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意境”理论研究的新拓展 1.“意境”概念的新阐释 由于古人运用意境术语比较随意,又很少界定其概念,所以为现代的研究者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据统计,各类定义大约有20多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和新论述。 (1)“诗意空间”说。童庆炳在评价今人六种意境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意境是人的生命力活跃的、寓含哲学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⑧很显然,这个定义的中心词是“诗意空间”。其中“诗意”是对于“意”的阐释,加上一个“诗”字是强调它的抒情性;“空间”是对于“境”的阐释。作者将“意境”当作抒情型文学的审美理想来看待。其中“情景交融”是古人的共识;“张力”虽是现代概念,但意思也是从古人那里来的,即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等,就是别把意思说尽了,要为读者欣赏预留下空间;“生命力活跃的”来自王国维和宗白华。特别是在宗白华的那篇意境名文中反复强调“生命”一词,诸如“生命情调”、“生命节奏”、“飞跃的生命”、“最高的生命”等。 (2)重“境”说。杨明认为,意境概念的重点是“境”,而不是“意”。所谓以“境”为重点,就是“强调对于客观事物的再现”。因为,在他看来,“不写外境,便无所谓‘意境’”。即使意境内涵中本应有的“余味”、“言外之意”,也是由于“写境真切”而形成的“艺术感染力”,而“不是作者有意的寄托、含蓄”。⑨这种看法虽有些偏颇,但却将“意境”放在了“现实”的基础之上,使人容易把握。 (3)重“意”说。陈伯海认为,意境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整个艺术形象体系,连同象内和象外空间一起;狭义则专指象外世界,不包括具体的意象在内”。他看重“意”,以为意境就是“意中之境”;更加看重“象外”之意,以为“意境都应具有开拓象外世界的功能”,否则只能“意尽象中”,而无“象外”之意,“就算不上有意境”。⑩ (4)“全息”说。向春将丹尼斯·盖伯的全息摄影原理运用到意境的研究中,提出“意境全息综合体”的新概念。他认为,“艺术作品的意境具有全息性,它是以时空符码为核,以心理感受为晕圈组成的一元n维(n>4)多链混沌(chaos)状态。”(11)具体说,所谓“一元”,是指情景交融的、物我同一的全息态;所谓n维,是指大于或超越了点性(即零维)思维、线性(即一维)思维、平面(即二维)思维和三维思维等,实际上达到了全息思维状态。所谓全息思维,就是多维思维、立体思维和整体思维,就是要求时空多维加上心理感受,甚至要求读者眼、耳、鼻、舌、身、意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因此,艺术作品的意境,就是由时间上的全息、空间上的全息和心理感受上的全息合构而成的审美信息的整体结构。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结构。因为,艺术作品的意境,只有在“作者、读者和社会”构成的文学活动中才能够最终实现其“全息效应”。这是对于“意境”概念的一种新的阐释。 (5)三层说。笔者认为,“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意溢象外和人与自然审美统一的意象结构和美感形态”。这个意境定义有三个层次:一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情景交融’是本于唐、宋、明、清人的共同看法。这是意境的第一层要义,从作者的创作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文本特征”;二是“意溢象外的美感形态”。“‘意溢象外’是本于南朝宋以来人的共同看法。这是意境的第二层要义,从读者的阅读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审美特征”;三是“人与自然审美统一”,是笔者在美学层面上的理论概括。“这是意境的第三层要义,从学者的批评出发,概括了我国抒情文艺的美学特征”。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学者对于“意境”概念的界定,往往陷入一个怪圈,即为了追求一个新的阐释,既不顾“事实”(即文艺活动),也不顾“史实”(即古人共识),主观随意性太强;甚至还有些人是为了“创新”而标新立异,于是造成了“意境”概念的泛化。(12)笔者认为,“意境”等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创新,要有科学的前提,也要有合理的度。就是说,要坚持学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在这里就是要坚持“本义”原则、古人通用原则和符合文艺创作与欣赏经验的原则等,不能为新而新、一意孤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