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上”这个地方,为古代秦、汉出入都城咸阳、长安(今西安市)之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然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据文献记载,在“霸上”发生的事件可谓不绝于书。除了上文开篇所引外。又,《史记•高祖本纪》云:“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刘邦率军灭秦,即经此地而进取咸阳;《史记•孝文本纪》云:“宗正刘礼为将军,居霸上。”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周亚夫兵发“霸上”去平叛。汉末王莽派丞阳侯甄邯为大将军屯兵霸上;东晋穆帝永和十年,桓温伐苻秦,将军桓冲在此破秦苻雄兵;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率八路大军攻伐后秦,与屯兵霸上的后秦主帅姚泓激战,后败亡后秦;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后遭唐军反击,双方激战霸上,唐军损失惨重。所以,历代在“霸上”的屯兵和战争事关王朝的更迭,此地意义重大。故此,晋•潘岳《西征赋》云:“忽蛇变而龙摅,雄霸上而高骧。”大有得“霸上”而得天下之谓。 那么,我们看唐人在写诗时是如何反映“霸上”这一古地的。诗人戴休珽《古意》一诗,可谓歌咏“霸上”,渲染“霸上”武功这一重要战略要地的最强音。全诗云: 穷秋朔风起,沧海愁阴涨。虏骑掠河南,汉兵屯灞上。 羽书惊沙漠,刁斗喧亭障。关塞何苍茫,遥烽递相望。 弱龄负奇节,侠客多招访。投笔弃繻生,提戈逐飞将。 拔剑照霜白,怒发冲冠壮。会立万里功,视君封侯相。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作《司马将军歌》以“代陇上健儿陈安”,状其勇武。诗中也提及“霸上”,汉文帝称赞“军细柳以备胡”的周亚夫将军,治军有方,军纪严格,非军“灞上”的刘礼军和军“棘门”的徐厉军所能比。并云:“此真将军矣。曩者灞上及棘门军,若儿戏尔。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全诗云: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 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扬兵习战张虎旗, 江中白浪如银屋。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羌笛横吹阿亸回, 向月楼中吹落梅。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霸上”还是作为迎来送往的礼宾之地。著名的有:《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云:“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 始皇自送至灞上。”此即秦王政二十二年,大将王翦率兵六十万伐楚,秦始皇亲自送至霸上。 又,《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云:“安初入朝,雅善太尉武安侯,武安侯迎之霸上。”此即淮南王刘安入朝,太尉武安侯田蚡迎之霸上。 到了唐代,长安更是成为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普天之下的士子文人皆以到长安为荣,他们或赶考,或求官,或游学,或交友,或游历等。于是,“霸上”成为迎来送往的必经之地,“霸上”也似乎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了。因而唐人送别诗中提及“霸上”的也尤其多。诸如: “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王维《送熊九赴任安阳》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灞上春风留别袂,关东新月宿谁家。”(钱起《送崔十三东游》)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余声。”(温庭筠《送李亿东归》) “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李郢《酬刘谷除夜见寄》 “灞上送行客,听唱行客歌。”聂夷中《劝酒二首》 “霸上”一地是咸阳或长安的东大门,有拱卫都城的作用,具重要战略地位。所以“霸上”也为秦、汉两代统治者所重视,多次进行大规模建设,以利出行和守卫。当然,此地风光不俗,乃行乐之地。于是,出入长安之人,游览“灞上”,描写“霸上”风光的诗也不在少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