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历史事件的文学化进程——以采石之战题材的作品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邹春秀 参加讨论

    (二)远离“事件中心”的抒情性颂扬
    采石之战后,远离朝廷政治中心和采石战场的文人,同样为采石大捷的消息所鼓舞,热情讴歌虞允文采石战功。譬如,当时被远贬的周麟之听闻完颜亮兵败采石、瓜洲被杀,作《破虏凯歌二十四首》(13)讴歌采石大捷,其中有“淝河度卷苻坚阵,赤壁灰飞孟德舟”等句,将虞允文采石大战与赤壁、淝水之战相提并论,“从今四海归图籍,金殿垂衣亿万年”等句,高度肯定虞允文采石之功对南宋王朝社稷的重大意义。不同的是,周麟之杂采很多传言包括一些迷信,敷衍其事,这与其远离消息中心无从获悉采石之战详情不无关系。《四库提要》谓其《前后凯歌三十首》“虚张虞允文瓜洲采石侥幸之功,殊为过实”。(14)恰恰说明采石大捷对当时爱国文人的强大冲击,从而引发了对虞允文瓜洲采石之功的热情歌颂。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孝祥(1132-1169),一生力主抗金,采石大捷的战场就在他的家乡。虞允文在采石大败完颜亮时,张孝祥正任抚州知州。当他听到采石大捷的消息时,写下《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15)
    词的上阕抒发喜悦之情,讴歌采石大捷。下阕缅怀英雄人物,表达报国杀敌的决心。词人也将采石大战与赤壁、淝水之战相提并论,讴歌虞允文的丰功伟绩直追周、谢。词末“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表达自己抗金杀敌、报效国家的愿望和抱负。此词堪称当时爱国文人的心声。一方面广大爱国文人为采石大捷感到欢欣鼓舞,扬眉吐气;另一方面采石大捷极大地振奋了爱国人士收复失地的信心,激发了他们抗金杀敌的热情。
    另有一些文人如王质、杨万里等,与虞允文渊源颇深,采石之战发生时,他们也不在朝中,未能及时宣传虞允文采石战功。但后来他们对虞允文采石战功的歌颂,一直环绕在虞允文的身前生后。如王质(16)在《枢相宣抚虞公寿雅》其二《江舻》中铺排采石大战的盛况:“江之沄沄,舻之贲贲,敌之休休,震于昆仑,仁寿公一临,靡靡其倾。江之洋洋,舻之扬扬,敌之煌煌,孔炽厥芒,仁寿公一嘘,萧萧其凉。”(17)夸张虞允文一临沙场便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据诗前小序,此诗写于乾道三年(1167),距离采石之战六年。
    虞允文逝后,这类颂功之声并未立即消歇。如王质作《挽虞丞相》叙采石之功曰:“一德风云会,千秋海岳灵。中涵天度量,外峙玉仪形。人物如三代,文章似六经。嘉谋调药石,伟望振雷霆。二水盘明镜,三嵎揭秀屏。天心开俊杰,世路化畦町。采石交绥急,参谋揽辔停。舟中掬晋指,屋上建秦瓴。帝座忧回喜,邦人醉得醒。”(18)该诗既有挽诗的严整雅正,又有灵动的诗情文采。其《祭虞丞相文》进一步将虞允文采石之功与周瑜赤壁、谢安淝水、寇准澶渊三战相比,以采石情势之危急甚于前者,完颜亮之凶悍甚于前人,完颜亮之毙亡速于前人,突出虞允文之任重于前人,而虞允文之功大于前人,并进而假设,“嗟公生迟,早三十年,强敌奚为?”(19)意谓虞允文早生三十年,就不会有靖康之难。评价过高,体现出对虞允文的推崇之情。
    杨万里曾与虞允文同朝为官,且虞允文对他有知遇之恩和识拔之情。所以,杨万里在致书虞允文之子时以虞允文门生自称,高度赞扬虞允文采石战功救亡图存的伟大意义:“岂惟一家,四海万姓,岂有更生之望哉?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其不然乎?”(20)虞允文去世后,杨万里作《宋故左丞相节度使雍国公赠太师谥忠肃虞公神道碑》(21),也将虞允文采石大捷与周瑜赤壁、谢安淝水之战并论,皆为“以一日之大势定基而立国者”,称扬虞允文之功不可谓不高。杨万里叙采石大战过程,与蹇驹等人大体相似。不过,杨万里毕竟是大家,语言表达上起承转合自然,显得更加圆融流畅,诸如“其中流者,船小而卒众,又自争舟,兵刃隔塞,运棹不俊,而我之艨艟往来如飞,横突乱刺,敌舟破,溺死者数万”,一气呵成;像“江水为丹”之类更是纯文学的表达方式。又如“至夜师还,数尸四千有七百,杀万户二人,生得千户五人,女真五百人”一段,战绩数字比虞允文、蹇驹等人几乎翻了一番,夸饰之情显而易见。另外,杨万里还突出了海船的形象:“大而艨艟,小而海,皆外垩板城,中运机轮,但见舟行,不见有人。三周金山,泝洄往来,矫如白龙,怒飞水上。风涛掀天,江水尽沸。”这是以前诸家之文都没有的细节,说明杨万里注意到了采石战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宋军的海船之利。
    王质、杨万里没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宣扬虞允文采石战功,后来促使他们为虞允文歌功颂德的契机,就是虞允文的寿诞和死祭等一些特殊日子,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选择寿词、挽诗、祭文、碑文等一些应用文体。这类作品应酬性强,对虞允文采石战功评价过高,夸饰之情十分明显。这既是应酬文字的题中之义,也足证采石大捷在南宋人心目中的重要意义。概而言之,周麟之、王质等人或与政治中心距离较远,或距采石之战时间稍长,因而其作品纪实性不强,主要是侧重于抒情的诗词和歌功颂德的应用文体,但文学性因素反而增加了,尤其是张孝祥、杨万里等大家参与创作,提升了采石之战题材作品的艺术水平。
    从采石大捷发生到虞允文去世的十五年间,南宋文人对虞允文的采石战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因为“不费两淮千斛水,一洗万古乾坤辱”(员兴宗《歌两淮》)的采石大捷,将南宋人从亡国的焦虑和恐慌中解脱出来,功莫大焉。所以人们异口同声地将采石之战与赤壁、淝水之战相提并论,不仅在于其地理形势的相似,更因为采石之战亦有扭转乾坤、救亡图存的重大意义。但是,赢取战争胜利的因素实在太多,譬如驻守采石的战士、采石的地理形势、宋军的战备等,恰恰是这些没有被宣扬的因素合力促成了采石大捷。可惜,时人很少关注这些因素,可能因为当时虞允文奇功居伟以致论者不便轻议。譬如陆游在采石战后有多首诗写及完颜亮南侵以及南宋将领刘琦等人,却避而不提虞允文,或许即与此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