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城市如何塑造当代文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陆红平;左京 参加讨论

    怕读费劲和陌生感的作品是全球通病
    上师大研究生胡志婷:鲁迅已渐渐从我们中学教材当中淡去了,您对于教改有何看法?
    格非:教改,我不关注所以没发言权。但最近我花9个月编了一本中学生写作的教材。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比例减少,这可能和中学的教学方法有关。刚才杨扬也说,学生害怕、不愿意读鲁迅,其实不仅是鲁迅一个作家,所有让我们费劲阅读、有所陌生感的作家,我们都不愿意读,这个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也是全球现象。鲁迅作品需要在阅读中慢慢加深理解,老师要合理引导。小学和初中生不读鲁迅可以理解,但在高中和大学阶段,阅读鲁迅十分必要。鲁迅代表了现代文学和思想的最高成就,是绕不过去的。
    文学的意义在于作家和读者相互寻找“知音”
    华师大哲学系高烨:读者在读作品时,有时会有先行的观念。作家希望读者怎么阅读作品?
    格非:对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讲,他真正想呼唤的人,一定是知音,即西方一直强调的“模范读者”,他知道你的甘苦,他认同你价值观。反过来,读者也在寻找这样的作家,文学意义就在这里。当然作家会考虑不同层次的读者,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为不同的读者而写的,有华美的辞章、有细腻感染的爱情故事,有大量的幽默细节,不过,曹雪芹最在意的当然还是那些了解他根本意图的读者。
    在今天,文学批评和读者来信会给你带来知音的讯息。作者会感到宽慰,感觉到那么多辛苦没有白费。
    文化产业对作家、评论家和读者都是考验
    上海大学工业设计杨丽华:城市的文学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气质?是语言、对人性的关注,还是对于现实的关注?
    杨扬:各种各样的作家都在写作,有些可能关注城市化,有些可能不关注。我们应该注意到,城市化对文学是有影响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两个时期的文学对城市反应比较集中:1920年代到1949年前,1990年代后。我听某位网络作家说,他只有两天不写,一天是结婚,一天是重病。文化进入产业化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逼迫作家产生作品,这样疯狂地写作,其中一定有很多是垃圾。但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也不能一概抹杀。电影就是文化产业,但它同时也是艺术。所以今天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这对作家、评论家、读者,都是一种考验。
    视频分播站-华理大二:我们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写作者,在您看来,先要注重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积累,还是先努力做名忠实的记录者?
    格非:第一,要有相当的阅读量,至少认真研读100本小说。第二,你得不断练习写。写30万字才能判断有没有才华。第三,对生活本身要有重要的认知,但这个过程不能够着急,需要慢慢积累。在校期间,建议应大量阅读,然后表达已有经验,不一定学习老一辈作家写那么沉重的主题。
    文学最核心问题仍然有关信仰和真理
    同济中文系提问团隋少杰:作家需要信仰吗?如何处理个人的信仰和市场、社会压力的关系?
    格非:我认为文学自古至今始终与信仰有很大的关系。你为什么活着?为何吃那么多苦?文学一直在试图解释并提供意义。文学本身就是信仰。在我看来,文学很大的功能就是和宗教引领、道德教化交叉而行,司马迁写《史记》文末必有“太史公曰”。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文学兴盛于西方宗教的衰落。雅斯贝斯说的“轴心时代”——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世界领域同时出现了老子、孔子、佛陀、苏格拉底这些伟人,一位英国学者解释,那时出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商业社会,需要有伟人提供新的关于生活的信仰。从中国看,儒教、道教在近代以后衰弱,文学成了很重要的填补物。
    我觉得,文学实际上一直在历史当中承担非常重要的功能,体现着信仰的一面、价值观的一面、道德反思的一面。诗人写的诗有人读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处在追求相同价值的群体之中。伟大作曲家舒曼曾提出,要建一个艺术家的联盟,他认为,艺术、文学都是基于信仰而诞生,不在于人数多寡,而在于你有无这样的生活。所以,文学在当今社会有许多功能,但其核心仍然有关信仰和真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