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一个被遮蔽的语体结构选择现象——论汉赋用《诗》“《诗》曰”的隐去(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3年4期 王思豪 参加讨论

    注释:
    ①[英]柯勒律治(Coleridge)《关于文体》,见王元化译《文学风格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②具体统计数据参见笔者与许结教授合撰《汉赋用经考》(《文史》2011年第2辑)、《汉赋用〈诗〉的文学传统》(《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二文。
    ③康有为《教学通义·言语》,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7—98页。
    ④《论语注疏》卷八,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下文引《十三经》内容,如未特别注明,皆引自此本。
    ⑤据夏承焘《采诗与赋诗》(《中华文史论丛》1962年第1辑)统计,《左传》引《诗》一百三十四处,是以有如“《诗》曰”和“某诗某章”等为标志,标准严格,此从之。又,《左传》是较早记载引《诗》的文献,但引《诗》活动可能早已存在。《左传》记载的引《诗》活动较早的还有鲁桓公六年,郑太子忽回答齐侯不娶齐文姜时说:“人各有祸,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引《诗》出自《诗·大雅·文王》。
    ⑥陈寿祺撰,陈乔枞叙录《韩诗遗说考》卷首,清刻《左海续集》本。
    ⑦劳孝舆《春秋诗话》卷三,道光二十五年(1845)南海伍氏粤雅堂刻《岭南遗书》本,第20页上。
    ⑧杨向时《左传赋诗引诗考》弁言,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72年印行本。
    ⑨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⑩朱熹《论语精义》卷四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惠士奇《礼说》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阮元《诗古训序》,见《揅经室续集》卷一,中华书局1993年版。
    (13)张须《论诗教》,《国文月刊》第69期(1948年7月)。
    (1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屈原是爱好文学的,他的《离骚》和《天问》,征引了很多的古代神话故事,但见不到《诗经》的踪迹。”(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15)朱自清《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16)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全汉赋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本文所引汉赋文字,如未特别标明,皆引自此本。
    (17)裘锡圭《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
    (18)班固《汉书》卷三○《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页。
    (19)《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10页。
    (20)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7页。
    (21)《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第2821页。
    (22)《汉书》卷九七《元后传》,第4019页。
    (23)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60页。
    (24)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49页。
    (25)徐复观认为解释《春秋》的“三传”,《公羊》、《穀梁》是“以义传经”,《左传》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史传经”(参见《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167页)。
    (26)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4页。
    (27)《汉书》卷三○《艺文志》,第1756页。
    (28)许结《汉赋造作与乐制关系考论》(《文史》2005年第4辑)一文,有较详细论述,可参看。
    (29)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51页。
    (30)劳孝舆《春秋诗话》卷一,第1页上。
    (3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页。
    (32)挚虞《文章流别论》,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七七,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第1905页。
    (3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4页。
    (34)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3—137页。
    (35)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36)挚虞《文章流别论》,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卷七七,第1905页。
    (37)施闰章《蠖斋诗话》:“七言古诗转韵,汉张平子《思元赋》系词,其肇端矣。”七言古诗的转韵由《思玄赋》用《诗》将四言化为七言来首开其端,这必须在省略“《诗》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