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衡量文学世家生命力的核心标识是代际延续长度和文学贡献高度,从小型、中型、大型到巨型文学世家,从普通、重要到杰出文学世家,生命力递增而数量递减。文学世家的生命力演绎为孕育、形成、发展、鼎盛、衰落的流程,其生命力越强盛,其完形程度越高。文学世家周期之长短,命运之兴衰,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链”的有效形成。以上三者的合力,最终可归结为生态圈的支持体系,包括各世家内部关系构成的“内圈”、世家与世家婚姻关系构成的“中圈”、世家其他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外圈”以及彼此的互动效应。 【关 键 词】文学世家/生命周期/人才链/生态圈 【作者简介】梅新林(1958-),男,浙江温岭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地理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崔小敬(1976-),女,山东青州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沧桑喟叹既是对王谢二族而发,也是对以王谢为典范的所有世家望族“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无限感慨。每一个文学世家都有兴衰起伏的历史,都有悲欢离合的故事,都有各自独特的生命周期。然而,在其聚散歌哭的背后却又有异中之同的种种因素在起作用,呈现出相似的轨迹与规律。 以“文学”与“世家”合称为“文学世家”,其要旨在于特定家族的文学累积、传承与贡献及其在直系血缘关系中的代际延续。因此,探讨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首先需要通过形态辨析知其“然”,然后通过规律探寻知其“所以然”,唯此才能逐步臻于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文学世家生命力的核心标识 观察和衡量文学世家生命力的两大核心标识,一是代际延续的长度,二是文学贡献的高度,彼此存在着分合关系。就前者而论,文学世家大致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巨型文学世家四大类型;就后者而论,则可划分为普通、重要、杰出文学世家三大类型。前者侧重于“量”,后者则侧重于“质”。 (一)代际延续长度 文学世家之能以“世家”相称者,应至少在两代之上,但彼此代际延续的长度相距甚远,有的仅为两代或数代,有的则延绵不绝,奕世流芳。参照“五服”“九族”之说,依据代际延续的长度可划分为四种类型:2世以上、5世以下者为小型文学世家,前后历时仅数十年;6世以上、9世以下者为中型文学世家,前后历时通常超过百年;10世以上、30世以下者为大型文学世家,前后历时通常超过五百年;30世以上者可称为巨型文学世家,前后历时近千年甚至在千年以上。 潘光旦曾对明清嘉兴地区91家望族世系进行统计分析[1],虽然望族与文学世家本是不同概念,但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官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双重作用下,几乎所有的望族都注重文学积累,努力发展和成长为文学世家。因此,以这一区域性研究为范本,由嘉兴而全国,由明清而通代,当有普遍性意义。据统计,这91家望族世系延续最短者4世,最长者21世,平均值8.3世。其中4世者8家,5世者15家,共23家,可归为小型文学世家,占25.27%;6世、7世者各13家,8世、9世者各8家,合之为42家,可归为中型文学世家,占46.15%;从10世到21世之间者26家,可归为大型文学世家,占28.57%。三者相较,以中型文学世家为数最多,比例最高,其代际延续长度也最接近平均值8.3世。 潘著限于明清,故无涉巨型文学世家,但若由此前溯,就有一些世家可连缀至30世以上,最典型的为嘉善钱氏世家,乃五代吴越国君主钱镠后裔播迁于嘉善的一个支系。钱氏第一代钱镠立国后,先后为吴越王者有钱元瓘、钱佐、钱倧、钱俶,其间钱氏家族完成了由武而文的转型。末代君主钱俶归顺宋廷后,其家族在严酷的科举竞争中表现非凡,据十三世孙钱国基《钱氏宗谱》卷三统计,宋代钱氏擢进士者多达320余人。[2]科举发达不仅再度奠定了钱氏的显赫地位,也造就了钱氏庞大的文人群体。《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宋代卷》所录有钱俶从子钱昭度,钱俶子钱惟演,钱倧子钱易,钱易子钱彦远、钱明逸,钱彦远子钱勰,钱明逸从子钱藻,钱忱子钱端礼等著名文人[3],其中钱惟演为宋初西昆派领袖之一,这是旧豪门转型为新科宦文学世家的成功案例。自钱惟演编纂《钱氏庆系谱》起,后代即勤于修谱,从中可见钱氏代有英杰,人才辈出,延续至今,堪称巨型文化世家。 从历时性角度观之,汉代早期文学世家以小型为多。魏晋以后,出于门阀与寒素的文学世家在代际延续上出现了长短两极分化。自隋唐实施科举制尤其是宋代实施更严格更规范的科举制后,基于科举的文学世家再次出现长短不同的两极分化,部分文学世家兴替频率加快,代际延续缩短,即便如培养出永康学派、永嘉学派的学界领袖陈亮、薛季宣那样的文学世家,也在五世的激情绽放后快速凋谢,可见科场竞争之残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