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对话和协商的“新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2014年05月2 何 平 参加讨论

    核心阅读
    ●网络平台正在部分地实现让普通读者参与到文学批评活动中来。不仅是发表在网络上的通俗文学,即便是纸媒发表和出版的所谓纯文学,在网络上也有可能成为讨论的热点
    ●目前对于网络文学中有影响力的作品,几乎很少有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进行文本细读。对于那些点击量过亿的作家,我们说好还是说坏,说好说坏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没有文本细读,我们又如何说好说坏
    ●在网络上进行文学批评,对于当下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不是一个技术壁垒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正视今天的文学生产新变、迅速抵达网络现场的问题
    如果把批评活动作为文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意识到媒介的日新月异必然会改变批评的观念、对象、方式、修辞以及文体,当然也包括批评者的人员构成。因此,谈论网络时代的文学批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要搞清楚网络上发生的文学活动与传统的文学活动的差异。网络写作的每日更新表面看和传统纸媒的连载没有区别,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优秀小说,比如《阿Q正传》等一开始都是在报刊上连载的,但在报刊连载的状态下,要对已经刊发的部分进行及时的批评是难以实现的,而这个“时间差”正是网络批评的优势和魅力所在。在网络环境下,文学的创作发表与批评几乎是同时到场的,不同文学观点的交锋也随时可以发生。从目前的网络文学创作看,无论是私人博客,还是专业文学网站、读书频道以及图书电商都为阅读者预留了发布批评、表达看法的功能区。在这个功能区,读者不仅可以“点赞”,也可以发表或长或短的批评文字。网络使得普通读者参与文学生产成为可能。和网络相比,传统纸媒上的读者反应不仅相对较迟,而且很难实现不同读者和不同批评观点的对话性交流,只能依靠编辑们的“组织”。但“组织”体现的往往是编辑意图,参与批评的读者本身难以完整呈现自己的批评风貌。
    文学“新格局”
    拷问批评研究的“旧法则”
    整体意义上的文学阅读当然应该包含文学批评。这些年,我们对读者文学阅读活动中的“参与”谈论得似乎很少。今天的批评和研究还是以少数文学期刊和学术刊物为核心,由少数专业读者参与,甚至还要在已经局限的专业阅读活动中区分出资历和等级——批评者和批评对象的社会和学术地位决定了批评的实现程度。同样,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并没有充分地回应当下文学的新格局。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是“五四”之后建立起来的以作家、专业批评家和编辑家为中心的一种经典化和文学史建构的方式,但是今天整个文学观、文学生产方式、文学制度以及文学结构已经呈现出与“五四”新文学很大的差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再用“五四”之后建立起来的“文学法则”去建构当代文学史,有没有效?
    近几年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纯的、雅的文学之外的文学存在。纯的、雅的文学往往被文学史“叙述”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当然文学史也会关注不纯的、不雅的文学,不过更多只是一种点缀和陪衬而已,是开阔的文学视野和多元的文学趣味的一种佐证。比如我们研究当下中国文学,下判断时依据的常常就是《人民文学》《收获》《花城》《钟山》《当代》《十月》《作家》等可数的几个刊物。我不否认这些刊物集中了当下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家,但这肯定不是当下中国文学的全部,或者只是文学金字塔的塔尖。如果我们做一个当下文学生态的田野调查,仅仅就刊物而言,大量所谓的“小”刊物、“地方性”刊物、“民间”刊物、“新出”刊物、“非文学”刊物的文学单元就很少被纳入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再比如说现在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网络文学生产方式上,对于网络文学中有影响力的作品几乎很少有批评家和文学史家进行文本细读。像“我吃西红柿”这样的网络作家,他的作品在互联网上有1亿多的点击量,对他这样的作家,我们说好,还是说坏?我们说好说坏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没有文本细读,我们又如何去说好说坏?这都是问题。如果要文本细读的话,又碰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依据怎样的标准作出判断呢?专业批评家对网络作家的“不作为”“不专业”是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