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两套理论话语的圆融与贯通(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在我视野所及,《诗歌传播研究》是少有的一部研究诗歌传播理论的专著,作者对诗歌媒介与诗歌传播的关系研究堪称整部著作的精华所在。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即强调了传播中媒介超越信息本身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作为诗歌,这种灵动而极具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关系就更为复杂。作者通过对诗歌传播史的梳理,以清晰的逻辑诠释了诗歌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以及对诗歌发展的影响。从身体媒介——材料媒介——书法媒介——手抄媒介——印刷媒介——视听媒介——新媒介这个链条中,在媒介与诗歌交融的每个阶段都展示了诗歌艺术传播的多样性,让人耳目一新。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在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的题壁诗与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是如何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题壁诗的黄金时代”,“几近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中,便有10首左右的题壁诗。”作者提到其中不乏崔颢的《黄鹤楼》。在作者的精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与黄鹤楼相得益彰,堪称诗歌与媒介的完美联姻,我们很难分清是崔颢传播了黄鹤楼,还是黄鹤楼成就了崔颢。诗歌的美学意义与自然媒介的无缝对接,不正是中国诗歌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吗?对题壁诗这种独特传播媒介的选择,显示了作者独到的眼光与学识。
    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中国当代诗歌曾经历了一个异常时期——手抄诗时期。作者给了它一个狭义内涵,仅指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新诗的传播,基本指“文革”时期的诗歌。从传播学意义来说这是一种传播的倒退,因为媒介的发展、出版印刷的技术没有给传播带来便利,反而挤压了诗歌艺术的传播空间。对这段独特的诗歌历史的再清理,让我们看到了诗歌的力量,这是一种历经千年积淀留存在人们心里的善良与正义的力量。人们热爱诗歌,传递真诚。经历那个时代的人都会记得一个叫食指的诗人,记得他的《相信未来》。对这段特殊时期诗歌传播方式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冰山掩盖下的火山。这是诗歌难以抑制之力量的又一次爆发。作者从传播学视角对“文革十年”诗歌的分析,让我们得以超越传统诗歌历史的分析束缚,强烈而深刻地感受到“手抄”——这种对技术社会的逆袭的传播手段所释放出来的诗歌魅力以及诗歌的正能量。
    现在人人不离手机,处处不离网络,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者除了在丰富详尽的材料基础上对接了诗歌与传播,还在传统与现代的视野中,对新媒体背景下的诗歌传播进行了非常有见地的阐释,这也是整部著作中最接地气的部分。作者注意到新媒体造成了人人可以是诗人、人人可以写诗、人人可以传播自己的诗歌,诗人既是创作者同时也是传播者的景观与现象。新媒体的介入一方面使得诗歌的传播更加便捷,但同时也使诗歌创作陷入了消费狂欢的景观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的诗歌形成了视听盛宴,反而降低了诗歌的自律功能和审美价值。
    “在文学各体裁中,诗是最敏感的形式,是时代的精神末梢。”杨志学在《诗歌传播研究》中这样定义诗歌。其实,读完整部著作你会发现,这部著作与其说作者在研究诗歌传播,毋宁说是在传播诗歌。因为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作者对诗歌的热爱与执著。诗歌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类文明史上绵延不息。它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人心中最柔软又最坚强的部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热爱,作者对诗歌史尤其是当代诗歌史的史料搜集是充分与全面的,对于诗歌史料信手拈来,而且运用得当。尤其对诗歌史中一些所谓细枝末节能够重新挖掘。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材料娴熟的驾驭能力。而对于传播学理论,专著中对于传播学与诗学的融合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正是基于宏观的理论视野与微观的史料细节的双重关照,论著在诗歌传播的特殊性、媒介演变对诗歌传播的影响等方面的阐释,见微知著,凸现出作者的创见与功力。
    (《诗歌传播研究》,杨志学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