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国吟诵采录总体情况 由本人主持的中华吟诵的抢救性采录与整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吟诵传人进行系统的调查、采录,搜集相关影像、录音、照片、文献、报告等资料,对吟诵的历史、现状、形态进行全面的考察,建立一个系统、丰富、完整的中华吟诵数据库,为国家抢救、保存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是在采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庞大的中华吟诵数据库,包括“中华传统吟诵”、“中华吟诵文献”两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传统吟诵”数据库。这个库计划采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000人10000首的吟诵影音资料。“中华传统吟诵”数据库将以地区划分,每个地区有本地区的方言分析和文化描述。数据库以吟诵者每人为基本单元。每个单元里由录音、录像、照片、吟诵者小传、采访整理稿、信息表、吟诵谱七部分构成。此外,数据库还包括一个“传统吟诵修复影音库”。“中华吟诵文献”数据库是关于中华吟诵的各种学术研究文献的数据集成。包括古代的文献、现代的论文和专著,也包括国外的研究成果。中华吟诵数据库将建成网络版,向世界开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于2010年12月立项,迄今已经4年半时间,按照原定的6年期限,已接近采录的尾声。2011年初,我们在首都师范大学组织了吟诵调研采录人员培训班,对调研采录人员进行了吟诵和语言学、文学、音乐学调研的多方面培训,保证调研采录人员的专业性。同年,课题组成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吟诵调研,并进行抢救性采录。我们成立了4个采录小组。每个小组3至6人,分别负责录音、录像、访谈等工作。调研采录工作一般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采录小组奔赴一个地区,集中采录当地多人后返回。抢救采录工作主要包括访谈和采录两大部分。由于经费紧张,采录人员吃住都异常俭朴,克服了诸多困难。 访谈的内容包括:学习吟诵的经历,做过的吟诵工作,对吟诵的看法,自己的吟诵特点、规律等。这些是对吟诵进行学理研究的基础来源。采录的内容包括吟诵传人所会的各种文体的吟诵,每种文体至少两首(篇)。我们选编了一套专门用于采录的文本《吟诵采录作品选》,按文体排列,分为四言诗、骚体、乐府、五古、七古、五绝平起和仄起、七绝平起和仄起、五律平起和仄起、七律平起和仄起、词、骈文、古文、蒙学等部分。我们在采录的时候尽量请老先生们每种文体都吟诵一至二首,吟诵一遍再念一遍,这样有利于我们比较不同文体特征之间吟诵的差异,来寻求吟诵的规律。同时,老先生也可以吟诵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偏好的诗文。采录形式有录音、录像和照片等。 2011年春天我们正式开始采录,并优先采录年纪较大、吟诵规范和学养深厚的吟诵传人。截至2015年初,我们一共采录了700多位吟诵传人,获得上万首作品的吟诵录音、录像。其中包括周有光、张杰三、庞存周、姚奠中、蒋思豫、周定一、朱季海、周退密、南怀瑾、王俨思、沈蘅仲、俞伯荪、霍松林、徐续、张文渤、叶嘉莹、熊鉴、屠岸、陈以鸿、苏民、史鹏、戴逸、王运熙、唐作藩、朱帆、程毅中、周笃文、钱明锵、林冠夫、林东海、范敬宜等著名学者和诗人。从籍贯来看,所采录的吟诵传人涉及27个省(含直辖市),各地区依照采录人数多少排列如下:江苏60余人(含上海3人),广东60余人(含香港3人),湖南60余人,安徽50余人,福建50余人,山东50余人,浙江40余人,云南30余人,贵州20余人,台湾15人,甘肃15人,内蒙古10人,江西10人,内蒙古9人,山西9人,陕西8人,北京8人,辽宁7人,吉林5人,四川5人(含重庆1人),广西5人,湖北4人,河南3人,河北2人,天津2人。另外,在韩国和日本,我们也分别采录到几十位吟诵传人。我们所采录的吟诵传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大概构成如下:100岁以上有20余位,90岁以上有150余位,80岁以上近200位,70岁以上120余位,60岁以上近50位,60岁以下30余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可能还有几千位会吟诵的老先生,我们也还在多方努力,去寻找线索,取得联系,然后去做抢救采录。 通过采录,我们大致摸清了当前国内吟诵传承人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国吟诵传人数量少且年事高 迄今我们调查过27个省(市、区)的吟诵状况,占全国县市的十分之一左右。根据推测,全国吟诵传人应该还有几千人。这些吟诵传人的年龄,一般在85岁以上,年纪最大的超过100岁。这批传人可以算是真正会传统吟诵的最后一代了,由于年事已高,日有辞世者。我们六年来采录过的700人中,已有十分之一去世了,其中包括姚奠中、南怀瑾、俞伯荪、朱季海、范敬宜、王更生(台湾)、陈新雄(台湾)、钱明锵、杜道生等著名学者和艺术家。而更为遗憾的是,有些先生是在采录前不久突然去世的,像季羡林、任继愈、周汝昌、吴宗济、胡明扬等。痛心遗憾,永难弥补。所以抢救之事已刻不容缓!一旦这些先生离去,这些地区的读书方法和吟诵调就此失传。由于吟诵传人之少,以及其年事之高,导致吟诵采录较为困难,抢救采录形势不容乐观。 (二)吟诵传人分布不均且后继乏人 根据这几年采录的情况,可以看出吟诵传人分布并不均匀。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总体上来说,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农村多于城市。