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从“赵汤之争”看赵健秀的华裔文学创作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会凤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刘会凤,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与美国华人移民史同源共生。国内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对此领域进行译介研究。国内研究侧重于华裔美国人用英语创作发表的作品,内容多涉及这一群体在美国的独特经历以及中国文化在华裔文学创作中的表征问题。60年代之后,美国华裔文学随着各类型的民权运动和其他族裔文学的崛起,开始在文坛上发出声音,构建文学史和文学评论阵营,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学术论争是“赵汤之争”。“赵汤之争”是研究美国华裔文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因其首次从文学作品、文学史勾勒和文论建设三个方面,深入发掘华裔文学中的共性和焦点问题。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是这一论争的发起人,这位70多岁的文坛斗士至今仍在坚守自己的立场。
    一
    “赵汤之争”的发起人是赵健秀,直接回应和参与者是汤亭亭,其后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创作群体。赵健秀和汤亭亭是6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力图打破陈腐的模式化华裔形象,创立全新的华人男子汉塑像;而汤亭亭则深入探讨华人女性的生活,并对女权主义运动给予极大的关注。”1两位作家的创作特色鲜明。赵健秀与汤亭亭都于1940年出生,成长教育背景十分类似:双方父母之中都有第一代移民背景,都出生在美国加州,少年时代都有唐人街华人聚居地的生活体验。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业为英美文学。大学毕业后,先后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赵健秀的文学创作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战斗性,将真实地再现美国土生亚裔的真实生活和感性体验作为自己毕生创作的使命,创作具有较强的自传风格。赵健秀最初创作戏剧,成名作是《鸡舍的中国佬》(1972)和《龙年》(1974),这两个剧本为亚裔作家登上美国主流剧坛开创了先例。同一时期,他还重视推介美国亚裔作家作品,勾勒族裔文学历史,与几位同道合作编辑出版了第一部亚裔美国文学作品选集,命名为《哎咿》,取意中国传统戏剧男性演员的一声长啸,表达亚裔作家长期在政坛文坛上消音沉默后,终于可以呐喊长啸的怒吼声。1973年他开始创办“亚裔美国人戏剧创作坊”,这个创作坊是作家向美国主流文化发起进攻,抗议种族主义歧视和文坛“刻板印象”的第一块试验田。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二战”后民权意识最高涨的时期,少数族裔要求民主平等的声音振聋发聩,女权运动亦风起云涌,长期积压的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民情激愤。作家的文学创作富有政治热情,激情澎湃。然而由于遭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冲击,赵健秀的戏剧创作坊四年后彻底归于失败,文论主张遭遇挫折,这使他义愤填膺、愤懑不平。
    1976年,汤亭亭发表了处女作《女勇士》,获得年度美国全国书评界非小说(Nonfiction)奖,此后又发表了《女勇士》的姊妹篇《中国佬》。这两部作品使汤亭亭一举成名。在《女勇士》发表之前,汤亭亭与赵健秀书信沟通,交流意见,赵健秀对《女勇士》的文类划分提出异议,他认为《女勇士》采用自传体写作,内容涉及到对中国文化风俗和历史人物典故的改编问题,如果以非小说的文体形式发表,会给不熟悉中国文化典籍的读者群体带来误导,将虚构的小说当作真实的文化文本来接受。汤亭亭对此作出了解释,并未采纳他的反对意见。《女勇士》出版后大获成功,赵健秀对此书原来存在的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激烈的批判,引发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界广泛的关注和参与,形成了著名的“赵汤之争”。
    “赵汤之争”围绕华裔文学如何真实再现华裔美国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展开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以赵健秀和汤亭亭为代表的两大阵营。最初的论战,焦点问题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问题、自传写作风格以及性别之争。赵健秀的主要观点是批评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以自传体的方式呈现被改编之后的伪中国传统文化,并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描写华裔美国人的社区生活,迎合了主流社会对旧中国文化习俗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论战发起之后,当即引发了不同意见和质疑,不少华裔作家和学者对赵健秀的批判立场和价值观发出质疑,并对其激烈批判和否定女性作家作品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他的行为实际上导致了原本力量薄弱的亚裔作家群体产生内部分裂。然而赵健秀排除一切阻力,推进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立场。在《女勇士》声名鹊起之际,赵健秀也很快调整了创作策略,推进深入持久的“赵汤论战”。
