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充满个性的批评是批评的命门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冯 尚 参加讨论

    与其他跟文学有关的文字相比,文学批评应该是跟文学文本、文学现象最近的亲戚,因为是最近的亲戚,所以说及具体文本,批评者与文本之间,现象之间该是比熟人还要热乎的亲戚间的交谈,不用客套、不用铺排、更不用显摆,有宜人处就不吝伸出大拇指,有未尽之点就引而伸之,有阙失不足就指指点点,品头论足。如果竟有玩虚的、作伪处,不妨拍案而起。显然批评,而不是史论、不是文论,贴近文本,拿稳现象,直截了当地说出具体对象的寸长尺短——当然是批评者自己所立,应是读书为文的上上策。
    文学批评的要紧处,当是独异角度的确立,也就是看得深些,奇些,有时不妨怪险。这一点,说是衡量具有文学禀赋之多寡的要件也不为过。来看一个很好的例子。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诗歌史上,向为名篇佳什,用不着他人饶舌,而到诗人闻一多手上,历经一番体悟的描摹,再有别解,指为深含“宇宙意识”的华章,颂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评诗说文者把话说到这样的份儿上,我们会有几分担心在了。不过,也就在这样带着几许的犹豫,我们随着闻氏的指点,重吟此诗,大有更上层楼的胜意现于眼前的慨叹。
    其实细加想来,文学批评求险求怪,本来就是此类文字的本分,也是其助益文学长生不老的法宝。正是这样看似无本之木、无水之鱼的凌空而起、御风而行,带来了文本的活力,甚至让世间久已遗落腐朽的文字生生还魂再世。16世纪苏州街头巷尾流行过的弹词《再生缘》,久绝人间。20世纪曾许为普罗文艺的盛世,然而时至今日,这部洋洋80万字的作品,也难入文学史家的法眼。陈寅恪晚年大为称许这篇下里巴人的文体,允为至文,可与天竺、古希腊两大史诗比肩而无愧色,为此郭沫若引为同调。
    当然,批评也不用更不必多如闻氏陈氏那样可以凭诗藉文开一读书为学的生面,划一深思乐美的天地,往往以单文只字、一末一节的心领神会而大破远雅古典的森严峻美的连环之阵,而收柳暗花明的深远悠长之味。英人莎翁的悲剧,干脆就是文学的代名词,读者无数,评者如潮,但其奥义魅力竟是欲说还休。胆大而勇为评莎剧者的妙文,为耽文嗜诗者所过目不忘的罕有,而一篇似是敷衍短文“麦克白的敲门声”,竟随莎剧走进千家万户。只是那个夜半三更的惊心动魄的敲门声,不似鬼敲胜似鬼敲,让我等日日夜夜担惊受怕,临睡还要看看自家门后的暗影是否别有故事存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