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演讲人:许结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6年3月(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许结 郑晋鸣 参加讨论

    学术情境
    中国文化经典,始终贯穿着主智与求真的精神,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即是学术的情境。在经典中,绝对真理易识,相对真理难求,而像孟子所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类的探寻,更重要的是对相对真理的认知与理解。在古人的笔下,这种求知求真的心态,往往以一种情境展开。如朱熹有首小诗叫《观书有感》,他是这样写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人编的《濂洛风雅》收了这首诗,称谓“言日新之功”。我们看这首诗,写的是读书,却寄意物象“方塘”、“鉴(镜)开”、“天光”、“云影”,补足其形、其景、其境,妙处在第三句“清如许”一问,末句“活水来”一答,不着痕迹的将人生治学、积学、求知、求真,以至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的“日新之功”体达而出,创造出的就是一种学术的情境。在如此情境中,我们阅读有关孔子的“主智”言论,就会在愉悦的心境中得到启迪,汲取智慧。如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是区分了知识与智慧的辩证关系;他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强调的是学与思并进而不可偏废的道理。在《论语》首章《学而篇》的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人们对“学”的解释已多,而尝忽略了“习”字的重要性,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习”说:“鸟数飞也。”试想,小鸟在天空自由地翱翔,是多么的欢快,如失去了这般的自由与愉悦,鸟儿即使被富贵地豢养,也只能如宋代大诗人欧阳修《画眉鸟》所咏叹的:“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学习也是如此,鸟不飞固然痛苦,人不学岂不也痛苦?我们的施教者与求学者都能视治学与求知为人生大快活的事,才能真正传递古代经典中的主智精神,而这种智慧就在古人不经意的言谈间。
    如何理解与营造阅读经典的学术情境,传统智慧依然启迪无穷,这可从学术的对待关系来考察。我想可择要说三点,分别是“博与精”、“渐与顿”、“得与失”。
    先看“博与精”。学习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人们说“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道理。以文学创作为例,我们读《诗经》首篇《关雎》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结合《诗·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其学术背景是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又如屈原《离骚》首四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何谓“摄提”,指古代纪年法太岁在寅的“摄提格”,这又与古天文学相关。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大方无隅”的境界。与博对应的是精,杜甫对作诗的要求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敬赠郑谏议十韵》),可谓精益求精。从创作来看,汉代赋家张衡写《二京赋》花了十年,唐代诗人贾岛为两句诗想了三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垂),并以“僧敲月下门”一语之“敲”或“推”孰佳,流传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推敲”故事。宋人王安石有首著名小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的字眼是“绿”,一个颜色字极形象地点亮了整个春的世界。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此字初为“到”,以为不好,改为“过”,后又改为“入”,再改“满”,改了十几遍,最后定为“绿”。这种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是我们学习经典中应汲取的精神力量。
    次述“渐与顿”。古代经典示求实、求知、求真之法,分渐悟与顿悟两类。孔子授学以“时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是渐习而求知。这种渐进方法,也表现在古代学制的要求,如《礼记·学记》分述大学之道的九年教育:“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渐习积累知识,增进学养。与渐习对应的是顿悟。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弟子神秀最为优秀,作偈语予众僧修习,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有一柴房小僧惠能以为不佳,复作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前者明“渐”,后则倡“顿”,由此而被弘忍激赏,传衣钵予惠能,成为六祖。惠能南行传教,于是禅宗有了“南能北秀”与“南顿北渐”之说。这种顿悟思想也影响了传统的儒学教育,比如宋代“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典型。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游酢、杨时初见伊川(程颐),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这表面说得玄乎,其实有内在的合理性,因为程颐见游酢、杨时如此求知若渴,坚忍不退,所以并不指教,喻示有如此好学精神,自必有成的内在意义。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一种在求知求实之上的精神超越。
    再谈“得与失”。学习经典,无非是要有获得,而经典本身给我们的诸多训示,也强调人生有“得”,无论是“得利”,还是“得道”。然而,获得容易,舍得难,舍得就是舍去获得,即“失”。老子是大智慧者,他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老子》第十二章)这就是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的害处。林语堂曾英译《老子》,传播西方,他又有一句情人节的话:你如果爱一个人,不要给她九十九朵玫瑰,而给她喜欢吃的饱饱吃一顿。这或许是故意歪曲老子原意,但这一隽旨名言来自老子的话,倒是可信的。这种求“失”,与孔子的“安贫乐道”、孟子论获“利”而忘“义”,从而舍利而求义的思想也是默契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