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徽州作为文学图景的意义 地域文学图景不同于地域文学,前者是文学作品描绘和映现的地域山水、文化、人物的图像,后者是该地域的作家的创作。本文立足于明清两代文学作品中所绘写的徽州图景,从5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和论述。应该说明的是,明清文学史上映现徽州图景的作品非常丰富,本文只是选取了很有限的一部分作为例证。 选择徽州图景作为讨论对象,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论题本身。中国的有着辽阔的土地,有着极其丰富的物象,文学图景也因之五彩缤纷、万象纷陈。从徽州文学图景的审视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命题: 第一,文学图景和现实图景的对应关系。文学源于生活,源于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和现实图景正相对应。无论是山水、乡村、财富、书香,还是对徽州人的描绘和反映,文学中的徽州图景都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的徽州的面貌——那块土地上,山水美丽,乡村宜人,财富炫目,书香沁胸;那块土地上的人,崇尚礼义,崇尚文化,男人因为富有不乏豪侠之气,女人因为传统和现实的束缚而备受压抑。凡此,在诸多的历史记载中都能够找到对应的依据。反之,这些文学作品同样是研究明清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的资料依据,恩格斯曾经评论巴尔扎克的小说,“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53)。遗憾的是,当代历史学研究者,包括从事“徽学”研究的学者很少关注文学中的徽州图景,以及这些重现徽州图景的文学作品。看来,打通文史分家的学科界限,实在是当代学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文学图景因现实图景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没有和缺乏图像技术的历史时期,人类生活的图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学作品得以保存。今天的文学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对文学图景与历史图景关系的复原。每个作家因为其出生、经历的不同,带来其笔下文学图景的差异,进而,同样的现实图景,在诸多作家的笔下也呈现出差异。就一个地域而言,因为地域现实图景的特殊性,文学图景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果说,徽州从地域上大体上也属于“江南”,那么明清文学中徽州文学图景和苏州文学图景就有很大的差异,和齐鲁、燕赵之地的文学图景差异更大。山水、乡村、财富、书香是徽州现实图景的四个要素的组合,也是其文学图景的基本色调,它属于中国文学,它又带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在研究各种文学图景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差异性,必须注重不同文学图景因现实图景的特殊性而呈现的不同面貌。 第三,文学图景和地域文学的交叉关系。文学图景出自作家的笔下。作家因其出生地、游历面的不同,笔下的文学图景也各呈风致。就地域文学图景而言,其绘写者有两类,一是外地来此短暂游历者,一是出生于此并且长期生活于此者。明清两代绘写徽州文学图景的作家,李维桢、钱谦益、袁枚等属于前者,汪道昆、潘之恒、吴文奎、汪子祜等属于后者。在对现实图景的观察、体验上,前者因为是短暂游历而很有限,表现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文学水平高,视野开阔,他们笔下的文学图景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也因为有比较而显得更为客观。后者因为生于斯、长于斯,饱含着对故土的热爱之情,因而表现得极其丰富,一草一木,一丘一壑,一人一事,无不形诸笔端,他们笔下的徽州文学图景更为立体化,更具有生命的活力和强度。与此同时,他们的创作活动和作品构成了地域文学的主体内容,而以本地域为蓝本的文学图景恰恰是他们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