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激活传统风韵 谱写时代弦歌读《充闾文集》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古耜 参加讨论

    
    如果从1957年在大学校园里写出第一篇散文并刊发于校报算起,王充闾与文学结缘已经整整60年了。这60年间,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家的人生角色也经历着一再转换,其中不变的是他心中对文学的那份深情与挚爱。他从这份情感出发,进行着锲而不舍的读书、创作与治学。正如作家所说:“我的生命存在方式与文学之梦同构。”于是,王充闾的人生旅程,生成了一片由文学创作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构成的葳蕤多彩的精神林带。它是作家辛勤劳作的结晶,也是当代文坛的重要收获。而全面承载这一结晶和收获的,则是由万卷出版公司推出的20卷本、合计600余万言的《充闾文集》。
    翻开《充闾文集》,迎面而来的是古人所谓“文备众体”的生动景观——举凡传记、散文、随笔、诗词、评论、演讲、书信、鉴赏、序跋、对话等,林林总总,竞相辉映。它们不仅承载着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学养、才华,而且由此映现出缤纷摇曳的历史画卷与现实人生。在这个气象万千的文学世界里,最堪称流光溢彩也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当是作家以古今兼备的腹笥,对中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游刃有余的撷英咀华和举重若轻的推陈出新。可以这样说,激活传统风韵,谱写时代弦歌,是《充闾文集》最基本的精神和艺术色调。
    随着思想文化领域本土化浪潮的强势回归,如何看待和借鉴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与文学资源,进而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已成为亟待探索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充闾文集》以其个性化追求,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由于当年故乡环境的特殊,王充闾曾读过八年私塾,这一经历使他不仅具备了相对系统完整的古典文化素养,而且在内心深处养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难以割舍的亲近与眷恋。不过,作为后来同样经历了新文化淘洗的现代知识分子,这种融入血脉的情感,始终不曾取代清醒的目光和理性的态度。具体来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充闾给予倾力推崇和充分阐扬。如《叩启鸿蒙》精心解读贺兰山岩画,由衷礼赞原始先民生机盎然的心灵创造。《人文初祖》真诚表达祖先崇拜,热情呼唤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生生之谓易》深入诠释《周易》包含的生命生存之学和发展变化之道,从源头上揭示中华文化的活力所在。《“遗编一读想风标”》多维勾画孟子高旷勃发的精神世界,着力凸显儒家一脉的本色追求。而对于定于一尊之后的儒家文化,王充闾明显多了一份警惕与反思。如《用破一生心》在解剖曾国藩内心悲苦与性格分裂的过程中,指出理学“功名”观念对人性的挤压、扭曲与戕害。《灵魂的拷问》透过李光地背信弃义、卖友求荣的丑恶行径,直斥理学道德教条的虚伪性与欺骗性。而一篇《驯心》更是以酣畅犀利的笔墨,阐述了程朱理学、八股制艺的消极作用……王充闾如此评价传统文化,让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孔子——对于史上的孔子,他留下“确是伟大”的称许,而对于“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他给予的是严厉批判——这种有选择有区别的态度,显然植根于中国思想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实际境况,因而透露出作家难能可贵的辩证意识与唯物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