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是我早已敬仰的作家和亊业的成功者。读完她作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的《岁月有情》,我即给她发去微信:“莲子,读了你的书,我深切感到,你心灵的底色如此鲜丽,你感悟到岁月有情,而更多的是你以真挚的情感装点岁月。血汗涌动的激情在岁月中澎湃;心灵亮丽的底色可照曰月。你怀着真、善、美面对世界;以透明的灵魂对待人生(包括底层人生),观照人生气象;辽阔高远的视野所及,使你悲喜交集,感染读者。无论是报告文学、散文、小说,你都能把悲悯情怀与忧患意识、真挚强烈的家国情怀,崇高的情操、高雅的气质和朴素的精神品质融为一体;那真、善、美的渔火只求在海洋中闪烁,不求回报;对友情、爱情和亲情,你以挚爱和热情温暖他人,不求回报;你丰富的人生历练和在文海书山中的求索,让你走进博大精深的语境,捕捉到诗性的散文语言……”如此这般,我对她的作品一再阅读,爱不释手。 以悲悯抚摸灵魂 作家的心灵只有抵达辽远恢宏脱俗超尘境界,让底色单纯、清晰无瑕,才有正确洞察人生的智慧。莲子心灵底色里,很引人注目的是悲悯情怀。她博大的爱包含着真诚和善良。在《认识你自己》一文中她说:“文学永远是和真善美以及人类最不可缺少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连在一起的。这是生活给予我的犒赏。”莲子的老师吴宏聪教授在读完莲子的书《用心触摸世界》之后,对她说:“你的书我看了,很用心触摸世界。” 莲子以灵魂的圣洁,道德的高尚,以及气质的温和典雅融为一体铸造了这颗心。她以这颗心触摸人世间的百态人生,触摸种种生命形态和人性历程。读了《刑场枪响前的釆访》我的心受到极大震撼。一个女作家竟有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胆略去接近枪声和死神,去倾听罪恶者的心声,是多么的不容易!她毅然去了,去聆听枪声对生命的解读。枪声对生命的解读一般有几种情形:战场上英雄在枪声中倒下是壮烈;敌人在战士的枪声中斃命是活该;枪声解读罪犯的生命是宣读其罪恶,是警世宣言。枪响前,莲子看到罪犯的种种形态:恐惧、绝望;闪电式忏悔;一闪即逝的人性光亮。这些,我们在莲子的笔下看到了。莲子在长期的历练和修养中,立场坚定,胆略过人,获得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题材。《!!!—黄色瘟疫》这篇报告文学,对我国死灰复燃的“黄色瘟疫”的真实披露,体现出莲子对这些病态的社会现象的憎恶和忧虑。“本文谨向善良纯朴的公民奉以忠告。”这是作家的心声,也是作家的健康、科学、文眀、向上的情趣。忠告就是期望:人要远离罪恶、丑恶,要有美好的理想追求,保持健康的心理。莲子以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正视社会问题,不回避,不妥协。如对青少年犯罪、女性犯罪、同性恋、婚外恋、贩毒、吸毒、赌博、卖淫、嫖娼等,加以无情的揭示和鞭挞;尽力挽救肮脏的被扭曲的灵魂,清除社会毒迹。莲子在记录人类文明中的罪恶痕迹和惨痛记忆的同时,也追寻和挖掘出相互体恤的爱怜和温情,展示了悲悯情怀。在《南国风流》中,莲子透过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典型故事的抒写,既肯定主人公的崇高道德,又深知其过失和缺点,给予低调处理和谅解。朱光潜在《悲剧心理》中说:“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对于报吿文学和散文,莲子开拓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从国内写到国外,丰富多彩,一直保持着悲悯情怀和大爱境界。如果离开了作为文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悲悯精神,就称不上文学。 尽显亲情神韵 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意为文以情生,情因物感。莲子的众多散文,亲情勃发,爱心动人。