东部地区如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吟诵传人大约能占到全国的一半,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不少吟诵传人,而东北、西北则传人较少。 除了分布不均之外,吟诵传承面临困难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缺乏传人。在我们采录过的人中,只有天津的叶嘉莹,广东的吕君忾,江苏的陈少松、魏嘉瓒,河南的华锋,辽宁的张本义,福建的陈侣白、施榆生,上海的萧善芗等寥寥数人,还在向下一代传授吟诵,但人数很少。所以,传统吟诵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 (三)现存多数吟诵调和吟诵方法不完整 今天在世的吟诵传人,较多是在民国私塾(包括蒙馆和学馆)学习过的人,但学习时间一般不长。一般说来,年龄越大,读私塾的时间越长,吟诵也越正宗。这是因为私塾在不断地倒闭,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读私塾的人,往往没读几年,私塾就没了。我们采录过的年龄最大的吟诵传人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今年108岁,会正宗的常州吟诵。100岁以上的15人,其中包括山西著名学者姚奠中先生、四川著名学者杜道生先生、青岛著名学者张杰三先生、重庆著名学者庞存周先生等。有几位百岁老人读私塾的时间在十年以上。我们在山西一个山村采访到的李茂澶先生就读了十四年私塾,是迄今吟诵传人中读私塾时间最长者。李茂澶1927年生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原籍山东省金乡县,父辈因逢战乱,逃难至山西。先生家学渊源深厚,幼曾从师伯祖父、伯父,后从师一无名秀才,学识较差,只一年而更换。后从师李朝栋先生与程学洛先生。又二载,战事峻急,遂辍学。李先生言,后二位先生学识俱佳,旧学多半受教于此二人。先生五岁开蒙读书,至十九岁辍学,历经五位教师,共十四年,从蒙学至唐诗、古文、四书五经,几近读毕。读私塾时间如此之长,即从全国采录状况来看,亦属罕见。更兼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大段熟练背诵经、文、诗,各体皆可吟。可惜年迈而腔调近失,实为憾事。王广潜先生,1928年生于广州白云区江高镇,7岁入祠堂读书,一共念了十一年私塾,读过四书五经、古文等。私塾先生有四位:王丽愉、曾景星(教三字经、千字文)、李仲良、龙达三(教古文)。其年高耳弱,中气不足,诗已不能吟,唯读古文数篇及蒙学数段。先生能作诗,昔日能吟诵。据我们采录情况看,90岁以下的吟诵传人一般只读过几年私塾,甚至有不到一年的。只有个别人因为特殊机缘而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如著名雕塑家、书法家钱绍武先生,是他的父亲安排他读了九年私塾。 其次,有一小部分吟诵传人是通过家传和师生私传学习过吟诵的人,也很少有系统的学习。吟诵非常重要的是区分文体,讲究的吟诵往往是因体不同而有所变化,体现出文体的意义,比如唐文治先生吟诵诗词与古文、经文之调子,互不相同。由于吟诵是一整套读的方法和调子,每个文体不尽一样,一般需要在私塾学习五年以上,才会全部学完吟诵方法和吟诵调。所以今天在世的吟诵传人,普遍存在吟诵调不完整的问题。在我们采录中,还遇到只会吟诵仄起七绝而不会平起七绝的例子。能够自如地吟诵诗词文赋各种文体的人,只占其中的少部分。我们目前采录到的篇目,以诗歌类为主,而古文、经文则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很多老先生的旧学教育不系统的缘故。一般说来,私塾学习要到数年之后才会涉及文赋类作品,所以很多老先生只学过诗词。 随着吟诵采录的推进以及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难采录到高水平的吟诵传人了。所以,要充实吟诵数据库,还有赖于搜集吟诵老唱片或录音。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应该寻找一些吟诵大家的录音资料。民国时期有一些语音资料留下,文献记录上尚有多种,但现知存世的,只有唐文治先生1948年的唱片录音,而他在1934年的录音却未见。黄侃录音尚未见。前辈学者华钟彦先生、林从龙先生、陈炳铮先生、秦德祥先生、李西安先生、姜嘉锵先生、侯孝琼先生、王恩保先生以及中华诗词学会等团体,都曾着力吟诵调研采录,所得资料总和达三百人以上的千余首吟诵。再加上其他一些私人手上的先师先辈吟诵的影音,目前共搜集到500人左右的早期吟诵影音资料。这其中有很多文化名人的吟诵影音,如胡适、赵元任、朱东润、夏承焘、唐圭璋、赵朴初、臧克家、林庚、周谷城、钱昌照、潘希逸、夏青等先生的吟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外,还有很多名流的录音尚未找到,今后还将留意老吟诵录音方面的信息,这也是构建中华吟诵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方面。 吟诵采录工作已经开展四年有余,总共采录有六七百人,两千余首作品,原先所定采录计划基本完成,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有20余位。我们采录的知名学者如周有光、张杰三、庞存周、姚奠中、杜道生、周定一、朱季海、周退密、南怀瑾、沈蘅仲、刘衍文、叶元章、涂宗涛、俞伯荪、霍松林、徐续、叶嘉莹、冯其庸、熊鉴、屠岸、陈以鸿、苏民、史鹏、戴逸、王运熙、唐作藩、程毅中、周笃文、钱明锵、林冠夫、林东海、陈侣白、赵玉林、唐飞宵、谢检秀、曾仲珊等,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文献。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有针对性的采录,以弥补采录空白、抓住重要流派等为基本原则,对以往采录较少的地区,以及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流派进行采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