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开发”突破经营之困 ■胡方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 近年来,随着出版产业的市场化、集团化,各种优质经营要素迅速向优势企业集中,使得很多中小出版社面临经营之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地方大学专业社,深感出版业竞争之难。面对于此,我们认为,中小社不能仅限于产品、服务、技术、管理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而必须站在行业和企业整体发展的全局,运用企业思维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与评判,以全面出击应对全面危机,以提速转型,实现出版社新的跨越。 产品开发——规模、速度和质量。2011年以来,西电社的传统出版业务首先着力于产品开发。在产品品种和周期上,3年间年均新书出版品种数增长1倍,产品开发规模快速扩大。在产品结构优化和产品线的搭建上,以强化电子信息特色品牌为主线,学术专著、教材教辅、社会大众图书有所为有所不为,相互支持,各有侧重,西电学术文库、微电子技术、雷达技术等新的图书系列不断推向市场,使西电图书始终在全国主流图书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在产品质量上,西电社近年除了做好重点产品、重点作者的维护开发工作外,还大力申报国家、省地出版资金项目,努力创造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文化产品,跻身国家、省地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成功获得国家、省地出版资助20多项,有力提升了产品的水平和档次。作为一家以教材见长的大学出版社,近年西电社教材开发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新需求、新理念,不断改善品质,系列化教材开发源源不断,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品种位居全国大学出版社前列,这对于一家地方性大学出版社实属不易,“西电教材,专业品牌”的出版声誉进一步扩大和巩固。 市场开发——战略合作资源整合。为了改变自己势单力薄、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为了克服业务单兵单将、随机低效的游击开发,西电社近年着力于企业发展整体策划,发挥企业经营整体优势,立足行业发展整体资源,通过创建西电出版分社、举办“教材建设发展论坛”等形式,开启企业整体对外战略合作新模式。2011年以来,西电社以集中优质出版内容资源为宗旨,积极争取相关高等院校的支持合作,先后成立4家高校出版分社;今年,西电社又以集中优质出版渠道资源为宗旨,积极争取相关地方实力图书营销企业的支持合作,又成立了6家区域性地方出版分社。各分社扎根当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已经开始酝酿新的发展计划,创造新的发展业绩。 如果说出版分社的成立,是在“点”上加强了出版资源的战略开发,那么西电社教材建设发展论坛的举办则是在“面”上强化了这一工作。今年暑期,西电社召开“教材建设发展论坛——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研讨会”、“教材建设发展论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讨会”,并联合电子信息类行业学会共同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整合80多所高校共同开发“十三五”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出版社广泛听取来自教学一线领导、专家对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和需求的分析意见,合作开发适应当前高校课程建设的优质教材,有效衔接教材开发产、供、销,进一步开发和培育高校教研市场资源。 数字转型——先进理念赢得支持。西电社作为一家IT特色明显的专业性出版社,理应发挥自身优势走在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前列。近两年,出版社深入研究数字时代的企业角色和定位,详细论证数字化转型方向与路径,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等教育资源的新型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入选2012年度国家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改革项目库,并获得2013年度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资助。今年,西电社“电子信息高等教育资源的新型服务系统(Ⅱ期)——基于数字教材的学习支持系统”又一次得到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专项支持。可以预见,在国家资金的有力扶持下,西电社数字化转型必将从“输血”走向“造血”,取得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