其情由心而生,感知众亲内化而成。在亲情、友情和世界情中,她以刻骨铭心的真诚使真爱、大爱和永恒之爱覆盖人生。情如澎湃的暖流奔涌不息。 先说写母女之间之爱吧,莲子虽在不同时期对母爱所表达的形式不同,但总是由暖流到热流不断交织着,不会停息。《只因那醉人的一瞬》里,初见女儿的惊喜、醉人的幸福感是温馨的爱;和女儿远隔重洋,那“思念长长”,是缠绵的爱;那“春节的倍思”是加倍的爱;青春期“把握自己,善待青春,定下心神”的叮咛是掛心的爱。无论何种形式,母女之爱是最神圣、最纯洁的挚爱,是永不降温的热流。这热流注入心底,产生的惊喜,是敬畏、责任和希望交集的喜悦,是从莲子心底里流出来的最崇高最伟大的喜悦。 再说友情。 莲子总是用真诚面对朋友,把大爱的洁净的心灵化作明朗的天空,让友谊的翅膀飞翔。 《文坛翘楚陈慧瑛的禅味人生》这篇报告文学,无疑是表现友爱和大爱的典范。也许我和莲子同是著名作家陈慧瑛的挚友的天缘吧,我对这篇美文,一读再读,并且连同陈慧瑛给莲子写的《本色古莲 淡淡留香》、《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等感人评论,也拜读再三。这种两方同读法,让我读出了彼此间情感水乳交融的意境,读出了情感相向流动的气韵,也读出了情感的最高层面和诗意美,即共有的大爱和圣洁的家国情怀。 莲子先有一段精彩的描述:“长年情寄八方的陈慧瑛,拂去心头的云翳,走出太行山,走出神秘的文化宫殿,也走出灵魂的驿站,此时,她已是脱胎換骨,如虎添翼。”这些铺垫,意在揭示陈慧瑛自比杜宇的心灵秘密:为祖国歌唱,宁愿如杜宇“啼血而亡”。这就把陈慧瑛归国的大爱情怀,推向知国恩报国恩的爱国层面。而陈慧瑛对莲子的作品是怎样评价呢?她写道:“她的报告文学,有一种令人崇敬的社会责任感;她的散文,有一脉哲学的思辨又有一份柔肠似水的女性情怀。”陈慧瑛说莲子为养育出世界上最好的女儿王沁彦,付出了“博大爱心”;因而有“全家长长久久的温馨和快乐!”而陈慧瑛这位为祖国歌唱的啼血杜宇,这位出版了20余部共700余万字作品的文坛翘楚,这位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159项的文坛“得奖专业户”,在大爱的滋润下,沉淀心灵、沉淀生命,拥有世上美好、纯洁、明净的灵魂。陈慧瑛所说的“博大爱心”,同样出现在莲子以国内外友情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和散文之中。如《台北女人命运故亊》、《二访台湾奇人许伯夷》、《昆曲名家的铁骨柔情》等篇,深爱有加,情涌笔端,感人至深。 季羡林先生92岁时说:在西方,学者、诗人或画家一般只强调其艺术成就,而在中国,一个人的成就是和道德相联系的,同伦理密不可分。一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这话说得精准。 构筑绚丽文化宫殿 莲子总是以全球视野,持人间之博爱,追寻文化踪迹。当我们正在欣赏莲子行文中深深的感情溢出东方古典的神韵时,作为社会㓉动家的莲子,又开启了海风浩荡的大窗口,让海外美好的文化之风吹来,带来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遺迹、建筑、雕塑、绘画等精妙的画图,带来音乐、舞蹈的欢乐、浪漫、激越的动人声浪。这些海外文化,同中国的本源文化融会,让人们分享其美,接受其有益的启迪。莲子的众多篇章,如在域外的“留痕”、“随笔”、“掠影”,是文化的印记、文化的抒写和文化的留影,恰如电影镜头,一幕幕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的情感随着生存方式、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的不同而不断地跨越时空。当我顺着莲子的“文化链”向异域追寻时,我看到她描写的无数异域文化和人性写真的美妙镜头。英国的淑女古堡、圣城、莎士比亚故园的迷人风采,维也纳优美的音乐韵律,西班牙浪漫的风情节奏,阿根廷神秘的古朴幻影,北欧神话女神的娓娓心音,莫斯科民族深沉的文化气氛等等,仿佛成为动听的大协奏,奏出理解、同情和怜爱的天籁之音。就这样,在她的心灵深处,营造了文化和谐的崭新风景。