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大学社社长总编谈新拓展、新增长(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newdu 参加讨论

    大项目带动 聚力精品出版
    ■刘东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
    文化出版改革为出版带来新机遇、新挑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强化“优胜在转型,优化在结构,优秀在内容,优势在融合,优质在服务,优先在人才”的“六优”思路,以人文学术出版为突破,实施大项目带动的精品战略,加快产品线、产业链构建,在学术文化精品化、大众出版品牌化、陕西区域项目特色化方面拓展创新。
    在学术文化出版方面,以大项目库建设与实施为切入点,走精品化之路。出版社从选题策划开始就以选题创新为重点,以内容创新为手段,突出项目原创特色,实施统一储备、集中评审、优先培育的大项目管理办法。社里对各类项目分类管理,把主要力量放在双效开发潜力大、资源聚合作用强的优质项目上,并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跟踪管理。社里制订的《大项目库管理办法》规定:入库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总社发展规划及产品线设计和产业链构建,能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项目具有关键性或示范性,能有效促进总社经营。几年来,已有10个大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4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个项目入选总署“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选题,3个大项目获得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资助,2个大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等。《对入选政府重点出版项目与获得资金资助项目实施奖励的暂行规定》则对入选政府重点出版项目、获得资金资助项目实施专项奖励,鼓励编辑人员积极创新、研发长效精品项目,积极策划、申报政府重点项目。这些促进了一批学术文化精品图书顺利出版,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教育部与光明日报社主办的“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自2013年7月评选以来,社内已有5种图书入选,是上榜品种较多的出版社之一。
    针对大众出版,陕西师大社实施两步走:一是着力解决项目和品种多而杂、小而散的问题,把重点放在项目开发上,提升优质资源的聚集和开发能力,努力打造品牌。经论证,社里确立经典文学、历史读本、宗教文化三个方向的产品线,并组成专业化开发工作室,实施配套措施,效果显著。新出版的《先前的风气》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塬上》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看左手》等6种图书获“陕西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悦经典”系列本着“作家中的作家,名作中的名作”的遴选标准,已相继出版了10多种经典译本,《狄仁杰真相》、《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等“百家讲坛”系列书系,多次登上全国畅销书排行榜。17卷本的历史读本“红色延安口述·历史”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二是强化市场营销推广,建立社内社外、上游下游共同参与及全程服务、综合解决的产品营销服务模式。在强化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强调编辑部门参与营销,设营销编辑,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大推广力度。调整、完善编辑部门考核机制,将一线创新经营、市场开发推广过程考核和经营实效考核并重,实施对编辑创意策划、项目绩效、市场开拓等的综合考核评价。
    充分利用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文化底蕴,策划优势项目,这既是陕西师大社创新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近年图书出版的特色所在。以《延安文艺研究大系》、《秦直道》等大批图书为代表的“红色经典系列”、“历史文化系列”、“地域特色系列”等项目已形成规模和影响,多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规划项目,获得政府资金支持。《陕西社火脸谱》等28个项目获陕西出版资金资助。
    面临数字化的挑战,陕西师大社提出“全员关注,全媒融合”的理念,推进数字化转型。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延安知青口述实录数据库”,所涉内容具有独特的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价值,且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和衍生性,便于进行复合出版和全媒体开发、数字化运作。这一项目的成功运作也必将发挥带动出版转型、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为此,总社将此项目列为总社转型创新“一号工程”,着眼全产业链运营探索,长远规划,持续推进。此外,大型数字化古籍文献《汉籍数字图书馆》历时10年而成,收入中文古籍文献近9万种、120余万卷册,数据量1814GB,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