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意象到情境——略论“西楼”意象的生成、移植与超越(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方论坛》2014年1期 赵晓红 参加讨论

    
    元明以来,随着“曲”的兴盛,西楼意象被大量引入散曲与剧本创作。如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四煞]:“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9]P154又第五本第一折[金菊花]曲云:“长安望来天际头,倚遍西楼,人不见,水空流。”[9]P169)张楚叔《吴骚合编》卷二收王伯良[梁州序]《春懐》曲:“渐西楼月满,画阑愁凭。常恨归期空订,嘶骑不来,一似缾沉井。”又同书卷三载常楼居[金梧桐]《四时闺情》曲:“只见雁过南楼,月下西楼,人比黄花瘦。”以上诸曲都是运用西楼意象表现男女相思之情,抒写孤独、忧伤、愁闷的情感。但在《西楼记》出现之前,西楼意象在戏曲中并未凸显出来。到袁于令创作的《西楼记》中,不仅借用“西楼”作为剧名,且借助西楼意象营造出了优美的戏曲意境,从戏剧学的角度则构成了典型凝练的戏剧情境。尤其是《错梦》一折,更是凭借西楼意象和典型的戏剧情境,寄寓了浓郁的相思之情。从而使得西楼成为了全剧核心的、主体的意象,“西楼之会”也成为最具魅力的戏剧情境。这对戏剧情境的建构,艺术形象的塑造、戏剧性的增强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明代另外一个文学家冯梦龙曾将《西楼记》改编为《楚江情》,虽然改变了原剧的题名,却也仍然保留了原作中频频出现的西楼意象和西楼之会的情境,因而也就保留了原作浓郁的抒情意味。
    在袁作中,“西楼”一词出现多达八十多次,其“西楼”开始从意象逐渐向戏剧情境转移。其一有一部分是作为场景出现的,实指歌伎居所,暗指穆素徽的身份。如第三出《砥志》,旦扮穆素徽和老旦扮刘楚楚有段对话,旦曰:“怎奈应酬不暇,知己甚少。”老旦曰:“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好无非词苑名流,与那骚坛年少,怎拼舍西楼月夜花朝?”再如第五出《倦游》,丑扮鸨母夸赞素徽云:“当今四方才士,那个不晓得平康巷西楼有个穆素徽!”第八出《病晤》,丫鬟招呼于鹃“请坐西楼,俺姐姐扶病出来也”。此数处,西楼皆指一种实体的客观存在,系风月场所,并不带感情色彩。在剧中,素徽乃教坊出身,“从小聪明伶俐,学得歌舞琴棋”,“蹴踘场中第一,琵琶队里无双”,外貌“一似李师师、张盼盼,不减旧苏小。那更水暎翠眸,山远轻眉,果是素喉蛮腰”。虽身陷欢场,却“性厌烟花”,“心怜才隽”,一心遇得如意才郎,托付终身。至于王孙公子,“任他白璧黄金,一点芳心难讨。漫无缘,可不空负了求凰琴操。”因折服于鹃擅长填曲,是天下奇才,倾心思慕,日夜习其歌曲。一日,于鹃在名妓刘楚楚家遇然目睹穆素徽亲手抄写的《楚江情》,得知素徽对自己芳心早许,惊喜交集,登门拜访。素徽扶病而出,在西楼与于鹃会晤。两人一见如故,情趣投合,遂订下百年之盟。素徽以《楚江情》为媒,为于鹃长歌一曲,深情款款。于鹃感素徽之情深,引为知己。色艺双绝、冰清玉洁的花魁与才华卓异、玉树临风的士子在西楼遇合,西楼也就成为二人爱情的见证,这也为接下来展现二人生死不渝的深挚恋情奠定了基础。在此意义上,西楼之会其实构成了作品具有特殊意味的戏剧情境,而西楼也就此完成了从意象到情境的延展。
