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结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赋学会会长、《中国赋学》主编、《辞赋》编委会主任、《中华辞赋》顾问。曾受聘为韩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并受邀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淡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海外高校作学术讲座。主要论著有《汉代文学思想史》、《中国赋学历史与批评》、《中国文化史论纲》、《老子讲读》等。 我们讲读国学经典,何谓经典?在古代有所专指,比如《史通·叙事》记述:“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指的是儒家的典籍。今天我们讲读经典,太专或太狭,显然不合时宜,古今中外的典籍,其中有大量的经典,但也不能太过泛化,导致“经”非经,“典”非典,所以概括而言,只有经过历史检验和洗练的、承载文化传统之积极精神且具有典范意义的书籍,方可奉为经典。在《庄子》的《天道篇》中有段“轮扁答桓公问”,说的是齐桓公在堂上读书,一个制作车轮的人在堂下问桓公“读什么书”,桓公回答“圣人之言”,轮扁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早死了”,轮扁说“那你读的只是古人糟粕”,指读的是死人书,也就是读死书。我们姑且不说后面的桓公的质疑与轮扁的解答,仅就轮扁所说的话,却不无道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经典视为“死书”来读是没有意义的,读经典是一种与古人的对话,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方能汲取精华,有益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与人生修为。这也是我想讲的“阅读经典与人文情境”。 我们读经典,要有情怀,参与其中,所谓“不隔”之心境。当然,从人生的阅读史来看,随着阅历的不同,读书情境或有不同,当下的生存状态也影响读书心态,所读“对象”的不同,也有情境差距,比如明人陆时雍说“诗道雍容,骚人凄婉”,意指读《诗经》与读《离骚》情境不同,所谓读骚“如逐客放臣,羁人嫠妇,当新秋革序,荒榻幽灯,坐冷风凄雨中,隐隐令人肠断”(引见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甚至“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心各异,不能雷同。所以,我说的人文情境,是指凡读中国古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择要谈四点: 道德情境 中国古代文化以伦理文化为主,最重“礼义”,礼的精神彰显于道德观,礼的形式则所谓“衣冠礼仪”,“文章光华”。而“道德”一词,重在“德”,“道”是通往“德”的途径。道德崇高而广大,然古人讲究“践履”(即实践),所以示知广大民众,德教最初或最基本归于一字:孝。“孝者,教也”,教育之教的字源来自孝,所以《孝经》中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于古代的农耕经济,极重血缘与家庭,而孝敬父母,友于兄弟(所谓的“孝悌”)为其思想核心。孔子教弟子,也重一“孝”,以之为本,但如何将个体的“孝”发展为“孝文化”,将孝的教育转化为孝的情怀,由此,古人提出了“孝养”、“孝顺”与“孝敬”三层次的义理。《孝经》说:“百善孝为先。”孝如何表现,首在“养”。古代是农耕经济,生活取资劳作,“孝”字取“子”负“老”形象,“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今天的老人已有社会保障,但作为儿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之义不可丢,养之心不可无,落实到物质层面也是必需的。所以我尝戏对自己的博士生说,你们工作后领取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送父母些什么,第二个月工资买点小礼品给老师也可以,天地君亲师吗!由此“孝养”的生发,中国文化极重“养”,我们讲“养胃”、“养气”、“养生”,古人如孟子也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于是我们谈胸襟谓之“涵养”,讲文明称有“修养”,实际都由“孝养”而来。 然而,孝仅限于“养”可否?我们来看《论语·为政》所载孔子答弟子问的一段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刘宝楠《论语注》引孟子说:“养而不爱,豕畜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是生存之“养”,还是孝道之“养”,前者同“犬马”,后者乃“人伦”,所以关键在一“敬”字,做到了“孝敬”,才是孝文化的核心,人对“孝”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内化为道德的情怀。古代所推崇的“二十四孝”,其中虽有偏颇,但大多数的故事,显然是这一情怀的形象化表述。在“孝养”与“孝敬”之间,还有“孝顺”,《礼记·中庸》记载孔子曰:“父母其顺矣。”说的是子女对父母之依“顺”中的孝“义”。过去传说闱场中一则笑话:说某举子考经义(八股文),正遇上“父母其顺”题,考文关键在“擒题”,此课宜抓住“顺”字发挥,而该生则误以“父母”开题,所以文章首句却写了:“夫父母为何物也?”改卷官见到很气愤,于是戏批曰:“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交汇,生足下之怪物也。”这虽是笑话,但讽刺读书人竟然不通孝顺之理,却是深刻的。 回到刚才说的孔子说孝敬,敬,就是敬畏,所以宋代理学家为人、治学,无不倡导“居敬”,这是由孝义的敬畏,扩展到对人生与事业的敬畏。而中国文化经典中为何反复强调“敬”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纯粹性宗教的缺失有关。清人沈德潜编《古诗源》收录第一首诗是相传帝尧时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上帝的无奈,是中国人自主力量觉醒的时代强音,但同时从反面理解,人无敬畏之心,往往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这也是先贤之所以重道德自律与反省,乃至“敬畏”的意义之所在。当然,这种孝敬的道德情怀并非“唯我”的,而在于推扩,这就是《孟子·梁惠王上》中引述孟子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赵岐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敬吾之老亦敬人之老,爱我之幼亦爱人之幼,推此心以惠民,天下可转之掌上,言其易也。”这已将个人道德提升到一种社会道德。这种推扩功能,又以个人道德为中心形成完整的社会道德体系。如《礼记》中的《大学篇》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宋人朱熹以此教学,视为“大学八条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想,一个人不知“行己有耻”,不懂“仁则荣,不仁则辱”,焉能修身,不修身,又焉能治国呢? 说起中国文化典籍中的道德传统,自然想起“高山仰止”这句话,这又使我联想到在中国文化中举足轻重的两座山,一座是“昆仑山”,我称为“神山”,一座是东岳“泰山”,我称为“人山”(仁山)。昆仑是诸神所在地,如大神伏羲、西王母都是昆仑之神,周穆王西行与屈原放逐,均向往昆仑之墟,如《离骚》“邅吾道夫昆仑,路修远以周流”、李贺《马诗》“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昆”,追寻的是一种神秘的生命之源。说到泰山,不妨再说一则传说,乾隆五十岁生日时登泰山,拟写书法时想起诗圣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于是想用“一览众山小”写一横幅,不料“一”字写得太高,“览”字又为长体,所以踟蹰而不下笔,文臣纪晓岚在旁立即解围,说“陛下登泰山而小天下”,于是乾隆改“一”为“而”,写了“而小天下”四字。因为孟子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先父允臧先生也曾过泰山写诗云:“造化钟灵人杰在,名山圣哲两依存。”泰山之尊在于孔子,孔子之尊在于整理六经,有一个“周公梦”(即梦周公的礼治梦),构建一个以德教为中心的礼义共同体。在古代,无论君王,还是臣民,都要居职以德,即“有德者居之”,而防止败德、失德。而德的实行,又是孔子所说的“因民所利而利之”的治国理念与社稷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