    二
    自从1976年汤亭亭的《女勇士》发表之后,赵健秀调整了文学创作的策略:一方面沿着过去的思路进行文学采风和创作,艺术化地再现华裔美国人(以男性形象为主)真实的生活面貌;另一方面把大量精力放在批判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作品存在的问题方面,诚如学者所评价的那样:“他(赵健秀)的声名不只是建立在自己众多的文学作品上,更是建立在批判、抨击其他众多的华裔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上。”2赵健秀的创作立足于美国土生华裔的“边缘化”身份,志在表达他们在美国社会中的话语权和自我形象塑造的诉求。有感于女权运动的时代风潮和华裔女作家群体的崛起,作家着意塑造带有自传色彩的华裔“男子汉”形象,凸显文学创作中的性别意识。他持续不断地批判知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汤亭亭这样的成名女作家,批判嘲讽她们的创作迎合主流文化,加深其对华裔男性的负面“刻板印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其创作观的核心议题,即围绕当时普遍存在的族裔文化冲突和文化身份寻根的社会现实,以“真伪之辨”作为区分真假华裔作家的旗帜,对抗华人华裔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的负面“刻板印象”为出发点。
    赵健秀的创作观紧紧围绕着“真伪之辨”和“刻板印象”这两个关键词,凸显美国华裔文学有史以来的焦点论题。美国华裔文学与美国华人移民史同源共生,涉及到种族问题、移民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移民群体内部斗争等一系列不断发展演变的社会问题。在文学范畴内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文化冲突”问题,即华人华裔群体携带的中国文化因素在美国社会的遭遇。“刻板印象”是文化冲突中呈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现象。通俗来说,针对华裔族群的“刻板印象”指的是社会公众舆论和普通大众对华人华裔群体外貌体型、文化风俗、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类型化描述,内容多是负面的,往往形成强大的负面社会效应。“刻板印象”的产生与华人移民历史有着密切关系,对抗负面“刻板印象”是不同时代华裔作家进行创作的共同动机和目标。
    在“赵汤之争”发展过程中,赵健秀通过文学作品创作、文学史回溯整编、文论建设等多个方面,将对抗负面“刻板印象”的创作倾向强化推进,同时高举区分真伪华裔作家的旗帜,对华裔作家群体阵营进行评论鉴别。所谓“真伪之辩”主要依据文学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表述的忠实程度、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负面“刻板印象”的吻合程度为标准衡量真假华裔作家,其目的是对抗社会中流传已久的关于华裔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塑造出合乎时代特征的正面华裔形象,以此来确立这个群体的真实文化身份特征。
    三
    “赵汤之争”这场持久论战的顽强守护者一直都是赵健秀。在他的生平和创作过程中,英美文学背景的熏陶与美籍华裔这双重身份是其文化身份冲突的根源,他将自己对时代的认知和感悟都融入了文学创作和文论建设之中。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作家的创作观。
    (一)对华裔文化身份的强调
    美国华裔文学范畴内的“文化身份”问题主要牵涉到中国文化在美国华裔社会群体中的传播流变问题,华裔移民群体在美国社会中的处境和遭遇。这些问题直接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赵健秀的创作动机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华裔文化认同感,在同行作家圈子里有“奠基人”到“邪教主”两种褒贬不一的称号,都强调了他自主自觉的文坛领袖风范。美国学者谭雅伦将他与中国作家鲁迅相提并论:“这个离开了美国华人聚居地西岸的生活经验的反思,就如鲁迅当年在日本仙台看到中国人看杀头的电影的感受一样,对当时满怀创作大志成为美国作家的赵健秀来说,是一面镜子;”并认为“在其作品里积极争取美国华裔的独立自我认同与观感,跟鲁迅在《彷徨》《呐喊》的尖锐批评当代社会的创作心态一样。”3极力称赞赵健秀有种强烈的文化自尊感,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发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呐喊,以捍卫土生华裔精神为使命。这种使命感与作家的生存处境密切相关。
