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学生态圈之“中圈” 由世家与世家婚姻关系构成的“中圈”,处于由各世家内部关系构成的“内圈”与由世家其他社会关系构成的“外圈”之间,具有通过特殊纽带将相关文学世家链接为特定社会网络的重要功能。 《礼记·昏义》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6]1618,可见婚姻虽是不同家族男女两性的结合,但首先是以家族利益为本位,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中国历代盛行不衰的门第婚姻,即是以家族整体利益为本位的集中体现与必然结果。尽管这与婚姻主角的个人幸福时有矛盾,并不断演绎出各种悲欢离合,但从文学世家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而言,各世家之间的婚姻尤其是累世联姻有其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一是有利于门第声望的提高。以门阀制度与门第婚姻最为严格的两晋南朝为例,不仅士族一般不与庶族通婚,而且士族内部不同等级间也往往不婚,少数的门第不当婚(包括士庶婚、高门与次门婚)之所以出现,往往是由于双方门第发生了变化,门第高者衰落,门第低者提高,因而使双方门第实际上趋于一致[7],归根到底是出于维护和提升门第的需要。其中东晋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更是通过六宗累世联姻,共同垄断了东晋的政治资源并主导了东晋的政坛与文坛。而其他世家与王谢联姻,更有提升门第地位的普遍效应。二是有利于文化环境的优化。明清时期江南产生和延续女性作家群的文学世家明显增多,其中人数最众、成就最著、影响最大者,当推吴江叶氏、沈氏,两大世家三代联姻,不仅构成了文化上的门当户对,而且带来家族间的文化优势整合并催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文学活动,对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8]三是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世家联姻可以将两家乃至多家的教育资源集聚于对下一代优秀人才的培养,其中母教尤其具有普遍性、先导性和奠基性的作用,母教之不同于父教,乃因其是通过婚姻途径向其他文学世家最直接的资源移植与借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甥舅关系的人才培养,如顾炎武之于外甥“昆山三徐”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另一途径是翁婿关系的人才培养,如南宋理学家刘彦冲之于女婿朱熹。四是有利于学术流派的成长。常州学派首创者常州庄氏世家庄存与,庄存与女嫁刘氏世家刘召扬,生刘逢禄;庄存与弟庄培因女嫁宋氏世家宋简,生宋翔凤,刘逢禄、宋翔凤先后受教于庄存与、庄述祖,得庄氏家学真传,正如钱穆所谓“常州之学,起于庄氏,立于刘、宋”[9]590者也。五是有利于文学世家生命周期的延续。一方面是先天遗传基因的作用,世系延续越长,文学贡献越大,则遗传基因越优越,基因优越的世家间通婚乃至累世联姻,可以促进基因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后天综合资源的作用。获取和利用综合资源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婚姻的层次、深度与广度,是与普通、重要还是杰出文学世家结成婚姻,是偶尔通婚还是累世联姻,是与特定还是众多世家通婚或累世联姻。不同形式产生不同结果,最终都会对文学世家生命周期的延续产生不同影响。 (三)文学生态圈之“外圈” 构成文学世家生态圈“外圈”支持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与文化生态。 1.以政治地位为核心的政治生态 文学世家,顾名思义,是以文学积淀为先决条件,以文学成就为盛衰标准,但在长期官本位的中国历史中,政治地位反倒成为决定文学世家兴衰的关键因素,文学世家的兴盛与衰落往往与政治地位的高低相对应。 文学世家的政治地位,主要由家族成员的仕进之盛奠定,其核心是家族与皇权的关系。然而家族制社会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家族某一成员一旦触犯皇权,往往给整个家族带来毁灭性打击。华亭陆氏世家在东吴时因陆逊、陆抗两代出将入相而荣极一时,至西晋时因陆机、陆云被杀而由盛转衰。海宁查氏世家在康熙、雍正两朝两次文字狱之间曾一度荣显,康熙四十一年(1702),查慎行赋诗中旨,命入值南书房,次年中进士,钦授翰林院庶吉士,随康熙巡游四方。然至雍正四年(1726),查慎行三弟查嗣庭文字狱案发,被捕入狱而死;二弟查嗣瑮充军陕西,老死戍所;查慎行以家长失教牵连入狱,次年郁郁而亡。经此打击,查氏家破人亡,元气大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