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建构媒介文艺学的必要与可能——对话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单小曦教授(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赛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如何建构传媒时代的文学理论,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数年,您在这方面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例如,您在《媒介与文学——媒介文艺学引论》一书中提出了独特的媒介文艺学理论。您认为,当前构建媒介文艺学这样一门学问,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何在?
    单小曦: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涉及到了一些。我认为,构建媒介文艺学的必要性来自于文学现实和理论现实两个方面。首先,文学理论必须面对文学现实,我们需要认识到新媒介的力量,认识到新媒介给文学带来的现实影响,这在上面已经说到了。今天数字新媒介已经对旧媒介形成了覆盖之势。当今社会,传统纸媒印刷文学走向衰落,网络文学逐渐走到文学场的中心,已成大势所趋。文学理论要回应这个现实,这个是我们在进行新媒介文论研究时的基本出发点,必须面对新媒介给文学带来的新变化。
    其次,从理论角度来看,不可否认,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今天东西方文艺学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不过,这些成就还是在书写印刷文化范式中取得的。在印刷文化向数字文化的转型的今天,它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即它的基本观念、思维模式、理论观点、研究方法等都无法充分应对今天的新文学现实,特别是数字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现实。因此,今天的文艺学需要进行理论范式转换。建构“媒介文艺学”是要弥补传统印刷时代文学理论的这一不足,希望文学理论焕发出新的活力,能够应对今天的文学现实。
    谈及构建媒介文艺学这门学问的可能性,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媒介文艺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仍是以积淀了两千年的文学理论为基础的。一般认为,20世纪西方哲学人文学术研究中发生了著名的“语言论转向”,这是西方理论研究发展到20世纪的必然。其实,所谓的“本体论”到“认识论”或“意识论”,再到“语言论”的发展变化,并不是一个替代另一个,而是一个不断的叠加的过程。即前一种研究构成了后一种研究的基础。媒介文艺学是同样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具体从语言论“接着说”。实际上,语言就是一种符号媒介,而这种符号媒介需要依托更为物质性的载体媒介、技术媒介、传播媒体才能发挥功能和作用。媒介文艺学积极吸收了语言论研究成果,但不止于这些研究成果,而是把关注重心从文艺的语言符号转移、扩展、深化到整体性媒介系统与媒介化活动,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展文艺基本问题研究、文艺现象批评。因此可以认为,媒介文艺学是对语言论文论的覆盖。我倡导以媒介文艺学改造语言论文论。不仅如此,信息论、信息哲学、媒介哲学、传播学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其次,在研究主体方面,今天的学界同仁越来越重视这一研究领域,许多搞传统学科研究的学者纷纷跨界进入这个学科领域。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年轻学者已经涌入这个领域,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博士生选择这个领域的问题作为硕士、博士论文题目。这些都为媒介文艺学研究提供了研究主体方面的保障。
    最后,构建媒介文艺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基本理论,还是文学批评,或者文学史的研究,都是以文学事实为基础和前提的。新媒介文学的发展势不可挡,它是向着未来的一种文学,而以新媒介文学为基本研究对象,或立足于新媒介文学现实建构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然是面向未来的。这种文学理论充满着新的生长点,代表着新的发展方向。有未来、有活力的文艺学,自然会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