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对话”(TheConversa-tion)网站发表了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基金会(TheSuttonTrust)研究员罗伯特·德·弗里斯(RobertDeVries)的文章《当“激动人心”胜过“诚实”,传统学术期刊鼓励不良学术行为》(When“Exciting”Trumps“Honest”,Tradi-tionalAcademic JournalsEncourageBadScience)。文章认为,研究者为使自己的论文看起来足够 “有意思”、满足学术期刊的刊文要求,常常会有意识地对研究结果进行筛选和简化,仅保留最能支持其假设或最终结论的数据,但这种做法不仅有悖科学精神,更可能在成果应用和推广过程中产生严重后果。本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多位学者。 软性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任何一项研究从提出问题、界定概念到选取研究方法,涉及的选择非常之多,只变换一个参数,结果可能就大不相同;在一项较全面的研究中,各组实验和调查结果可能指向不同的结论,并且这些结论未必都与研究者的预想相符。然而,人们在学术期刊上读到的研究成果通常只有一条结论,而且是证实了研究者猜想的结论。弗里斯称,这是由于研究人员在撰写论文时经常会省略掉一些使讨论“复杂化”、特别是与自己预设观点相冲突的信息,以使其结论更加明确、肯定,进而提高论文的发表几率。不少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弗里斯所讲的现象在学术界很常见,甚至属于“标准操作流程”。 早在2009年,学术不端问题研究专家、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访问教授丹尼尔·法内利(DanieleFaneli)就曾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网站发表了一篇广受关注的文章《有多少科学家伪造或篡改研究信息?调查数据的系统综述与元分析》(HowManyScientistsFabricate and Falsify Re-searc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ofSurveyData)。在此之前,也曾有过此类调查,但这些单个调查结果难以进行对比综合,因此法内利对相关调查进行“元分析”,以期得到标准化结果。由于抄袭与伪造、篡改等歪曲科学事实的行为有性质上的差别,法内利略去了关于抄袭的数据。最终分析显示,受访科学家中有1.97%的人承认有过至少一次伪造或篡改数据的行为,33.7%的人承认有过其他 “值得质疑的学术行为”,如对数据进行额外处理使其看起来更为精确、只公布能支持自己理论的数据、因利益冲突而隐藏某些信息等;被问及同事的表现时,受访者中有14.12%的人称其同事有过伪造行为,72%的人称其同事有过其他 “值得质疑的学术行为”。法内利在文章中表示,因调查针对一些敏感问题,且受调查方式、提问措辞、受访者心理等因素影响,上述数字可能只是对不正当学术行为的保守估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