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争与和平观念的调适重建,中国与世界意识的深化拓展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度,战争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总是带有某些迫不得已、无可奈何的色彩。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列强入侵而引发的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却使人们不得不改变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鼓舞斗志,重拾信心,也成为这一时期诗歌的重要主题。 《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造成了空前严重的主权伤害和政治危机,而且给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理造成了深重创伤。如此彻底地败给传统视野中的东夷日本,是许多中国人毫无预料也根本不能接受的。因此,讽刺和批判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诗作大量涌现,成为甲午战后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陈玉树《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云:“合肥韦虎不须歌,龙节星轺又议和。……高阁格天资敌国,千秋青史竟如何?”(54)又云:“斫石有刀飞羽檄,补天无策拂心旌。宋民耻作金臣仆,寄语王云好缓行。”(55)邹增祜《闻和议定约感赋三首》云:“圣主终神武,其如国贼何?元戎甘割地,上将竟投戈。漏瓮焦难沃,台债愈多。向来无一策,富贵只求和。”(56)一些诗作还发出了鼓舞民气、志图恢复的呐喊,表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甘屈服的正义果敢。赵濬《边外杂咏》云:“将军若好武,寇盗岂能狂?……中原根本地,谁为扫欃枪?”又云:“倘使张天讨,无难镇海夷。书生空有恨,磊落向何之!”(57)蒋兰畲《感事八首》云:“小朝无地容孤立,中夏何时见大同?”(58) 日本的野蛮侵略和军事占领,迫使人们不得不从传统的世界观念和中国观念中走出,重新认识真实的近代国际关系与世界局势。这种思想认识在甲午战争诗歌中的表现,就是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崛起,亚洲及世界空间意识的强化,成为近代诗歌具有新思想质素和新文化视野的显著变化。陈玉树《乙未夏拟李义山重有感》云:“大圜中裹地如球,海外今知有九州。”(59)已经在广阔的世界格局视野下思考中国的处境。又其《感事悲歌》结句云:“吁嗟乎!世道日降江河东,东夷未靖忧西戎,戎夷将相多勇忠。我祝天生良辅陟台阁,国贼首斩秦长脚,臣心一变白蛮却。人言天醉天实醒,鹑首安能赐秦嬴,会看寰海镜清方隅平!”(60)也是将当时中国面临的多重外患一并考察,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来自日本的威胁。曹允源《书事》云:“东南群盗揃刈尽,互市乃有东西洋。……庚申一误甲申再,战无必胜和非恇。”(61)不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面临世界列强的威胁,而且将庚申(1860)、甲申(1884)和甲午(1894)列强的多次入侵联系起来,揭示战和两难的处境。王树楠《书愤》云:“大言邹衍说神州,万水浮沉绕地球。……造物已开恢恑局,宰臣须用识时流。”(62)在新的世界观念和国际局势下再次提出人才问题,强调当重用识时务、识大局之人。此类作品已经从更加真实的世界局势、国际关系中思考中日关系,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进行深刻反省,做出冷峻清醒的判断,反映了思维广度和认识深度的显著进展,也表明甲午战争诗歌时代性、思想性的加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