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试论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散文世界的多重维度(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 李建华 参加讨论

    三、饱含生命钝感力的一种达观
    有首哈萨克民歌中是这样唱的,“爱人的毡房远了,看不见了,心都伤了。”爱人的离去对谁而言,都是一种莫名的心痛,无论草原上的汉子如何洒脱都无法抗拒离别带来的彻骨的忧伤。可以说,死亡是一种默认的生命归宿,不同时空之间相互转化,使得生与死更具一种魅惑的色彩。在某种意义上,人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物,只有在时间的延续和流动中,人们才能去感知、体验和思考。叶尔克西写过多篇关于“死亡”这一主题的散文篇章,在自然万物的生命更迭中寄寓了自己热爱生命、尊重死亡的成人理性,其中充满了对生命价值的一种钝感力。淡去对外部环境的描绘,叶尔克西的散文有对心灵世界的叩问。抛弃那种功利性的现行艺术观,通过文字有效衔接创作者与欣赏者,让他们之间彼此相通相吸,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好性格的作者眼里去看一看人生。尽管文中的故事场景很简单、普通,可叶尔克西忽远忽近地营造出读者与故事之间的“心理距离”,以此达到一种艺术审美的效果。死亡本是一件令人忌讳却又常被提起的话题,可在叶尔克西的散文写作过程中,死亡却成了她的一条主线,她将“艺术气质”蕴藏在每个不同的死亡故事当中,以期去触碰读者的“审美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文字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运用了高超的文字技能,更因为读者营造了富有意境的画面感,并在画面里渗透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死乃是生命活动最具深刻意义的时刻,在死亡面前留存下来的东西才是生命所真正完成的东西”[6]。肉体只是生命世界自我循环的物质载体,生命本身有如一场大水或大风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生命存在的方式。伽达默尔曾认为,“对于处在历史中的人来说,回忆并不是旁观的认识者客体化行为,而是传承物的生命过程本身。”理解死亡,就能接受一切活着的磨难[7]。从某种意义上看来,“永生羊”是哈萨克族人对生命永恒的一种美好寄托,是对弱肉强食的现实生存法则的情非得已以及一种悲悯之情,再美轮美奂的生命风景都需要从容地面对死亡。“要得到这份从容,需要先得到一种忍耐,一种默认,一种平和,一种宁静,一种能够容纳一切磨难的常人心态,且能含笑于世。”散文《帷幔两边》记述的是牧人妻子去世的情景,是作家生命记忆中对“死亡”这一概念最初的印象,“芨芨草,却用它们的身体,轻轻地触摸着担架的底部。”曾试图缓解自己写作时面对“死亡”这一主题的沉重,可却无济于事。在女人死去的毡房中悬挂起的紫红色帷幔成了这个故事的又一切入点,紫红色帷幔里的人们为死去的女人做了最后的送别,留下紫红色的帷幔上微弱的晨光。接着,叶尔克西家里红色的绸帷幔延续了故事的一些线索,“是我母亲和父亲浩荡一世的青春,和我们这个家的一片蓝天。”在亲眼目睹了人死后的种种情景,叶尔克西开始反思“死”的存在及意义,“我凝望着熟睡的老坟地,母亲站在门前向我狠狠地挥手,我知道她在说,你既然看见时光正在一点一点融化掉,那你就快点去把水挑回来!”从时间的流向,作家开始对死亡有一种探索的勇气,“在帮亡人缝衣的时候,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总是这样,我们忙于工作、写字、上车下车,我们不知道时间天天都在过去,看来我们就这样了。”
    萨满精神在叶尔克西的散文世界里更多地演化成了对生命无休止的悼念与哀怨,这大概是叶尔克西在借他人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时间观念以及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感慨。散文《魂在人间》讲述的是老牧人死后灵魂的回忆,这种回忆既是哈萨克族的历史回忆,也是华夏民族沧桑历史的画面回顾,勇敢的哈萨克族不仅建造了一片净美的生活家园,更为作家的哲学思考提供了一个可以让灵魂得以栖息的安静之所。《父亲的堂兄》中的另一位老人在死亡之前的几天,开始向他感谢的人告别,并预言了自己的死亡,而事实上他在几天后便去世了。这个故事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死亡,通过活在有限的日子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让自己走得太匆忙。人生固然要远离严寒,要主动迎接死亡的残酷,这便是为了守住温暖,不留人生的点滴遗憾。同样在《黑牛和红牛》《不死猫》《随意捡来的故事》及《多年飘过的一片云》等文章中,叶尔克西写了许多对死亡的态度。死亡场景的不断浮现,不是为猎取好奇而作,而是探索哈萨克族对生命本质的一种理解和豁达。从某种层面上看,哈萨克族是个质朴而稳健的草原民族,他们虽对死亡有天然的恐惧,却能理智地面对死亡,“生存之路,万里迢迢,走下去才是尽头,如果走不动了,只好躺下,路到此为止”。哈萨克族人的这种生命观,或许路的尽头都是坟墓,却依旧顺应自然。
    总的来说,叶尔克西的散文写作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创作的资源,将当代盛行的大众文化与哈萨克族传统的草原生活衔接起来,努力在它们之间搭建起一条多元文化与普通人性彼此通融的纽带与桥梁。“经验是由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号与回报,当这种相互作用达到极致时,就转化为参与与交流。”[8]叶尔克西娴熟地运用汉语进行散文创作,书写那充满热情与天、地、人自然融合的草原情怀,以细腻的笔触倾诉自己内心中对哈萨克民族精神自我的执着诉求与整个族群的历史记忆。叶尔克西的文字虽不比那些人类学研究者的田野调查严谨、规范,却无时无刻不在绽放出其对哈萨克族这一族群对于生命强烈的认知,较为立体地展现出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表征。叶尔克西的散文世界以贴近生活的近景题材为其审美的逻辑基点,以细腻的情感倾诉为其主要特征,淡化主体叙事的创新模式,以显性的艺术形态将审美主体融入文本所描绘的社会文化“大舞台”之中,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所说的:“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9]从这个层面来看,以写实为特征的叶尔克西的散文写作,其聚焦的是哈萨克族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哈萨克族文学的美学品质和鉴赏艺术的美学机制拥有独特的生存土壤与语言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哈萨克族主体意识和文化态度有所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