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穆慧翔:向着明亮那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穆慧翔 参加讨论

    首届“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年度点灯人
    向着明亮那方
    ——我和一群山里娃的读书故事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星文小学 穆慧翔
    
    作家残雪说,人的成长是一种“趋光运动”。依稀记得,名师冷玉斌这样解读金子美铃的《向着明亮那方》中的“光”:······就师生而言,“光”因阅读而来,只有阅读,并且是不间断的阅读,“光”才能持久、明亮,梦想才可以无限地接近。5年来,我和我的学生、同事一道,怀抱着一个朴实的梦——向着明亮那方。
    那个“无光”的年代
    【在一片文化的“盐碱地”上,我患上阅读的“营养不良症”,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和大多黔北山区长大的同龄人一样,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我,由于时代和家境原因,不识字的父母为养家糊口,忙碌在那片责任田地里,根本无暇顾及我和弟弟的学习,更别谈规划我们的未来了。记忆中,家里事关“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者几乎为零——就连当时最流行的《毛选》都没有一本。
    小学到初中,最宝贵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从被老师揪着耳朵才学完aoe——智力较平庸,到几经题海沉浮考上师范——初中补习了三年,邻家五叔的几十本连环画和几本皱巴巴的《故事会》,成了我几本单薄课本外的课余读物。在一片文化的“盐碱地”上,我患上阅读的“营养不良症”,精神世界一片荒芜——这是后话。
    17岁进入师范,在颇有文采的《文选与写作》老师煽情下,走进那个县城的图书馆,架子上柜子里满当当的书,散发着一种浓郁的香味,抚摸着那些棱角分明的书脊,竟也心生向往与羡慕。末了,“堂皇”地借了一本鲁迅的《呐喊》,回到宿舍后,勉强看到15页,便没翻到16页——不好看,很吃力。
    师范3年,为了迎合《文选与写作》老师,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零零落落地阅读了一些武打、言情小说和流行杂志。直到现在,也从未阅读过一本真正的名著——书橱中的仅为附庸风雅。现在想来,应该是早年阅读的“先天不足”,让我错过了阅读品质培养的敏感期,失去了触碰、挑战中外经典的兴趣与能力。
    九十年代中期,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一所全是民办教师的村小,四面漏风的木架子教室,自生自灭的环境,自由散漫的工作,应试主义的管理。我——唯一的“公办”,抱着个“铁饭碗”自得自慰,没有激情没有理想地混迹其中。那时学校文化氛围,乃至周围所有学校,从“读书”的角度均属“三无”——学校无图书,教师不读书,学生无书读(此书非彼书)——一切都停留在教育原始境地。
    在没有“光”的观照下,一年又一年,日子周而复始,在迷惘与怅然中,方向迷失,青春流逝,倦怠丛生。
    迎来“微光”的日子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在以经典为主料的发酵下,一群土里土气的山里娃,个个精神茁壮、长势喜人。】
    记得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过,教师的成长,“重要他人”与“重要事件”是尤为关键的——我信服至极。时至2008年暑期,一个偶然的机缘,年届中年的我,遇到了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结识了教育生活的新领域——儿童文学。
    从此,《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獾的礼物》等富有情意与哲思的绘本,《草房子》、《乌丢丢的奇遇》、《马小跳系列》等洋溢着诗意与情趣的小说······一本本儿童经典的阅读,一首首儿歌童谣的吟诵,让我沉眠的心灵开始觉醒,结茧的情感逐渐复苏。从此,心灵的原野,因为有了一缕“光”的照耀,我的职业生命开启了新的纪元——
    众所周知,在一个文化稀缺的角落里,在“刀耕火种”式的资源背景下(西部农村教育现实),语文这一过去与现在都饱受批判与质疑的学科,于山区小学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即便不少人极尽“浑身解数”。君不见,连坐拥“福地”的城市人都坦言:“教材救不了语文教学的命。”仅凭一本单薄的语文书,哪能“擦亮这颗星星?”此乃大实话!
