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据笔者所见,近年来唯有孙虹的著作《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对这一论题进行过较为详细的阐述。但孙在文中把词之“唐音”与晚唐五代词(主要指花间词,不包括南唐词),“宋调”与宋代的词作为在内涵与外延上相互重合的两对概念,此论似可商榷,本文在后面将会论及。 ②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第四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10页。 ③杨湜:《古今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5页。 ④(35)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85页,第83页。 ⑤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14页。 ⑥陈善:《扪虱新话》下集卷二,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67页。 ⑦黄升编《花庵词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1页。 ⑧汤衡:《张紫微雅词序》,施蛰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页。 ⑨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4页。 ⑩(30)陈子龙:《幽兰草词序》,施蛰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第505页,第505页。 (11)赵尊岳辑《明词汇刊》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56页。 (12)邹祗谟、王士祯辑《倚声初集》卷一,《续修四库全书》第17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13)(14)(15)(43)(47)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卷八第3965页,卷五第3903页,卷一第3776页,卷五第3903页,卷一第3782页。 (16)(36)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423页,第4423页。 (17)陈洵:《海绡说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840页。 (18)(20)王士祯:《花草蒙拾》,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686页,第675页。 (19)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湖海楼词·序》,陈乃乾编《清名家词》第二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21)(44)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17页。 (22)沈曾植:《菌阁琐谈》,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606—3607页。 (23)王易:《词曲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页。 (24)以上引文及观点分见孙虹《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 (25)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26)(45)(48)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页,第3页,第4—5页。 (27)(40)缪钺:《诗词散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第71页。 (28)胡适:《词选·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9)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第一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77页。 (31)《温庭筠传》,《旧唐书》卷一九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79页。 (32)(33)刘熙载:《艺概·词概》,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3689页,第3690页。 (34)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652页。 (37)沈义父:《乐府指迷》,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277页。 (38)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1631页。 (39)蔡嵩云:《柯亭词论》,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902页。 (41)晁谦之:《花间集跋》,施蛰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第632页。 (42)陈耀文:《花草粹编序》,施蛰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第702页。 (46)钱钟书:《宋诗选注·序》,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 (49)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50)孙党伯、袁春正主编《闻一多全集》第十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8页。 (51)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425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