客观地反映出她由最初的不愿意到不得已开始接受的心理变化。
    回宫之后,当帝父对公主说出“汝当往为吐蕃王妃”(17)时,公主的情绪异常激动,内心真实的想法不禁脱口而出,所以接下来父女间的对话也更加耐人寻味:“公主曰:‘无有佛法,土地贫瘠,道路遥远,难与父母兄弟相见,儿不欲往。’父王云:‘汝必当去,勿作是语,赞普有大神通变化、具足法力。凡朕所有问难,其臣未返藏地,即已具答于所寄缄札之内。设知汝不去,立遣兵五万到此,杀我掳汝,并劫掠一切城市,将如之何。兹观察其臣所为,似以去之为宜。’公主向王父叩头奏曰:‘无论唯一父皇命,抑出母后之懿旨,抑或吾兄所教言,何其离奇至放此,竟遣我往吐蕃地。有雪邦土之境域,气寒酷冷地粗恶,复多天龙鬼怪妖。雪山如兽张獠牙,峰岩伊似野牛角。心无欢乐意不适,不生五谷饥馑地。下劣食肉罗刹种,行为粗鲁无礼教。边地佛履所未践,无有佛教黑暗洲。由无梵宇无神像,故无积福所凭依。’”(18)公主先是以藏无佛法、土地贫瘠、路途遥远、难与亲人相见为由,表明自己不愿前往吐蕃,而当父皇言明不去和亲的后果时,公主则一边埋怨父母兄长遣自己远嫁异域,一边描述她想象中的雪域高原地僻酷寒、龙鬼怪异、五谷不生、佛礼不行。可以设想,对于一个生长于锦衣玉食环境中的金枝玉叶来说,背负着国家与民族的重任而远赴雪域高原,需要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义无反顾的心理准备,所以公主此时的埋怨、犹豫、痛苦和悲伤都在情理之中。这也正如学者的分析:“历代和亲的公主,无论她们表面上作何种表示,实质上都是被迫的、违反本人意愿的,因此其内心都是痛苦的。”(19)在父命难违、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大背景下,文成公主最终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而我们从文成公主提出的入蕃条件来看,她对异域生活充满了忧虑:“若欲儿即往彼处,父皇所供本尊神,释迦佛像请赐我。有雪邦土饥饿乡,宝仓御库请赐我。有雪邦土气萧寒,请赐一世温暖衣。吐蕃贱民人龌龊,赐我陪伴诸侍女。”(20)除了佛像、吃穿用度和陪伴侍女之外,最重要的是文成公主还向父皇请示道:“如是边鄙邦土内,与诸藏庶共处时,我之行仪应如何?”(21)这一笔描写充分反映出文成公主的明理豁达、成熟稳重的个性。无论她怎样难舍故乡和亲人,无论她如何畏惧高原的生活,她最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和亲公主的使命。这些有关公主出嫁前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聪慧理智、大度果敢、个性鲜明的公主形象。也正是具有如此品质的公主,才能担负起汉藏友好、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大任。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西藏王统记》还记录了文成公主入蕃后的坎坷际遇。在抵达藏地之后,文成公主先是受到尼妃的嫉妒,后又遇上伦布噶的刁难,在“尚无定居,未获依处,未晤王面,未受诰封,未识内外上下臣僚”(22)的情况下,“汉女公主伤心已极,回忆自己本土父母兄弟及享受尊荣富贵等,心中倍极悔恨,但亦无可如何,乃弹琵琶而作歌曰:‘女离乡远适,送觉阿像来,送占星学来,携来续罗宝,来为乳取酥,来为酥变酪,来为细纺丝,来为篮作绳,来为陶变击,来为安水碾,来携蔓育种。汉地福运损,藏土享康乐。女在母家能,出阁倍伤情。来藏为成家,呼犬入门挞,吐若实无良。小刃利近柄,小曲悲动听。女在母家能,王口随臣转,夫口随妇转,机随纬线转,劣田随萎转,我无留住理,伦布噶有愧。’”(23)初到蕃地时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生活不适、情感失落,再加上小人的刁难,这一切让公主心灰意懒、倍感悔恨,她一度甚至产生了回汉地的想法。但最后倔强的公主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在一番周旋和据理力争后,“王果来欢宴之所,与公主会晤”,(24)公主以她的坚韧和智慧化解了尴尬的处境。这段有关公主入蕃后遭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文成公主身上那种坚毅执着的精神。
    作为第二个来到藏域的和亲公主,金城公主入蕃后的遭遇也同样令人感慨。《西藏王臣记》载,在金城公主出嫁的途中,王子江擦拉温被仇家刺死,金城公主不得已,只好按照藏族的风习,与王子的父亲赤德祖赞成婚。后来“及公主生子,那囊萨乃强行夺走,作为己出。王臣上下,虽多惑疑,然有所忌,未敢妄议。……不久,为举行小王站立喜筵,招请二妃父家暨诸臣僚赴宴。会中老王以满盛米酒之金杯,授与小王之手而语之曰:‘金杯满斟此美酒,子可献与汝亲舅,谁为汝母凭此信。’言毕,小王则将金杯付与诸汉人之手,并言曰:‘赤松我乃汉家甥,何求那囊作舅氏。’”(25)这段“二母争子”的故事在《西藏王统记》《巴协》和《金城公主的故事》中也有类似的记述。而在这些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背后,何尝不是金城公主身在高原的悲苦和心酸?她的遭遇又何尝不是封建时代众多和亲公主经历的一个缩影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