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黄金十年”究竟有多少含金量?(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行超 newdu 参加讨论

    黄金出版还是黄金创作?
    细细想来,本世纪初的那些年,其实不惟儿童文学,整个中国文学都非常活跃。在纯文学界,经历了先锋文学的转向以及“陕军东征”、“人文精神大讨论”等几个重要的文学事件,中国文学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反观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虽然在数量上是繁荣的,但是在艺术品质上则是泥沙俱下,甚而是停顿和倒退。
    遥想上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70年代末的拨乱反正之后,中国文学和中国儿童文学都迎来了一个创作与出版的高峰时期。曹文轩、金波、张之路、郑渊洁等作家都是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并一步步被读者、学界接受和认可的。那个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作家们认真埋头写作,研究文本语言、追求题材多样化,在各种会议上,作家、批评家不断地思想交锋,彼此争论问题,为当时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养分,也为儿童文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世纪以来,在经历了90年代一段短暂而黯淡的萧条期之后,儿童文学迎来了新的生机。以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为代表的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在小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几乎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儿童文学出版界开始渐渐认识并重视“畅销书”的打造与宣传。同时,这一时期恰好是国内读者消费力提高,对阅读尤其是孩子们的阅读越来越重视的阶段。各大出版社逐渐看到了儿童出版的广阔市场,于是,大量作家进校园、阅读推广人等新兴现象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出版制度的改革,将原本生活在体制内、捧着“铁饭碗”的出版社推向市场,出版的压力徒然间成倍增长。在这一形势面前,不少出版社将眼光瞄准热闹红火的儿童文学市场,几乎没有一家出版社不出版儿童文学相关书籍,儿童文学出版比重一度占据整个图书市场的三成左右。巨大的出版需求仿佛一个漩涡,将每一位作家吸入其中。面对巨大的经济诱惑和复杂的人情关系,已成名的成熟老作家邀约不断、应接不暇,成长期的青年作者迅速更新、逐渐膨胀,真正能沉下心来打磨作品的写作者越来越少。
    “黄金十年”中的儿童文学出版物固然存在精品,但不得不承认,还有一大部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泥沙俱下。正如陆梅所说,“出版业界比的是数字,高居不下的童书出版码洋,不意味着创作质量的同步提升,甚至反而是降低了写作的门槛,是对图书市场的跟风搭车、惟利润指标为上的姑息。”方卫平也看到,少儿出版业的井喷式发展对儿童文学创作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使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活动及其成果在出版、市场等领域受到空前热情的关注、尊重与鼓励,并且推动着当代儿童文学艺术在当代的丰富化与多元化进程;另一方面,商业时代市场化、快节奏的出版逻辑,的确也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他进一步指出,这样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于市场利益的考虑,大量创作日益以迎合市场及儿童读者的娱乐需求为目标,由此导致了儿童文学艺术生态的失衡。二是在商业出版的节奏要求下,儿童文学创作的周期被一再缩短,作家没有更多时间来精打细磨一部作品,作品的艺术质量也就难以得到足够的保障。这不仅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问题,也是目前全球化商业出版背景下整个世界儿童文学共同面临的问题。上述的意见近年来在儿童文学界已逐渐成为共识,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儿童文学创作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和持久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