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诗歌是全球化时代的提问者(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汇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中英:诗歌互译增加全球化的文化深度
    旅居德国之前,有15年我都住在伦敦。对我来说,中英文之间,不单是两个语种之间的比较。如果说汉字通过持续三千年文化转型,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时间象征的话,英语则覆盖面积最广,通过不同文化背景和语境,呈现出丰富的空间性,因而象征了空间。中、英对话也是时、空对话。伦敦生活甫一开始,我就一直在推动中英诗人之间的互译,《大海的第三岸》做了一种精选的呈现。此书出自本雅明所说的“翻译是第三种语言”。还有一种说法说,全球化世界最大的语种就是翻译,尽管这个语种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难免被商业化,但是诗人间的翻译让这个语种增加了深度的向度。如果全球化是大海,文化是一条船,那么诗歌就是船上的压舱石。没有诗歌这一深刻的、专业的“深度”内涵,这条船将是随波逐流的。
    中日:近邻的同与不同
    我曾以为日本近在咫尺,就必然与我们有许多相似性。但两三年前,当我和日本著名诗人高桥睦郎进行题为“开掘每个人自己的智慧之井”的深度对话时,我才发现地理上的近掩盖了本质性的语言和文化上的远。比如,日语里包有三重因素:汉字、本土的平假名和直接复制西方语言发音的片假名,如同一个拼盘。但汉语如同一只炒锅,把原料放进去,必须炒熟了才能成为中文,但是炒熟了也回不去了。比如电脑也被翻译成计算机,这个词却不能用来写诗。而“电脑”就形象多了。汉语炒锅有自己的深度,但也有封闭性。而日语拼盘有它的敞开,但却缺乏韵律。这也导致了中日的文化命运之异。不过中日诗人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是相同的:每个文化整体自觉,从思想到创作形式综合古今。
    中印:共同的内心之伤
    2012年我得到诺尼诺文学奖,而评奖委员会主席是有印度背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奈保尔,他有一本书《印度:一个受伤的文明》,这本书对印度文化自身的批判、反省及挖掘不亚于鲁迅,我感觉每个中国作家、甚至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给自己写一部《中国:受伤的文明》,只有你懂了伤在哪儿,你才能开始疗伤。
    诗意的全球化:国际诗人联合
    我认为演讲题目中间的“寻找”这个词是一个永远的共识性的动词。“诗”这个字来自我们血肉和生命的原创之点。它引领学术,因为它是提问者,而学术一直在试图归纳已有的知识来回答这些提问。世界性的漂泊,使我们相遇于诗歌,也通过诗歌找到了人的精神支点。如果用大家都习惯的话来说,就是“全世界提问者,联合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