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意象到情境——略论“西楼”意象的生成、移植与超越(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方论坛》2014年1期 赵晓红 参加讨论

    
    唐宋以迄明清,“西楼”意象在诗词文学中又进一步发展。其中,伴随着宋词的勃兴,西楼意象在宋词中再一次得到了成长,其感情意涵更加集中、更加丰厚。
    由于宋词特定的题材构成,西楼意象在宋词中一个显见的成长正表现在意涵方面集中在男女相思这一点上。这时的西楼已经脱离开原本比较宽泛的题材范围,集中在男女一隅。
    具体而言,宋词中的西楼意象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回忆中的场景,以物言事,以事抒情。如晏几道[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月幌风襟,犹忆西楼着意深”。[6]P325)又[蝶恋花]词:“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6]P228)这里的抒情主人公一般为男性,他们念念不忘西楼,是因为西楼里的人以及西楼里曾经发生的事。其中的女性又往往是歌女身份,这一点倒和戏曲《西楼记》中的人物身份也颇为吻合。如秦观[木兰花]词:“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玉纤慵整银筝雁,红袖时笼金鸭暖。”[6]P592)晏几道[采桑子]词:“前欢几处笙歌地,长负登临。”[6]P324)仅从“玉纤”、“红袖”、“酒杯”、“银筝”、“笙歌”这些词语考察,就不难看出西楼主人的歌女身份。在此,西楼有成了类乎青楼的所在。这些楼中的歌女,她们虽不高贵,却“娇羞花解语,温柔玉生香”,在西楼中和失意的文士们相知、相恋,给予他们莫大的慰藉。于是,在不得不离别之时、之后,这份感情便刻骨铭心,令文士们黯然销魂:“伤离别几人能堪,唯有借酒道别,又处西楼伤心地,如何让人不醉矣!”[7](P72)其二,西楼是作为抒情主人公思念远人的场所而出现的。如李煜[乌夜啼]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清照的[一剪梅]云:“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抒情主人公多是孤独、寂寞,多情,亦痴于情的闺阁女子,无论月缺、月圆,秋去春来,她们总是孑然一身,形影相吊,怎能不令人柔肠寸断!当然,这里的抒情主人公也不乏男性,如周紫芝[鹧鸪天]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8]P136词人旧地重游,西楼却已物是人非,往日之甜蜜再也无法重温。除了拼却一醉,他又奈之若何!
    正是由于西楼和男女情爱的高度关联,使得宋词中的西楼更多寄寓了诸如悲伤、思念等伤感的情绪,在意涵方面也为《西楼记》中的借用提供了契机。在词中,西楼是爱情的发生地,曾容纳多少欢声笑语、柔情蜜意;然而,由于离别的不可避免,西楼又变成相爱男女的伤心之地;因之感情真挚、深厚,西楼也就成为远方之人投射、倾注感情的对象,成为相思意涵的典型载体。
    西楼意象之所以被赋予这些情感内容,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人按照二十八宿星象学说将天域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这一观念影响到建筑学,古代建筑的布局以南、东为尊,为贵,为正,朝南、朝东的房子一般为主人、尊长者所居;而西边属阴,为次,为副,甚或为贱。对应男女的阴阳之分,西楼自然与女性发生关联,成为女性的住所。其二是由诗、词不同的创作心理和文体特点所致。所谓诗庄词媚,词为艳科,词原本是歌儿舞女在花间、月下、樽前助兴佐欢之末技,不适合表现军国大事,再加上失意的文士视歌女同为天涯沦落之人,喜欢借歌女之红唇浇自己之块垒。这样,西楼意象暗指度曲征歌、风花雪月的欢场生活,隐喻歌伎及风尘之恋,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所述,在《西楼记》出现之前,诗词中的“西楼”已经完成了从“一般生活物象”向“具有特殊意涵的文学意象”的过渡,不仅在意象和意境构成方面形成了与之匹配的系列物象,而且,其情感意涵也多集中在男女相思方面,多与思妇、游子相关,多用以表现离别、思念,抒发孤寂、忧伤、凄苦、怅惘、失落、哀怨等情感意涵。这些都为西楼作为意象进入戏曲提供了契机,更为西楼意象的延展和升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当西楼成为诗词中比较醒目的文学意象之后,戏剧的借用更可以使得接受方面已经形成的心理积淀,轻易就可以为作品营造一个阔大普世的生存空间。在此意义上,诗词中的西楼显然是戏曲中西楼的“前站”,而戏曲中的西楼又构成了诗词中西楼的延展,既一脉相承、前后相继,又风姿各具、相映成趣,构成了古代文学视野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