    拯救小学语文,路在何方?“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亲近母语”教诲我,徐冬梅老师点化我。
    于是,在徐冬梅老师的帮助下,我走近了儿童文学,一天天走向语文教学的真谛——在无流俗的这样“热”那样“潮”大山里,独享“桃源中人”的宁静、惬意与坦然,并多了一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人生体悟。
    完成好当天的“备、教、辅、改”后,我便带着孩子们驻足于曹文轩的油麻地,徜徉于小豆豆的巴学园,为青铜葵花、桑桑的命运而纠结,为长袜子皮皮、非常小子马鸣加的幽默而捧腹……
    慢慢地,已是老气横秋的我,竟也成为“玩童”郑渊洁、黄蓓佳的忠实拥趸,成为“孩子王”谢尔·希尔弗斯坦、新美南吉的骨灰级粉丝。
    于是,在经典图书的精神引领下,相较更多“还挣扎于昏暗星光下”的山区小学语文教育同行,觉醒稍早一点儿的我,在孩子们语言与精神发展的“黄金节点”,送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学生浸润于淳厚的儿童文学,熏陶于诗性的文字:从一年级入学起,坚持每天“大声读给孩子听”,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以安徒生、格林兄弟为伴,和“笨笨猪”、“唏哩呼噜”嘻戏……晨读时间,领着他们高声诵读《新编儿歌365》、《日有所诵》中“言”“意”俱佳的童谣、诗歌;时时处处创设温暖而润泽的“书香”氛围,引领孩子们慢慢地走上自主阅读的阳光大道。
    时不间断,天长日久,在以经典为主料的发酵下,一群土里土气的山里娃,个个精神茁壮,长势喜人,孕育的后劲、储蓄的能量,已不是那些“独食”一本语文书者所能比肩。尽管也不忙于收获,但孩子们渴望试羽一飞的欲望,还真是让人不忍心拒绝。于是,一如珍珠般晶莹的想像与思想,似粒粒饱满的种子,“蛰伏”于适宜的土壤,恰逢春光旖旎,一经我这位园丁“召唤”,就破土而出,茁壮拔节,随后一片葱茏。
    5年中,海量儿童文学经典的涉猎与品味,让我开始对童心、教育有了新的解读与破译,逐渐穿越了教育与人生的“黑障”,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一步步行进。山旮旯里“被遗忘的大多数”之一的我,在这个大多数人(教育同行)得过且过的偏远角落里,兀自享受着职业与生命的幸福。
    5年来,无心插柳却收获了不少“职业附加值”——获得“国培”远程之星、市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县级教学名师、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2011年,主持的以读促写课题获得省级奖励,2012年,“书香班级”建设实验立项为省级课题,个人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等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让更多角落共享“阳光”
    【我,一个“势单力薄”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师,凭着农村人的谆朴本分和教育良知,开始了自己的“绿拇指男孩”之旅——推广课外阅读,建设书香乡镇。】
    法国作家莫里斯·杜恩在《绿拇指男孩》中这样描述:“随处都有种子,不只是在土地里,在屋顶上、窗台上、走道上、墙壁上到处都有……但是,如果“绿拇指”指点一下这些种子,不管这些种子在哪里,都会马上开花。”
    类比山区的孩子与经典阅读——他们犹如散落各处的种子,也有开花结果的潜能与权利。然而,恒久以来,这个神奇的“绿拇指”男孩,却从未光临这片贫瘠的土地,致使孩子们都忘记了自己也会开花。我,一个“势单力薄”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师——连校级组长都不是,凭着农村人的谆朴本分和教育良知,开始了自己的“绿拇指男孩”之旅——推广课外阅读,建设书香乡镇。
    在这片“未开化的边疆”上,这一拓荒行动无疑会担当无数的艰辛。为了突破山区教育思想的壁垒,重建语文教育文化生态,我和几位同道中人,为镇内学校推动课外阅读奔走呼号:邀请观摩书香班级,苦口婆心为领导教师洗脑,悉心为心动者支招,翻山越岭送“读”下乡,帮忙联系图书资源,协助书香校园建设,筹办全镇读书节汇演……“书香之光”撒向了小镇的各个角落。
    5年过去了,镇内十多所小学大多建立了图书室、图书角,购买的图书基本达到学生所需;涌现一批书香老师、书香家庭、故事妈妈,学生语文素养有了长足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一个山区小镇,十余人被评为市县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学校的读书氛围初见端倪,“书香乡镇”框架已具雏形;毗邻乡镇一中心校在我的鼓动下,也开始了普及课外阅读实验。在这个应试土壤几近板结且文化荒漠的大山里,一颗颗书香种子在萌芽着、破土着。
    2011年12月,在徐冬梅老师的举荐下,我荣幸地获得《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个人推动读书的事迹被国内部分知名媒体转载。
    “心若在,梦就在”,已过了做梦年龄的我,总是喜欢闭目遥想那么一天,阅读之光能普照着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黔北偏远山区的田间地头、灶旁炉边,男男女女、老叟妇孺“独坐一角,手棒一卷”,处处飘逸着浓郁的书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