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分会第四届年会近日在杭州开幕。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新媒介文化文艺批评与理论建设”,当前学界围绕这个议题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新媒介环境下,文学发展受到了何种影响?围绕相关问题,本网记者采访了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单小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自2012年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论学会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年会,并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请问单老师,您认为新媒介的发展,给文学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围绕“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生长”这个议题,当前学界都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 单小曦:新媒介文论学会成立前,有些学者已经看到,新媒介视域下的文艺理论研究可能成为当前学界的理论生长点,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没有形成今天这样的研究规模。2012年,学会成立,可以说这是主流学界对这样一种文论研究路向的认可,同时也给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介入这一研究领域,围绕着媒介与文学的关系、新媒介的发展给文学带来的变化这个议题展开研讨。在这一领域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出版了一些研究专著,召开了几次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 新媒介的发展给文学带来了什么变化?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它给传统的印刷文学带来了冲击;二、催生出了不同于印刷文学新的新媒介文学形态。 如果我们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和具体语境的思维方式来看文学,就不难发现,文学从来都是一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具体存在。在书写印刷时代之前,人类有着漫长的史前时期的文学发展史。作为人类早期信息交流方式之一的“原生口语文学”活动,便和文字书写时代的文学完全不一样。它的生产、传播、接受是在同一时空中以一体化方式进行的。此时,创作者就是表演者,文学生产和传播具有同一性。在符号使用方面,不仅有口语言符号,还有动作、表情、姿态、音乐等多种符号,是多种符号的复合运作。此时的接受者即是观众,他们的接受行为也和生产、传播在同一具体的时空内完成。期间,生产者和接受之间进行着丰富的现场交流。 到了印刷时代,文学创作走向个体化,创作、接受变成个体化的行为,接受者面对书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调动情感。文字书写时代的文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文学观念、创作特点、接受方式和独特的本文形态。后来的印刷技术进一步加强了这样的文学活动方式,也有人认为进一步形成了文学自主性、审美性和叙事模式。然而这种文学形态到了西方1960年代、中国1990年代后遭遇了巨大挑战。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消费社会形成;中国市场经济走向深入,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而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当代都存在着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数字新媒介对文化生产的深刻影响问题。这样,印刷文学时代建构起来的文学观念(如文学是生命的独特感悟、文学的价值在于终极关怀等)、文学文本形态、文学阅读接受、文学审美经验,等等,都遭遇了空前挑战。这样,以期刊为载体、追求文学自律性、曾经作为文学代言人的精英文学或纯文学的读者群逐渐缩小,不断退守边缘。我曾经写论文分析过西方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中国1980年代的统一文学场如何在电子媒介冲击下如何裂变的现象,提出过裂变后的文学场形成了三个文学次场——印刷精英文学、印刷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观点。这三个文学次场间此消彼长,相互竞争,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突出现象。新媒介不仅强烈冲击了传统印刷文学,而且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形态——新媒介文学,新媒介文学在西方具体表现为数字文学,在中国则是目前的声势浩大的网络文学。这种新媒介文学是数字网络新媒介的产物,在历史上不会出现。 面对这样的一种文学发展现状,文艺学界的研究者也积极做出了反应。首先对这这种新的文学现象进行梳理,有的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展开描述,研究了这个时代文学的发展变化;其次,也有学者面对新兴的网络文学进行研究,并发表了关于一系列的论著。目前中国文艺学界新媒介文学现象和理论研究取得较突出成果的理论家主要有,欧阳友权及其研究团队、黄鸣奋、陈定家、黄发有、马季、邵燕君、周志雄、张邦卫、许苗苗、胡友峰等,还有一些年轻的博士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就我个人来讲,除了对网络文学现象进行梳理批评之外,重点进行了新的理论建设,即“媒介文艺学”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