    作家走出华人聚居区踏足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后,时常面临种族身份问题,深感普通大众对华裔群体简单武断的态度,即便出生在美国,华裔还是被看作外国人。这种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或许植根于美国大众文化的认知模式中。在与中国学者对话交流的“访谈录”中,作家强调“美国人不想学另一种文化。文化是历史及其内容,即文学。如果你想学美国历史,就去读美国文学,从儿童文学到高中的基本文学知识。”4这一事实固然与美国建国历史问题的独特性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了美国人的历史文化是欧洲白人移民群体用他们的文学作品来写就的,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华人华裔如果想要得到文化身份和社会认可,需要自己去呐喊和创造。
    在美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欧洲白种人为主体的文化传统,由于复杂的移民种族主义问题,与其他有色族群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对话交流模式,美国的历史文化本身也处在一种自我建构、不断发展完善的状态之中。敏于时政的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文化冲突有着极为明晰的认知。创建“亚裔美国人戏剧创作坊”孤掌难鸣的困境与失败以及此后在影视圈新闻界工作的经验感受,使他深刻认识到华裔作家坚守自己立场在出版界、传媒界受到的巨大阻力,实际生活中和文学创作领域内普遍存在的互相隔膜、互不了解、难以沟通的文化氛围,就像是一堵无法突破的隐形围墙,面对这种情形,作家并未采用妥协折中的方案,反而进一步激发了顽强对抗的意志力,开始“写作就是战斗”的对抗模式。
    (二)对华裔文化身份的重塑
    “赵汤之争”发起之后,赵健秀的文学创作线索更为清晰,为了对抗社会中流行的负面刻板的华人印象,他力图重塑华人男子汉形象,这与汤亭亭为代表的女作家群体塑造女性形象形成了对照。他先后两次编辑出版亚裔美国文学作家作品选,入选作家作品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于是否塑造正面的华裔男子汉形象。纵观《大哎咿!华裔与日裔美国文学选集》《唐老亚》《甘加丁之路》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作家创作的初衷和立场贯彻始终,即以颠覆主流文学中的负面华裔男性“刻板印象”为中心,人物角色选择都与历史上华裔男性“刻板形象”如“甘加丁”、“陈查礼”、“傅满洲”等直接相关。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广泛使用“归谬法”来颠覆已有的“刻板印象”人物塑造,使用排除法来区分敌友阵营,并用《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主义传统来构建华裔男子汉新形象。
    在国内外不少学者的评论文章对比分析赵健秀和汤亭亭两位作家的表现及各自的文学创作成就时,基本上都可以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赵健秀对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华裔女作家群体的批判评析存在私人情绪,其文论主张在针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前后矛盾的效果,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以“赵汤之争”的直接回应者汤亭亭为例,赵健秀文论主张中出现的价值观悖谬问题十分明显。比如,他对《女勇士》的过分批评有失公允,及至《中国佬》出现之后,赵汤二人就在舆论方面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差距。此后他与汤亭亭之间互相利用对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戏仿互讽,文学作品充满了硝烟战火。
    赵健秀在运用中国文化典故的问题上,受到汤亭亭艺术手法如改编中国神话、英雄传说、明清四大文学名著等,创造性地引入中国文学人物形象来达到解构“刻板印象”的目标。关于中国文化典故问题,作家曾自述,他在美国长大,不懂得中文,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才开始寻找美国唐人街或者书店里那些关于中国典籍的英文翻译作品。这些作品多半是信息不准确的英文翻译或编译作品。因而他提出的中国文化的真实性这个问题,连他自己都是需要否定的对象。他忽略了自身创作里面关于中国文化方面的漏洞,继续批判其他女作家类似的文学创作方式,不免有失公允。
    赵健秀对汤亭亭的批判和攻击还带有明确的性别主义色彩。比如在批判华人“厌女症”问题上,作家不惜有意回避中国文化传统的真实面貌,与美国60年代以来的女权主义运动针锋相对,有意回避同时代女性作家的卓越贡献,抓住她们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方面的瑕疵大张挞伐,激起广泛的不满。诚如有些文章中提出的,赵健秀致力于构建特定时期亚裔美国男子汉形象的塑造,而汤亭亭侧重女性主义视角的探讨,以女中豪杰花木兰的姿态来打入主流文坛,一扫过去华裔女子柔弱、依赖、性感尤物等的刻板印象,因而可以说两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理应是同一阵营里面的合作者而非长期互讽的文坛敌手。