    其二是男女主人公心中所想、意中所念的所在,寄寓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西楼之恋刚刚才开始,于鹃父亲因奸人挑唆,驱逐素徽一家。素徽匆匆将西楼典与刘楚楚,仓皇奔往杭州。从此,西楼易主,一对年轻人劳雁分飞,开始了他们互相思念、等待、寻觅的爱情之旅。第二十八出《泣试》,于鹃迫于父命,进京应试,在考场仍思念素徽:“风霜连岁病休文,何意重为上国宾。遥望棘闱门,又待把西楼寻问”([菊花新])。第二十九出《假诺》,误信于鹃死讯的素徽生不如死,万念俱灰,自缢获救后仍一心求死:“今西楼之约,已成画饼,奴家何所挂恋”。第三十三出《归訉》,因刘楚楚谬传素徽死讯,于鹃“一恸几绝,无刻不泪”,欲“寻问素徽尸骸,拜哭一番,死葬其侧”,决“不负西楼生死之约”。第三十五出《诘信》,于鹃重旧重游,“寻思起素徽不见,望着了西楼泪涟”。第三十八出《会玉》,素徽与于鹃劫后重逢,感慨丛生,生扮于鹃云:“西楼有盟,曾结三生夙好”。旦扮素徽接道:“旧玉无恙,终成百岁良缘”。他们相约“飘然如挟楚云游,重得话西楼”([东瓯令])。很显然,西楼不再是没有情感色彩的建筑物,而是经过了情感的淘洗与沉淀,具有两层象征意蕴,一是象征西楼曾经的主人,一位追求知己之爱,浮云权势与金钱,甘愿与文士两情相悦的奇女子;二是象征着西楼里曾经发生的情事:一对才子佳人因曲结缘,以曲为媒,互相欣赏、倾慕,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订终身。为了坚守、实现爱情,他们以命相争,宁愿生死相依,魂魄相从,最终如愿以偿。在当时,这个感人的故事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爱情观,其核心在于青年男女因看重才华,渴求知音而深深相爱,贵贱不能成为其障碍,幽明不能成为其阻隔。这种爱情观不仅符合士子的爱情理想,更能满足士子实现、证明自我,获得赞许和尊重的需要。
    其三是具有意象和情境双重特征的“西楼”,主要体现在《错梦》一出。该出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借用西楼意象和典型情境,集中抒情的片段。整出戏中人物与情景似真似梦,恍恍迷离,非常生动地体现了于鹃痛苦、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于鹃因思念穆徽,废寝忘食,欲向梦中再结西楼旧缘。在梦中,他踏月访旧,竟接连被老鸨和丫鬟拒之门外。老鸨冷若冰霜:“我家素徽从不曾认得你。”丫鬟也不肯相认:“俺姐姐说从来不认得于叔夜。”满腔热情的痴情郎被连浇两瓢冰水,既惊且惑,心生幽怨:“我为他一病几亡,坚志不娶,他便反面无情。死生之约安在哉?青楼薄幸,一至于此。”幽怨之余,他执意在门外等候,“须待当面相决绝”。此时,楼中“舞榭歌台熏兰麝”,“鸾笙象管难抛舍”,一派热闹繁华景象;而西楼外,却冷清凄凉,唯有一弯明月相伴,满心的委屈与焦虑。①终于等到酒散筵撤,梦中素徽却与一位大腹便便的商人出门步月。接下来的一段描摹很而人寻味:
    [北收江南][小生]呀,佩环行恰逐彩云斜,绮罗香好被晚风揭。[指净介]这个是素徽,我便撞死在他身上,也说不得了。[赶上扭住净]素徽,你为何负义忘恩?[净]呸呸呸,这是怎么说。[小净]咄咄咄。这是什么人。我那里认得你。[小生]呀,作怪,分明是他,如何近身来变了奇丑妇人,毫厘不像,与西楼相会那娇怯,全不似半些,全不似半些。[净]我便是穆素徽,还有什么素徽。人也不认得的。[众]这个人是盲鳅,只管乱撞。[小生]好敎我浑身是口费分说。
    [小净]小厮每。打那厮去。[众应介侍女拥净小净诨下众家僮拉住小生指唱介]
    [南园林好]这书生胡言乱说。蓦忽地狎人爱妾。敢把我拳头轻惹。[攒打小生介]请吃打。漫饶舌。请吃打。漫饶舌。
    [众混下小生怒介]呀。好生古怪。
    [北沽美酒带太平令][沽美酒]待将咱死誓决,只道是素徽也,原来是估客村姬。呸,错认了村姬遭嫚亵。莫不是素徽形容已改?风流体态,不可得了。咦,是分明看者,早知是变了枯瘪。[10](P7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