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批评的迟暮还是转机——当文学批评遇上“80后”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林炜娜 参加讨论

    尊重文学的差异,用多元的文学标准和审美经验解释“80后”的创作实践,才能准确把握“80后”文学呈现的新的经验和生命质感。 
     
    早在十年前,当“80后”文学风起云涌之时,就有研究者敏锐地感受到批评界对“80后”文学阐释的无力,吴俊称之为“批评的迟暮”,突出表现为“80后”文学在市场上的畅销与批评界对其表现出来的隔阂甚至误读。原有的文学理论资源无法阐释新的文学现象,新的文学现象无法提炼出适宜的文学理论——这种“批评的崩溃”是“80后”文学对文学批评提出的最大挑战。 
    文学批评是阅读体验和理论构建的结合,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艾略特说过,文学批评的目的就在于“解释艺术作品和培养审美感”。具体说来,一是对作品做出评价,引导读者阅读;二是总结经验,提升作家创作品质。然而文学批评的这两大功能,表现在“80后”文学批评中恰恰是最乏力的。 
    含金量低、调子陈旧是对“80后”文学批评的客观感受。最初,几乎都是媒体批评,关注点落在部分代表作家的生平、成名、最新动态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主流批评家多关注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李傻傻、笛安、七堇年、郑小琼等“80后”少数成名作家,且两者对“80后”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及批评的数量都较少,其评论的“文学性”含金量较低。在主要的文学评价上,批评家也未能超出多年前定的批评调子,如认为“80后”文学“只是一种文化现象”、“青春文学”、“时尚写作”等的评价观点,未能贴切把握“80后”文学的创作动向。 
    因为对“80后”的作品评价不足,导致批评家在对“80后”创作经验的总结上显得空洞无力,更谈不上理论的构建。这突出表现在对“80后”命名的矛盾采纳:“80后”概念提出之后,大多数主流批评家都持质疑的态度——是否玛格丽特的代际理论能够阐释“80后”这个市场化的命名?在质疑的同时,批评界“半推半就”地继续使用“80后”这个概念,有学者尝试用“新性情文学”、“青春文学”等有明确特征的词语来替代“80后”文学,但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原因在于至今没有批评家能把握住“80后”文学的共性或特点,因而无法在理论层面加以概括和提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