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高建平:在交流对话中发展中国文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探索与争鸣》 高建平 参加讨论

    在从“他”到“你”的路上
    我想用“我”“你”“他”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这个世界上各种关系的历史演变情况。在古代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关于世界的想象。古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想象世界上有三块地方,中国在中央,日本在东边,而印度在西边。与此不同,希腊人的想象则是,东边有亚细亚,南边有亚非利加,西边有欧罗巴。除此以外,在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关于世界的想象。在古代世界,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邻的关系。当各民族各自以自身为中央之时,多中央也就无中央,那时的世界还不是放射性的。世界是一个网状的结构,各种文化都成为网上的结,相互之间以网线联系在一起。
    真正的世界中心,是在近代,才随着“现代性”的发展而出现的。在现代性建构的过程中,随着工业革命、科技的发展、现代学科制度的建立,出现了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和文化发展过程。在人类学界,出现了一种“西方”出思想,“非西方”出资料的状况。西方的学者到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用从西方著名大学里学到的理论来研究当地的材料,从而发展既有理论,并形成新的思考。这时,理论是来自“西方”的,被认为具有普适性,而当地的材料,则验证了理论,有时也丰富理论。同样,理论的掌握者来自“西方”,而“非西方”的研究参与者只是“当地合作者”。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学科也存在。“西方”生产普适性理论,而“非西方”则接受这些理论,并作一些适应性的改变。
    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主体”与“他者”对立。“他者”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他者”是被注视的对象,我们将一些假定的共同特性投射到他们的类之上,假定他们会有什么特点。西方人假定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蒙古人具有什么特点,中国人也会假定非洲人、中东人、印度人有什么特点。这时,“他者”是一个类,具有类的抽象性。当媒体报道攀登珠峰的运动员时,会一个个地列出他们的名字,谁是队长,谁在登山队中起了什么作用。他们都是有个性的人,而他们的向导,则是一个类,叫夏尔巴人。在加缪以北非为背景的小说中,每个白人都有名有姓,而阿拉伯人就是类。他写道,来了几个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走了。这些人不是单个人的,而是作为类的存在。
    这种将外族人“他者化”,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这种现象原本常常发生在相邻而相异的民族、种族、地域之间。近代社会以来,在欧洲人关于世界的想象基础之上,出现了“西方”与“其他”的对立。“西方”成了中心,“其他”则处在“西方”之外,成为“他者”。
    后殖民运动的发展,或者经历了1960年代开始的“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运动以后,东西方对话,南北方对话,都成为潮流。“对话”是一个有着深刻含义的词。它需要一个前提,这就是从“他”到“你”的转化。
    在“西方”与“其他”的格局下,所存在的不是“对话”,而只是“喊话”,那时的知识的传播是单向的。“非西方”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听话”,二是“不听话”。“西方”所要做的,是对“不听话”者进行“训话”,最终使他们“听话”。
    对话不是喊话,而是相互交流。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非西方”不再是作为“其他”的“他者”。这种变化,就是从“他”变成“你”。对话总是在“我”与“你”之间进行的。“你”在对面,不是一个类,而是一个个体。人们可以说“他者”,但没有人说“你者”。“你者”的说法不成立。“你”在与“我”交流,在对话中产生相互的移情。“我”可以快乐着“你”的快乐,也痛苦着“你”的痛苦,或者“我”对“你”产生各种爱恨情仇,无论如何,“你”不是一个类,而是一个站在“我”对面的个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