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大学社社长总编谈新拓展、新增长(8)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newdu 参加讨论

    “走出去”与数字化项目实现地域特色发展
    ■周永坤(云南大学出版社社长)
    除继续保持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的总体格局外,云南大学出版社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裂变出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块,近年主要拓展了“走出去”和数字出版。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云南具有面向“三亚”的区位优势,在总结前期云大社以贸易的方式实现《泰国六年制小学汉语课本》、《缅甸小学汉语课本》、《越南小学汉语课本》“走出去”经验的基础上,社里2013年重点建设了“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出版基地”。2104年,该基地被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部委授予了“2013~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同时入选“2014年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以该基地为工作平台,云大社与尼泊尔、伊朗、缅甸、印度、越南、泰国等国的出版机构建立了联系,现正组织实施“印度、尼泊尔、伊朗小学汉语课本”,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2013年,《泰国六年制小学汉语课本》项目获国家“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泰国文化出口项目”获云南省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资助。2014年,“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文化出版基地”被列入《云南省文化产业“走出去”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出版重要项目。组织策划的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外向型、多语种“中国文化常识读本”,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名单,现正组织翻译。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云南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他们同根同源,具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感,这是用少数民族文字“走出去”的最好机遇。2014年,云大社对此也尝试开展了一些工作,《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国门系列—— 怒江之风·兹措瓜图》增补列入2014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并与《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国门系列——怒江之声》一道,得到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的资助。
    “文化出版基地”不仅是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平台,还要关注和引进涉及相关国家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的优秀学术出版物。2013年,云大社从伊朗出版机构引进《伊斯兰史书编纂概要》、“伊朗文化丛书”(32册)等项目,与伊朗文化交流组织共同开展《古代波斯阿拉伯航海地图(中国部分)》的翻译研究出版工程,云南省政府为该项出版工程安排专项出版研究经费。
    2014年,云大社启动与其他东南亚、南亚国家社科学术著作互译项目,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了解,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针对东南亚、南亚学生来云南高校留学人数不断增长的情况,云大社针对东南亚国家开发实用本科汉语教材,如列入国家辞书出版规划的《东南亚语日常词汇图解分类词典(8册)》及《面向东南亚的汉语国际教育分级系列教材(通用版)》等。
    2013年,云大社实施数字出版的基础性工作——出版流程管理ERP系统建设,实现了“编辑管理”、“编务管理”、“印务管理”、“发行管理”、“财务控制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社务综合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2014年,云大社启动了两个数字出版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全媒体出版工程”、“基于互联网的缅华学习平台建设”建设,以项目带动转型,以项目培养人才,实现出版社数字出版流程转型。
    根据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社内进行了必要的资源整合:整合电子音像出版社、策划编辑、文字编辑、技术支持人员,组建数字出版中心,承担电子、音像、数字出版业务及ERP出版流程等信息化工作,并负责存量数字出版资源的整理、管理工作,完成了复合型数字出版队伍的组建,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数字化人才队伍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