在国外的古建筑面前,莲子抚摸柱础而想见昔时之造型,不是吊古伤怀,而是寻找和欣赏其雄伟美、艺术美;在古今雕塑、绘画殿堂里,莲子凝视美妙的线条和色彩,不是浮光猎奇,而是探索名家心灵,看历史美、人性美;在音乐、舞蹈轻快妙曼的旋律节奏中,不是陶醉消遣,而是感受艺术的真谛和它们对人类心灵的润泽。 莲子对待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坚持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原则: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己拿来!她善于以我民族的文化为本,有自信力地、客观、包容地审视外来文化,取其有益部分充实自己。如她对于地球上距离中国最遙远的阿根廷国家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现了多种文化:诗情画意的花园广场文化;栩栩如生的雕塑艺术文化;映照天地的碧水绿岛文化。她的笔墨所至,尽见文化亮点,有如色彩缤纷的珠子,耀人眼目,继而叮然落盘,悦耳动听。 审美情感的魅力 莲子的文学智慧体现在她善于传达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并以此赋予散文、报告文学以翶翔崇高理想天空的翅膀。譬如她写人,注意描写共同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莲子似乎在坚守什么,那样淡雅、沉稳而又坚忍不拔。莲子重视艺术审美,对底层人物的生存、生命,持敬畏和谦逊的态度,在谨记艺术审美的创作中,尤其突出了对美好的精神、灵魂美的抒写。她在操守灵魂的纯洁、崇高、典雅的同时,博览广釆外域他乡的神秘、幽深、浪漫的气象。这使她洗净铅华的散文、报告文学更显出富有质朴、纯洁、高雅的特质。如《访台湾奇人》写许伯夷多年游走世界,有这样的话:“有爱就可以走天下,有悲悯之心就有感触,有感触就有领悟,有领悟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创意。”写经历丰富、艺术成就卓著的许伯夷,莲子是有提炼的。她重视对人性的挖掘和提炼。突出许伯夷的爱国心灵、悲悯情怀和善良孝顺之心。他精神世界的富有和艺术成就的卓著,成为两道风景,让读者产生愉悦的情感。又如《昆曲名家的铁骨柔情》,浓墨重彩地描写主角柯军的精神世界的光彩。集中国人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和高扬奋进的拼搏精神于一身的柯军,其人物的形象表达突出二字“奔程”。因而形象过目难忘,精神刻骨铭心。徳国诗人大哲学家荷尔德林说:“人类应该诗意的栖居在地球上。”又说:“理性不是最高原则,只有美的经验和爱的宗教才能回归精神家园。”传播爱和美是莲子文学创作的追求。她的底层意识和悲悯情怀,展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温馨美;天涯若比邻的全球足迹中散发着山水的自然美;旧雨新知的言行中交融出和谐美;儒道佛的解读中带出了纯正的道德美、神奇美、修炼美、禅趣的善心美。还有主人公展示的凄美、雄強、刚強、坚忍的性格美。这些美是莲子以精准、诚挚、质朴、简洁、灵动的散文语言表达的,读来觉得有诗的节奏和韵律。如写大峡谷,她写道:“那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雄性美,完全把我陶醉了。”作者继而抒情:“一切烦恼,焦躁、虚浮和心灵的尘埃,被过滤得荡然无存。”《迷人的音乐之都》,作者这样写维纳:“在这座城市里,几乎整个空气中都飘动着彩色的音符。”“这诗、音乐与美的巧妙结合,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客耳畔仿佛顿时荡漾起《蓝色多瑙河》那忽而急骤、忽而舒缓的美妙旋律……” 莲于的心灵底色和艺术审美相匹配,形成了她的散文和报吿文学的独特美。而这些美文,反过来证实莲子的心灵即人格主体具有精神、思想、道徳共融的有超越性的特质。 2016年11月6日于广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