    (三)对中国文化溯源的强化和推进
    赵健秀不仅在美国华裔文坛上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在“赵汤之争”论战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像一个斗士一般不知疲倦地呐喊进军。上世纪末期随着国际文坛交流的广泛推进,赵健秀还十分注重与中国学术界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赵健秀与中国学者直接交流的“访谈录”和“部分电子邮件通信”5中清晰地显示出赵健秀对中国文化寻根问题的立场,一如既往地寻求中文原典译文的准确性,这一主张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学翻译活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此外中国出版发行的《美国华裔文学选读》一书中收录了赵健秀的作品《相聚一处》6,在作品中作家号召亚裔作家发掘中国古老的英雄主义传统,不要遗忘中国文化。在著作散文集《刀枪不入的佛教徒及其他》中,作家在全球视野下对种族文化身份问题更为敏锐,毫不妥协地坚持区分真伪华裔作家,坚持中国文化表达的真实性原则,对文化身份问题更为敏锐。比如,在《一个在新加坡的中国佬》中,作家记述他在1994年新加坡国际会议交流中的感受和文论主张,他在采访中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文论立场,对汤亭亭的批判尤为突出,他再次指出汤亭亭《女勇士》中关于花木兰的文本是伪文本,中国文化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花木兰形象。并重申:“写作就是战斗。要为区分真伪文化知识而奋战。要像孙子、孙悟空那样,眼明心亮地区分真伪华裔作家,要准确地辨认出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名字。”7
    赵健秀初登文坛时的社会背景是美国政治文化立场发生巨变的时期,到了21世纪,在与中国学术界进行直接交流的过程中,赵健秀仍然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早年预定的路线走下去,深入探索华裔群体的语言融合问题,着重研究中文典籍的翻译、校正问题,关注中国文化典籍在英语翻译中的质量和数量问题。这些努力一方面展现了赵健秀坚毅执着的论战激情,另一方面也的确能够为特定背景下的美国华裔作家群体创作,提供一些启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二战后美国对华移民政策发生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发展繁荣,使海外华人华裔作家群体日渐繁荣。一代又一代类似赵健秀那样的华裔作家将会不断出现,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融合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随着中国与美国学术交流活动的加强,更多的华裔作家将会直接接触中国文化,这些双向交流必然会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中国文化典籍在美国的接受和翻译进程,让更多的华裔作家重视中国文化原典的习得,重视中文学习。
    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其大半生的文学创作和文论建设坚持高举甄别“真伪”华裔作家的大旗,艺术化地再现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华裔生活,侧重对历史、文学史的重构和华裔群体文化身份的自我构建。虽历经时代变迁,作家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将这一议题不断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 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徐颖果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5页。
    2 吴冰、王立礼主编:《华裔美国作家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8页。
    3 参见徐颖果:《跨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华裔文学——赵健秀作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4同上,第137页。
    5徐颖果:《跨文化视野下的美国华裔文学》,第150-229页。
    6徐颖果编著:《美国华裔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
    7 Frank Chin, Bulletproof Buddhists and other essay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p.39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