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闲情赋》谱系的文献还原——基于中世文献构造与文体性的综合研究(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 林晓光 参加讨论

    行文至此,须得宕开一笔,梳理一下“闲情”谱系的章法渊源所自。事实上整个“闲情”叙事谱系,都可以清晰地从《楚辞》中看到渊源所自。《九章·悲回风》: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伤太息之愍怜兮,气于邑而不可止。糺思心以为纕兮,编愁苦以为膺。
    思人/悲泣/不寐,这一连串的主题乃至表述,都与“闲情”谱系符合若契;尤其末两句虽然与“十愿”句式不同,但化虚为实的构思却无疑就是“十愿”的蓝本。此外又《九章·思美人》: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媒絶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蹇蹇之烦寃兮,陷滞而不发。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髙而难当。
    则又出现了路绝无媒,愿托浮云、飞鸟以寄情的主题。两段文本交汇组合出了完整的“闲情”构造(所以只有末尾的“息心闲情”思想是张衡创造的)。因此从张衡出发的这一“闲情”谱系,实际上是对《楚辞》中相关段落主题的一次重新分割捏合,从而组织出新的题目。——在单纯阅读《闲情赋》时,我们并不那么容易感受到其与《楚辞》之间如此密切的衍生关系。这是由于《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向来被理解为(男性)君主的政治道德隐喻,我们并不认为屈原的“求美”就真的是在追求年轻美貌的女子。但“闲情”谱系中却将这位“佳人”或“美人”的性别明确化了,“美女”、“媛女”等表述使我们无法再以道德隐喻的视角来解读这些作品,而只能从现实的爱情追求角度去理解。换言之,虽然这一系列汉魏赋完全是在从《楚辞》中窃取构想与辞藻,但通过一些微小的改造,却使读者的阅读场发生了变化,政治隐喻与人神合歡的飘渺意境消褪,取而代之的是富于现实色彩的恋情描写。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确认了这一谱系的渊源来自《楚辞》,然则“余”之追求美女,当然就对应于屈原之思美人。而《楚辞》中反复出现的屈原自我勾勒,恰恰正是一副“老夫”的形象。《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涉江》“年既老而不衰”;《大司命》“老冉冉兮既极”,都无不传达出这一鲜明的信号。并且我们看到,屈原正是在“年纪衰迈”意义上使用“年岁”一词的。因此这一系统乃至词汇运用上的匹配,更足以证成我们上文的推断。
    据此我们可以对《闲情赋》及其谱系给出一种新的主旨解读:这些作品并不是在泛泛表达追求异性以及求之不得的哀愁,而是在描写老年男子对少女的爱慕。这种追求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违常情与伦理的,因此男子心中总有着两方面的天人交战,一方面为热情而狂想颠倒不已,另一方面却又含有自伤老少不偶的悲观情绪,一旦遭到现实的阻碍便放弃实际行动,转入梦魂萦绕,不得不以理性自持的态度熄灭自己的情欲之火。
    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有两点相关问题也就得到澄清。其一,何以系谱中会出现“闲邪”、“止欲”这样的题名?“情”不妨是中性甚至美好的词汇,“邪”、“欲”却很难说是对正常男女爱情的形容。如果了解到这种感情中包含了不甚为世所容的成份,那么这种“邪欲”之所以要被抑制正是理所当然的。其二,“十愿”部份流露出强烈的“弃妇情结”——与之对应也许可以称之为“弃夫”。每一愿的基本程序,都是首先希望作为随身之物陪伴,而后担忧因为时移节易,遭到对方弃旧换新。这无疑让我们想起传为班婕妤作的《团扇诗》。事实上这种情绪在女子担心失宠的叙事中是非常典型的,然而却绝少见用于男子身上 [10]。这也是很不自然的。而一旦了解到叙事者乃是一位老夫,这种忧惧自己会被“脱故而服新”的心情也就毫不足奇了。
    在这一意义上,《定情赋》以下的这一谱系实在具备着非常特殊的光色。一方面其叙事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不复存在文学上的缺陷;另一方面,“老者爱慕少女”这种主题在中国文学中可以说是极其大胆而独树一帜的,不必否认这一主题可能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尤其在男权社会下,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 [11]。在这样的设想下,文学与道德两方面的主题得到了完美的并存:从抒情的角度,可以大胆热烈地倾诉自己的爱情狂想;就道德的角度,则又表达了克己复礼,禁止情欲流宕的主题。这两者由于一个特殊的构想而被巧妙融合在了一起。
    行文至此,我们自然更不必硬要将这种情节按在陶潜本人头上,认为在他的生命中也发生过同样的经验。事实上他只需要从前人那里接下这套主题与叙事形态,在文艺的触觉上体会这种感情,并且在理性上认同这种感情是应当克制的,就足以敷衍出一篇新的命题之作来了。不必否认这样的作品中依然存现着作者的个人表达,但这种“个人性”是如何透过外在的系统制约才获得表达的,毋宁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